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婉純
摘 要:亨德爾是德國著名的作曲家,也是巴洛克音樂時期享譽盛名的音樂天才,他在雙簧管作品中達到的成就可以說是無與倫比的?;诖耍疚木秃嗟聽栯p簧管作品《G小調協奏曲》進行分析,首先分析巴洛克時期亨德爾的音樂特點,然后對亨德爾雙簧管作品《G小調協奏曲》的演奏風格進行概括,最后對亨德爾雙簧管作品《G小調協奏曲》進行具體的分析,展示作品的藝術價值。
關鍵詞:亨德爾;雙簧管作品;協奏曲
巴洛克時期是西方歷史上著名的藝術時代,這一時代的音樂風格激情澎湃,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亨德爾就是這一時期著名的音樂家之一,與同時期的巴赫共同創造出璀璨奪目的音樂作品。
1 亨德爾的簡介及音樂特點
亨德爾全名喬治·弗里德里?!ず嗟聽?,是巴洛克時期享有盛名的音樂家,在歌劇、器樂演奏、清唱劇等方面具有卓越的成就。亨德爾單一的雙簧管協奏曲共有三首,分別是《第一號降B大調協奏曲》《第二號降B大調協奏曲》和《第三號G小調協奏曲》?!禛小調協奏曲》是亨德爾音樂作品中創作時期較晚的作品之一,充分體現了亨德爾的音樂風格和藝術表現形式,一經出版就受到了社會的熱烈歡迎,直到今天仍然具有不可磨滅的影響力。
2 亨德爾雙簧管作品《G小調協奏曲》的演奏風格
下文就以亨德爾雙簧管作品《G小調協奏曲》為例,對亨德爾雙簧管的演奏風格進行詳細的分析。
2.1 第一樂章的演奏風格
以亨德爾雙簧管作品《G小調協奏曲》中的作品287為例,這部作品中共分為四個章節。第一章節是慢拍,具有莊嚴的風格特征,樂隊在演奏第一章節的過程中,雙簧管的旋律會以伴奏的形式出現,主要以十六分音符附點的形式出現,然后貫穿整章樂曲。雙簧管的音調綿長而低沉,在演奏的過程中凸顯一種沉思的特點,很容易使人處于一種冥想的狀態,也很容易將人帶入一種哀愁的情緒氛圍之中。在正常伴奏中,雙簧管的音調會與弦樂隊交相輝映,巧妙地融為一體,也在統一的整體中展示出一種對位的狀態,使整個樂章的感情基調被充分奠定。第一樂句的末尾以主和弦結束,并轉入降B大調。當樂隊整體的伴奏與雙簧管的伴奏相連接,第一樂章的內容就開始逐漸轉向陳述階段,將樂曲中蘊含的情感娓娓道來,主要以降E大調的形式體現出來,仍然延續之前第一樂章憂傷愁苦的思想情感。在雙簧管的演奏過程中,如果能夠在樂句長調的部分添加顫音的技巧,就能夠更加淋漓盡致地展現出樂曲所表達的情感特征,這一樂句的末尾轉向C大調主和弦。在第二階段的連接之后進入典型節奏,樂句以主調G小調為結束部分,然后重復演奏最初的旋律。至此,第一章節完全結束。
2.2 第二樂章的演奏風格
《G小調協奏曲》作品287的第二樂章是快板,其節奏與之前第一樂章的慢板形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第二樂章中,雙簧管改變了演奏的方式,將長調演奏的方法轉變為斷奏的方式,主要用帶點的吐音進行演奏,節奏鮮明歡快,一掃第一樂章中幽怨哀傷的演奏風格。第二樂章的主要結構是十六分音符,這一結構具有鮮明的節奏感和律動性,演奏起來具有勻速而明快的特點。在樂隊的整體演奏中,雙簧管與弦樂隊的獨奏是以相繼的形式出現的,有時以吐音形式出現,有時也是長音和連音的形式出現,這種吐音、長音和連音相結合的演奏方式使第二樂章充滿了動感。在第二樂章整體的演奏過程中共形成了兩方面的對比。一方面,是第二樂章整體與第一樂章之間的對比;另一方面,是雙簧管的音色與弦樂器音色之間的對比。第二樂章的終止使用了全奏的形式,使樂曲有種戛然而止的感覺。
2.3 第三樂章的演奏風格
第三樂章是廣板,也就是薩拉班德舞曲,整個舞曲的風格既莊重又甜美,合奏的部分又顯得凝重。在第三樂章中,雙簧管主要體現出其甜美的音色特點,在整體的舞曲中充分發揮調和音樂氛圍的作用,使第三樂章的演奏效果顯得更加的豐滿。[1]
2.4 第四樂章的演奏風格
第四樂章的演奏形式是快板,具有鮮亮明快的音樂風格。第四樂章的內容與之前的樂章之間具有緊密的聯系,情感特征是相互承接和呼應的,整體以大條音程為主,體現出一種活潑、輕快,充滿青春和朝氣的音樂特征。雙簧管在演奏的過程中主要以柱式和弦為主,在整個樂章中發揮著補充的作用,并與整體的旋律相互呼應,使整部作品的主調得到充分的體現。第四樂章的結尾是整個樂曲的結尾,以全體合奏的形式出現,磅礴的氣勢給予聽眾一種震撼的音樂效果。
3 亨德爾雙簧管作品《G小調協奏曲》的藝術成就
通過對亨德爾雙簧管作品《G小調協奏曲》深入淺出的分析可以明顯感受到亨德爾的音樂風格。亨德爾的一生是極其精彩的,在追求音樂的整個過程中,亨德爾的生活經歷都給予他重要的創作靈感,使其音樂作品顯得更加豐滿。
亨德爾的音樂作品大多使用自然音,這使得樂曲整體的風格顯得更加通俗和深刻,更有利于聽眾接受并理解。在音樂情感的轉換中,亨德爾也形成獨特的創作技巧,將演奏的技巧與樂曲的創作相結合,使樂曲的情感轉換顯得十分生動自然。亨德爾的雙簧管作品大多數都是以四部分樂章的形式體現,其中每一樂章所表達的思想情感都各有不同,有些是輕松明快的快板,有些則是莊重憂愁的慢板,還有一些風格甜美,具有典型的舞曲特點,從這里也可以看出亨德爾的音樂創作具有即興的特點。在巴洛克時期,亨德爾之所以取得巨大的藝術成就,不僅由于其本身具有的音樂天賦,更因為其音樂風格充分迎合大眾的審美特點,因此受到了極大的追捧。
綜上所述,針對亨德爾雙簧管作品《G小調協奏曲》的探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分析亨德爾雙簧管作品《G小調協奏曲》的演奏風格,然后對亨德爾雙簧管作品《G小調協奏曲》的藝術成就進行闡述。研究可得,亨德爾雙簧管作品《G小調協奏曲》是室內樂發展潮流中的一個高峰,充分體現了對自然的向往與追求,是巴洛克時期不可泯滅的藝術輝煌。希望本文可以為研究亨德爾雙簧管作品《G小調協奏曲》的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孔德潔.亨德爾聲樂作品的風格及對聲樂藝術的影響[D].華南理工大學,2015.
[2] 高頻. 18世紀上半葉鍵盤協奏曲音樂研究[D].吉林大學,2017.
[3] 高媛.亨德爾管風琴協奏曲研究[D].西安音樂學院,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