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國存在許多空殼合作社的背景下,許多學者質疑是否應該繼續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本文在討論了合作社的本質定義后,認為我國大多數合作社都基本符合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定義。結合案例中的實際情況,本文得出了農民專業合作社有助于進一步解放農業生產要素的結論,認為應該大力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
關鍵詞:合作社;農業生產要素;經濟效益
一、引言
2007年7月1日,為了引導、支持農民合作社的發展,規范合作社結構、行為,維護農民合作社權益以及促進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我國頒布并實施了《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十多年來,農民合作社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合作社有諸多好處,對農業生產者而言,它能提升農戶在談判中的發言權,改善農戶的生產技術,讓農戶更加專業地生產;對農業產業體系而言,有助于我國形成現代化的農業產業體系;對農業經濟效益而言,適度規模的農業生產有助于實現規模效益。然而在合作社的數量大幅增長的同時,也存在著大量假的合作社,它們的存在只為了套取政府補貼,許多學者為此憂心忡忡,甚至發出了中國是否存在真正合作社的感嘆。那么我國是否存在真正的合作社?我們是否應該支持合作社的發展?
二、什么是真正的合作社
關于什么樣的合作社才是真正合作社的問題,學術界一直存在爭論,學者們主要持原則論、身份論、交易額論、企業論和混合論這五種觀點。徐旭初【1】(2003)比較了羅虛代爾原則、國際合作社運動指南以及合作社基本原則。苑鵬【2】(2001)持身份論的觀點,認為合作社需要所有者、惠顧者以及控制者的合一,將身份論的觀點作為衡量真假合作社的標準,鄧衡山等人【3】【4】(2014、2016)認為,中國沒有真正的合作社。劉老石【5】(2010)持交易額論的觀點,認為合作社應該按照社員與合作社的交易額來分配合作社的盈余,并強調合作社應該為社員提供服務。張曉山【6】(1998)持有企業論的觀點,認為合作社是社員共同所有并控制的一種特殊形式的企業。黃祖輝【7】(2008)持有混合論的觀點,認為合作社是要素契約和商品契約的混合體,劉西川等人【8】(2017)在這種論點的基礎上,認為要素契約與商品契約存在相互作用,尤其強調了商品契約對要素契約具有反向的治理作用。
在真假合作社的問題上,我國實際存在三種類型的合作社【9】。第一類是運行良好、管理規范,并且具有實際成效。這種合作社無論從哪個角度都可以被稱作真正的合作社,;第二類沒有合作社應有的組織結構,只是當初為了得到政府的項目補貼,借了當地農戶的身份證注冊成為合作社,這類合作社顯然就是假的合作社;第三種類型的合作社,介于真假合作社中間,運行時一般是大戶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約占總合作社比重的百分之四十。第三種類型的合作社所占的比例最重,它們也是最不容易被辨別真偽的合作社。這類合作社的特點是大戶在合作社的話語權特別大,這樣的管理方式經常受到各方的批評,很多學者認為它破壞了合作社的民主管理原則,但事實上是這些能人用他們的才能與努力尋找到了機會并將其他社員組織起來,他們所做的管理、組織工作是有成本的,需要通過一定的方式為他們的工作進行補貼。從實際情況來看,社員們愿意加入合作社也是因為入社之后會提高收入水平,他們也接受這種安排。所以對于這類處于中間地帶的合作社,我們更需要做的工作是規范它們的組織、治理結構。當然,對于第二類完全為了套取政府補貼的虛假合作社,我們應該堅決取締。
三、案例分析
案例一
A市糞便服務合作社起始于2012年,起因是幾位養殖大戶為了解決自家的禽畜糞便問題。種植戶在施用了多年化肥之后,土壤會出現板結現象,為此也需要不時地施用農家肥。創辦之初,A市糞便合作社的效益并不好,此時A市農業部門為糞便合作社提供了部分補貼,幫助他們購置糞車、抽糞泵,之后又為他們在電視臺打廣告,通過宣傳推廣的手段,使本地的種植戶逐漸接受這種糞便服務,糞便合作社的經營逐漸走上正軌。他們在本地對種植戶的銷售價格是30元每立方米,對較遠的客戶,如B縣的種植戶,則收取50元每立方米的費用,費用的大幅增長,是因為運輸成本的上升所致。
案例二
B縣與C縣均位于A市南面,相互間的位置呈一條直線,其中B縣距A市約30公里,C縣距B縣也約30公里。B縣是我省著名的紅心獼猴桃產地之一,而C縣盛產柑橘一類水果。C縣和B縣均不具有糞便處理合作社,C縣的養殖戶要處理畜禽糞便,都是通過聯系糞便處理公司的方式,成本為每噸50塊,C縣的種植戶沒有花錢購買豬糞的情況,但有購買鴿子糞便發酵后用于施肥的情況。根據“案例一”的信息,我們可以得知B縣的種植戶以50塊每噸的價格購買畜禽糞便。相距30公里的兩個市場,豬糞剪刀差達到了100塊每噸,從“案例一”可以得知,以50塊每噸的價格,從A市運送糞便到30公里之外的B縣是可行的,那同樣相距30公里的B縣與C縣,價差達到100塊則更具利潤空間。而連通兩地買賣市場,使糞便及時有效地流通,成了這一模式取得成功的關鍵。
四、結論
從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政府的支持對于合作社發展的重要性,有的合作社或許在初創期的經營業績并不好,但政府可以通過向有能力、有前景的合作社提供必要支持的方式,扶持出一批成功的合作社。政府的支持不一定是要通過補貼,A市政府通過宣傳推廣的方式,使接受畜禽糞便服務的意識深入種植戶的心中,達到了長遠支持糞便合作社發展的目的。
大多數農產品具有易腐性、生命力等特征,農產品的質量比較大,這使得運輸成本在農產品價格中占了很大比重,在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下,農業信息的及時有效顯得十分重要。農業的生產要素主要包括勞動力、土地在內的自然條件、技術、資金,本文認為可以把信息作為新的農業生產要素加進去。政策制定者、學者的精力應該集中在解放生產要素上,從表面上看,這些農業生產要素都已經解放,但這種解放的程度是不夠的。農產品深加工具有較高的附加值,而進行這一類生產,農民不得不購買專用設備,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形式將大家組織起來,將提高農民購買固定資產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徐旭初.2003:《合作社的本質規定及其他》,《農村經濟》第8期.
[2]苑鵬.2001:《中國農村市場化進程中的農民合作組織研究》,《中國社會科學》第6期.
[3]鄧衡山,王文爛. 2014:《合作社的本質規定與現實檢視——中國到底有沒有真正的農民合作社?》,《中國農村經濟》第 7 期.
[4]鄧衡山,徐志剛,應瑞瑤,廖小靜.2016:《真正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何在中國難尋?——一個框架性解釋與經驗事實》,《中國農村觀察》第4期.
[5]劉老石.2010:《合作社實踐與本土評價標準》,《開放時代》第12期.
[6]張曉山.1998:《合作者的基本原則及有關的幾個問題》,《專家論壇》第2期.
[7]黃祖輝.2008:《中國農民合作組織發展的若干理論與實踐問題》,《中國農村經濟》第11期.
[8]劉西川,徐建奎.2017:《再論“中國到底有沒有真正的農民合作社”——對《合作社的本質規定與現實檢視》一文的評論》,《農村經濟》第7期.
[9]劉老石.2010:《真假合作社:是合作社的真假還是我們評價標準的真假?》,《湘湘三農論壇》.
作者簡介
李熠翔(1991.04-今),男,漢族,四川成都,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涉農企業管理
(作者單位:西南財經大學中國西部經濟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