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靖
摘 要:21世紀以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意識也隨之增強,對玩具的需求也不斷提升。而從目前國內外玩具的發展情況和存在的問題來看,國內玩具的發展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有形無象”,“象”是人格化的打造過程,“象”是情感的象征,“象”才是玩具品牌的核心。本文著重從“萌文化”入手,闡述玩具的形象設計。
關鍵詞:“萌文化”;玩具;形象設計
形象設計是玩具設計的重要內容,每一個玩具都有各自的形象。在玩具的形象設計中,“形”是指玩具的外觀形狀的二維輪廓,是物質的、有形的、相對靜止的、客觀的、外顯的,可以直接被我們感官感知;“象”是指玩具內在呈現出不同的精神特征,是蘊藏在玩具內的精神狀態,它是精神的、內在的、富有內涵的、主觀的、抽象的,需要人思考才能把握,“形象”就是客觀的外形和主觀的神態的結合。[1]所以,玩具設計不單純是外形創新,還必須對人的生存、行為方式產生深層內蘊的文化價值,才能體現出玩具形象的特質和個性。
1 “萌文化”的概念界定
萌[moe](ad.v.)出自古漢語現為日語所用,本意是指動漫愛好者看到美少女角色時產生的熱血沸騰的精神狀態。“萌文化”主要起源于日本動漫文化和美國迪士尼文化,并形成一股“萌文化”潮流;“萌文化”的消費熱也隨著互聯網的推動有著全球化的趨勢。如今的“萌”代表一切純真、溫暖、治愈、憨態、讓人放松的事物,在如今壓力大、關系復雜的社會里,人們對“萌”的心理趨向日益明顯,“萌文化”的消費也日益趨熱。[2]
2 玩具設計的“萌文化”風格
隨著“萌文化”的消費在我們國家的熱度不斷上升,“萌文化”給國內的玩具設計帶來了全新的理念與形式。玩具設計中常見的“萌噠噠”風格分為以下幾類。
第一:賤萌,一眼看上去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可愛,但是加上動作和表情之后就變成了有血有肉的、用生命在“耍賤”的成功形象,如小黃人。
第二:蠢萌,自身有一些缺陷,導致有些動作看上去比較蠢。但是這些缺陷或是比較蠢的動作,卻讓他們看上去很可愛,讓人過目不忘。例如,蛋黃哥。說起蛋黃哥的出身,它也絕對是“蛋生”贏家。因為它是從三麗鷗一個內部比賽中脫穎而出的選手。
第三:丑萌,第一眼看上去不太好看,但是視覺沖擊力強。不需要額外說明也會令人印象深刻,難以忘懷。喜歡的人會非常喜歡,不喜歡的人可能敬而遠之。例如,玻尿酸鴨、屁桃君和大眼仔。屁桃君雖然長得像桃子,但又不失喜感,曾風靡一時,屁桃君因富有特點的臉而備受人們喜愛。
第四:呆萌,也叫面癱萌,不需要表情變化,看上去呆呆的,但是很可愛。例如,大白。大白是電影《超能陸戰隊》中登場的虛擬人物,是一個體型胖嘟嘟的充氣充電型機器人,因呆萌的外表和善良的本質獲得大家的喜愛,被稱為“萌神”“守護型暖男”。
3 玩具設計中“萌文化”的運用原則
3.1 形態設計
“形態包含了事物的外部物質形態和使人們產生心理感受的情感形式兩方面。”[3]在玩具設計中形態設計是最為直接的語言,其能夠在第一時間將玩具的相關信息傳遞給消費者。因此,在進行“萌文化”的玩具設計時,玩具設計師首先要注重的就是形態的設計。繪制人物形態一般需要頭和四肢,而對于玩具形象來說,那就真是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了。例如,我們可以將玩具的頭和身體融為一體,粗細自由的肢體,萌萌的樣子讓人十分喜愛。
3.2 色彩體現
色彩的設計與運用是玩具設計流程中十分基礎與關鍵的環節。在玩具設計過程中色彩的搭配要與玩具自身的功能與使用領域相匹配。融合整體產品造型的色彩選擇可以讓玩具更加可愛,更加萌。除了使用單一色彩外還可以使用搭配的顏色,給兒童以強烈的視覺沖擊與感受,從而吸引他們的視線。
3.3 材質使用
選擇合適的材質屬性并且將其合理運用到玩具設計中無疑能夠更加充分地展現玩具的萌系特點。例如,松軟手感的材料通常都是兒童玩具的第一材質選項,其可以產生富有親和力的效果,所以運用這類型的材質可以給產品增加一些萌系元素。
4 玩具設計中“萌文化”的表現形式
4.1 “萌”從比例開始
在設計“萌”玩具形象時,我們一定要在腦海中有一個可愛的形象,這個形象并不一定要十分清晰,但是要把它畫下來。此時就需要控制好比例,使玩具形象萌的氣質得以凸顯,避免后續優化形象時出現“越畫看著越別扭”的情況。
4.2 表情是萌體現的載體
在玩具設計中,一個形象面對受眾,需要有親和力以贏得受眾的喜愛,所以當一個形象設計出來以后,還需要增加不同的表情來表達其在不同場景下的情緒狀態,賦予其生命力。這樣才能使玩具形象更加生動可愛,直接凸顯玩具形象的萌系特點。
4.3 夸張式的創作思路
兒童為什么想象力豐富?因為他們沒有現實世界那么多條條框框的束縛,他們可以想象著劃著船去天上摘星星。在玩具的世界里,由于面向的受眾大多是兒童,所以我們可以掙脫現實世界邏輯的禁錮,超越現實的羈絆,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有什么就有什么。你的想法越奇特,表現得越夸張,就越容易被人們記住和喜歡。比如,長頸鹿的專用火車,你明知道不可能,但確實很有喜感。
4.4 形神兼備的形象魅力
我們設計的玩具大多數情況下只有一種或者幾種固定的姿態,作為玩具設計師應該充分利用這僅有的一次或者幾次機會,研究玩具性格特征與動態展現之間的關系,以最強有力的動作語言、表情和衣著,使它富有自己的情緒、風格和特色,體現玩具的形象魅力,從而更好地傳承形神兼備的氣韻。
5 結語
筆者闡述了當下熱點“萌文化”的發展及對玩具設計的影響,重點講述了如何運用“萌文化”去設計玩具產品,不斷滿足消費者的萌文化心理傾向,以期為玩具設計師提供基于“萌文化”玩具形象設計的相關參考。
參考文獻:
[1] 孫穎瑩.產品基礎設計——造型文法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6.
[2] 蔣兆雷,葉兵.關于都市“萌文化”現象的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10(3):75-77.
[3] 梁家年.設計藝術心理學[M].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
[4] 李舜,張予.卡通IP時代:品牌卡通形象設計揭秘[M].人民郵電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