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彥彬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移動互聯網的推動,旅游業已成為社會與地方經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產業之一。旅游經濟對城市發展、城市形象樹立、社會穩定與就業崗位提供及文化傳播與環境優化作出了巨大貢獻。旅游經濟主要包括吃、住、行、游、購、娛六項旅游消費,其中“購買”消費項目可挖掘的經濟效益潛力巨大。特色土特產、紀念品以及文化創意產品等旅游商品由于其商品化屬性,擺脫了地緣因素的制約,將銷售市場由本土旅游市場發展至全國甚至世界。因此,提升旅游產品以及產品包裝的品質,是有效促進旅游經濟發展的重要環節。
關鍵詞:旅游;包裝;桃花源
近年來,重慶渝東南地區旅游產業獲得了快速的發展,繼武隆仙女山景區之后,酉陽桃花源、小南海景區、龔灘古鎮、巴拉胡景區等一批渝東南特色地質風貌景區上線,成為了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重慶渝東南地區旅游在景區環境優化以及品牌打造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但是對于景區內特色旅游產品以及旅游產品包裝等旅游商品的開發與設計還存在不足。旅游產品除了具有基本商品的屬性外,必須加以當地文化特色和目標旅游區域特點。
1 重慶渝東南旅游區域概述
重慶渝東南地區是大量的少數民族聚居地,依托武陵山脈地形,其自然地貌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其中共有黔江區、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五個土家族苗族聚地區。該區域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燦爛的土家族與苗族等少數民族文化。
重慶渝東南地區由于地形復雜、區位閉塞、交通落后等原因,建設發展阻力較大,經濟落后。但是正因為城市化發展的滯后,反而對當地自然生態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保護作用。隨著近年來渝東南地區交通以及公共建設的大力發展與日趨完備,當地經濟煥發出空前活力,旅游產業發展更是潛力巨大。渝懷鐵路的全線貫通,使得渝東南旅游區域的交通便利性和旅客接待能力全面提升。以仙女山、芙蓉洞、桃花源、武陵仙山、龔灘古鎮、阿依河等為代表的旅游景區相繼推出,形成了集游覽、購物、居住、美食于一體的一站式配套旅游產業。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地的品牌影響和運作也使得其相關產業發展迅速,區域土特產、文化產品等其他旅游商品也由此走向全國市場。
2 渝東南地區旅游產品包裝現狀
2.1 同質化嚴重,缺乏區域特色
縱觀重慶渝東南旅游地區的地形地貌與文化內涵,雖存在差異,但旅游產品與產品包裝卻大同小異,缺乏地域特色與文化內涵。不論是在仙女山景區、酉陽桃花源景區,還是黔江小南海景區,大抵都能找到相同或相似的旅游商品。這些商品主要來源于義烏等小商品批量化加工生產機構,同質化嚴重。加之景區內的商品零售者多為景區附近的原住民,很少考慮旅游提升品牌效應、傳播旅游文化以及滿足消費者追求個性化高品質消費需求等問題,導致產品與包裝未能很好地結合區域特點和文化特色,且質量較差,這一點在旅游產品包裝上體現得尤為明顯。以上種種情況綜合導致了渝東南地區旅游產品的產品力不足,商品經濟發展受限。
2.2 生產工藝落后,質地較差
產品包裝的品質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包裝材料供應和印刷技術。渝東南旅游產品包裝品質受限于當地經濟和包裝印刷及制作技術,顯得簡單、粗糙。旅游產品具有較為突出的紀念價值,而產品包裝的工藝落后和質量差對產品的紀念價值破壞較大。除了包裝質量較差之外,制作工藝的落后也使產品和包裝的多樣化和個性化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致使景區內產品包裝形式千篇一律,出現了大片雷同、雜亂、低檔次的旅游產品包裝。
2.3 包裝意識淡薄,不注重品牌形象
渝東南地區旅游商品作為旅游景區內專門為游客開發的消費商品,普遍性地忽視了產品包裝設計。首先,渝東南地區旅游地的大部分商品只是簡單地配套產品包裝,包裝設計及品質較為粗糙,有的商品甚至沒有包裝。這些產品包裝很難美化旅游地區和自身產品,導致無法引起消費者的注意和購買欲望。其次,旅游區域內產品包裝設計與品牌策略含糊不清,包裝設計模式化導致旅游產品包裝過時,缺乏創意和現代審美等旅游包裝屬性,難以得到旅游市場和消費者的關注和青睞。還有些旅游商品包裝設計缺乏品牌意識和戰略,缺乏明確的主導形象定位,景區游客很難通過旅游產品和包裝建立對旅游品牌的印象和認知。總而言之,渝東南地區旅游產品包裝設計的滯后性給當地旅游經濟增長帶來了一定程度的消極作用。
3 酉陽桃花源景區產品包裝設計
酉陽桃花源位于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有著名歷史學家馬識途先生題寫的“桃花源”石刻等景點。此地集桃源文化、巴人文化、民族文化、土司文化、桃源風光于一體,完全展示出隱逸古樸的和平田園風光。酉陽桃花源景區在2012年被評為國家5A級旅游區。
酉陽桃花源景區旅游產品繁多,本土化產品別具特色,覆蓋了食品、飲品、土特產、紀念品等多種品類。但是目前產品包裝還存在風格老舊、做工粗糙、設計轉指性差等問題,這些問題亟須解決,以重新樹立和設計具備酉陽桃花源特色的旅游產品包裝。
在包裝文化附加方面,酉陽桃花源景區雖然不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但是依然擁有“桃花源記”的強大IP。首先,酉陽當地對景區的宣傳與內部環境的打造就是以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為參照依據,加之景區內有大規模的桃花林和竹材仿居,所以可以為酉陽桃花源景區建立以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為核心的農耕文化和桃花文化。其次,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桃花文化可衍生出愛情和婚娶的意思,結合當地土家族獨特的婚嫁文化,可以將土家族婚慶文化融入進來,最終形成一套集農耕文化、桃花文化、婚慶文化于一體的文化體系。在包裝設計中可根據產品屬性和用途來選擇附加文化。
在包裝色彩選取與應用方面,酉陽桃花源景區桃林夾岸,落英繽紛。在包裝核心圖形符號上建議提取景區內部桃花、竹海的色彩,整體包裝設計的基調須注意色彩的統一性與協調性,核心圖案的用色須起到強調作用,并注意圖案與品牌文字的協調關系。
在包裝視覺圖形方面,酉陽桃花源景區內有松峰聳翠、石室藏書、飛泉灑玉、玉盤仙跡、石鳴鐘鼓、龜鶴遐齡、桃澗流紅、機織煙霞“桃源八景”,酉州古城和桃花源入口的牌坊更是造型壯麗、特點鮮明。在包裝視覺圖形符號的設計中,可以將桃源八景、酉州古城墻和桃花源牌坊等標志性建筑和景區特色風貌作為設計素材,結合桃花文化進行設計創作;也可以將土家族擺手舞、土家族婚慶、土家族農耕等民俗文化作為素材,進行包裝的圖案設計。在圖像造型上須注意現代形式美感和時代感。
4 結語
隨著重慶渝東南地區旅游經濟策略的轉型,市場對旅游產品以及旅游產品包裝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旅游包裝的文化內涵集群與品牌形象的關系日益緊密。為了進一步促進旅游經濟的良性增長和旅游產業的品牌化發展,旅游產品以及包裝的升級刻不容緩。當下渝東南旅游產業還存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是旅游產品開發與包裝設計行業的良性發展必須依靠穩定的旅游經濟發展及健全的商業環境,所以從宏觀上看,優化旅游產業銜接、加強公共設施建設、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打造高端文化旅游品牌及接壤互聯網是當下旅游產品及包裝設計發展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 蘇晨.區域性文化特色旅游商品的開發研究[J].包裝工程,2010.
[2] 張莉莉.旅游商品包裝設計的文化內涵[J].中國包裝工業,2003.
[3] 李曉靜.渝東南地區民俗旅游發展現狀問題及思考[J].商情,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