常劍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城鎮化不斷深入,城鄉規劃執法活動面臨諸多困境,本文擬對城鄉規劃執法問題做一探討,供參考。
關鍵詞:城鄉規劃;規劃執法;法律保障;公平高效
隨著我縣城區規模的不斷擴大,農村城鎮化趨勢愈加明顯,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節奏加快,城市功能發展整體向好的同時也出現了大量違反城鄉規劃法的違法建設行為,并有蔓延猖獗之勢。而法律體系的制約、城鄉規劃的欠缺、違法建設前置管理的薄弱、違法建設查處保障的不足,讓規劃執法工作的順利開展困難重重,舉步維艱。
城鄉規劃執法的概念
城鄉規劃執法是規劃實施的重要環節,城鄉規劃執法活動是特定的城鄉規劃執法部門在特定的地域范圍內根據法律的規定和法定程序將城鄉規劃運用具體實施,并監督檢查規劃實踐的合法性的實施,以保障規劃目標得以實現的重要活動。具有特定性、綜合性、復雜性的特征。城鄉規劃執法的基本原則包括:依法行政原則、公開公正原則、比例原則、公眾參與原則。
城鄉規劃執法存在的主要問題
2.1農村建房違法態勢嚴重。一是超面積建房態勢嚴重。我縣農村建房受到規劃區域、選址原則、用地面積、建筑面積的限制。而事實上絕大多數農民建房面積超過我縣建房標準,形成違法建設。二是未批先建情況嚴重。農村建房審批周期長,農民無法等到取得建設建設手續,便開工建設。三是部分開發商以幫農民聯建房屋為名,擅自開發房地產,農民購房后無法辦理產權登記。
2. 老舊城區歷史遺留問題多。我縣舊城區違法建設數量大,遺留時間長、違法建設認定難。部分房屋修建時,建設局未成立,無法辦理建房手續,在后續辦理房屋產權時,由于經濟原因等未辦理產權。
2.3小區違法建設行為制止難。一是已入住小區違法建設行為突出。我縣部分小區已入住完成,但小區樓頂基本已全部搭建彩鋼棚、甚至磚木結構房屋,數量龐大,跟風現象嚴重、違建查處拆除難。二是新建小區違法建設蠢蠢欲動。部分新建小區也是我縣違法建設嚴控區域,目前已查處違法建設案件3起,但小區違法建設仍有發展趨勢。
2.4生產類違法建設現象突出。一是部分廠房修建時,認為是政府扶持項目,未辦理規劃建設手續便開工建設。二是部分生產工廠在進行二次擴建時,認為是在自己廠區內擴建,不需要補辦建設手續。三是農村生產類違法建設多,如小型養殖場、屠宰場等,未辦理建房手續或臨時建設手續。
城鄉規劃執法中存在較大困難
3.1案件調查取證難。在案件調查中,當事人不配合,不提供主體身份證明材料,造成違法主體確認困難;拒絕配合做調查詢問筆錄、現場勘驗,造成違法事實難以查清,文書難以送達。部分基層干部由于多種原因不愿協助調查,給案件查處工作帶來阻礙。
3.2法律法規不健全。根據現有規定,對在建違法建設施工現場進行查封后,如果當事人在查封期內繼續強行搶修搶建,執法部門無強制保障手段,導致查封施工現場的強制約束性不大。根據相關規定,當事人有二個月申請行政復議和六個月提起行政訴訟的期限。在執法局調查立案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后,當事人也可以在長達六個月的復議期和訴訟期內繼續搶修搶建直至房屋最終修建完成。執法部門只能對新增的違法建設再次立案調查,直接延長案件調查的時間,增加后期行政處罰決定執行的難度。
3.3強制拆除難度大。小區內樓頂違法建設尤為突出,由于地理位置限制,執法部門要強行入戶進行強制拆除的風險性較大、不確定安全隱患多;部分農民違法建設屬剛性住房需求,耗費大量財力,如果強制拆除,當事人損失較大,必將極力阻止,甚至采取極端手段,可能引發群體性事件;而拆除超建部分的房屋,不管是拆除過程中還是拆除后都存在較為嚴重的房屋安全隱患。
3.4執法保障不到位。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經常遭受當事人的辱罵和攻擊。暴力抗法、阻礙執法行為不能得到及時制止,事后再進行調查處理,執法人員已受到傷害。同時,由于目前執法人員編制原因,一部分一線執法人員為協助執法身份,執法主體資格得不到法律的有效支撐,在執法工程中即使受到傷害也不能以妨礙公務罪對當事人進行拘留,只按照民事糾紛進行調解處理。
思考和建議
4.1嚴格依法制定執行規劃。依法加強規劃編制和審批管理,嚴格執行《城鄉規劃法》規定的原則和程序。推進城市總體規劃、城鎮體系規劃和產業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多規合一”。充分尊重城鎮生態格局,合理規劃,逐步調整城鄉用地結構。加大對違反規劃強制性內容進行建設行為的查處力度,堅決遏制新增違法建設。
4.2加強前置巡查監督管理。做好日常監督和管理工作,建立完整的網格化巡查責任體系和及時制止上報體系,將責任層層落實到人,并建立違法建設倒查責任追究制度、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同時指導基層加強宣傳教育,號召基層組織切實履行好村(居)民自治原則,把違法建設制止于萌芽狀態。
4.3強化執法強制保障措施。在查封施工現場后,職能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可協調供水、供電、供氣的部門對違法建設施工現場停止供電、供水、供氣等強制輔助措施。對破壞查封施工現場、查封后當事人繼續搶修搶建等違法行為;對暴力、威脅等方式妨礙查處、拆除違法建設等行為;或對執法人員進行辱罵、毆打的行為人,以妨礙公務罪論處,由公安部門對當事人進行拘留。
4.4逐步下移執法權力重心。根據國家擴權強鎮的政策要求和下一步城管體制改革的相關規定,逐步在轄區政府設立城管機構,將城鄉違法建設管理查處等權限委托給轄區政府,單獨設置執法人員編制。有效提高城鄉建設管理的及時性,減少違法建設查處的矛盾性。
4.5探索建立查處簡易程序。根據違法建設的結構標準,對彩鋼、鋼架等簡易建(構)筑物,采用簡易程序,發放《責令改正通知書》,且當事人在限期內未拆除,即可強制拆除。對框架、磚混、磚木結構房屋,采用一般程序,且行政處罰決定與當事人采取行政訴訟或行政復議可同時執行。可及時改變當事人違法建設狀態,減輕當事人入住或使用違法建設后的拆除難度,減少當事人的經濟損失。
4.6組建綜合執法隊伍。積極謀劃組建由公安、交警、城管等相關部門抽調人員集中合屬辦公的綜合執法隊伍,專門負責查處涉及面廣、案情復雜、執法難度大、跨區域、跨行業的違法建設案子,強化執法力度,增加立案查處的法律約束力。
總之,加強對城鄉規劃執法人員的管理工作,對城鄉規劃工作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有效的防止了執法人員濫用職權,切實保障了老百姓利益,解決好城鄉規劃行政執法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使規劃執法工作進一步法制化、標準化、公開化。打造紀律嚴明,執法公正的執法隊伍,不斷推進城鄉規劃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振寧.城市規劃中的公眾參與的法律制度問題研究[J].城市建設與發展,2011,(6)
[2]顧朝林.城市規劃編制中的公眾參與程序研究[J].重慶大學學報,2013,(14).
(作者單位:山東省鄄城縣綜合行政執法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