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提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促進幼兒園的發展”。因此,建造幼兒行為觀察室很有必要。幼兒園的行為觀察室墻壁裝飾主要運用線條、構圖、色彩等手段在一定的空間里為幼兒營造一種舒適安靜的藝術氛圍。幼兒園行為觀察室墻飾的構建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它讓幼兒與環境十分和諧地融為一體。
關鍵詞:幼兒發展;行為觀察室墻飾;構建方法
幼兒行為觀察室是幼兒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兒童的活動過程中,觀察者可以從外部進行觀測,同時也是為家長提供的休息和咨詢的場所。兒童行為觀察室的創建,要求我們教師把墻飾色彩及物體形態的選擇作為環境創設的前提,我們應努力發揮主題墻的多種作用,讓幼兒與環境充分融合。
1 幼兒園行為觀察室的設計
幼兒行為觀察室整體內部環境優美,光線充足,穩重而和諧,舒適而溫馨和科學性、教育性融為一體。隔音優良,避免潮濕和陰暗。良好的通風避免幼兒憋悶和壓迫,保持使幼兒觀察室舒適的室內溫度。屋子內以柔和為主要基調。因此,觀察室墻飾的設計更應遵守觀察室的設計理念,為此觀察室墻飾的設計可以分為五個部分:
1.1 行為觀察室設計應符合幼兒的心理特點
(1)為幼兒創建行為觀察室,主體必然就是幼兒。要讓幼兒喜歡并且樂意進入這個行為觀察室。所以,在創設觀察室時,首先應當考慮幼兒的興趣愛好,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行為能力特征,在造型和色彩上要適合幼兒對事物認知的發展規律,符合幼兒的身心特點。
(2)由于大部分幼兒做不到完整地觀察事物,他們往往只愿意注意自己感興趣的部分,而將事物加以簡化或只看到事物的局部。因此,應用了夸張、比喻、象征、抽象等手法的裝飾畫面比較容易使幼兒產生興趣。
1.2 幼兒行為觀察室墻飾構思要新穎,立意要新奇
幼兒園行為觀察室設計既要做到表現具體的事物,又要做到讓人印象深刻,便于識別和記憶。因此,它的結構布局應該清新雅致,充滿童趣,可以巧妙運用色彩、肌理等對比手法,加強對比手法和視覺效果,使墻飾設計既醒目同時還富有情趣。
在構建時,先繪制草稿,把握好整體視覺的關系,進而繼續具體地制作。一定不能瑣碎繁雜以及因想法太多而造成太花或者過亂。但同時也要注意避免程式化,不要千人一面,因為只有出現獨特的畫面,幼兒才能產生好奇心和模仿欲。
1.3 注重畫面的構圖、情節的對比
(1)利用形式上的對比、表現內容上的對比,也是繪畫藝術中常用的表現方法和手段。沒有對比因素的景物堆砌,不會有任何的藝術性,當然也會索然無味。
(2)畫面中冷暖關系、大小關系、疏密關系、黑白關系的對比在視覺中展現出抑與揚、強與弱、虛與實、明與暗的巨大反差。
(3)情節設置的快慢對比、繁簡對比、美丑對比、哀樂對比,能夠營造出平和與動蕩、簡單與華麗、高尚與低微、歡樂與憂愁等情感上的感受。
1.4 多種材料的綜合運用
(1)幼兒最喜歡色彩簡潔明快、造型變形夸張的形象,同時也最容易引起幼兒的模仿欲,這些藝術形式最容易引起幼兒的注意。
(2)造型的選擇有多種多樣的表現形式,幾何符號和裝飾紋樣都是我們選擇的方向。
(3)對于墻飾設計則要多多利用各種材料,采取不同的形式進行構圖,比方說利用樹葉、樹枝進行拼圖,利用廢舊布條粘貼成小動物或小朋友,利用彩色線條構造多種圖形,利用開心果殼、瓜子等廢舊物品制作各式各樣的小工藝品。這樣的墻飾不僅內容豐富多彩,形式活潑可愛,給人更多新鮮感與真實感,并且可以給幼兒帶來美的感受,陶冶幼兒的性格和情感。
1.5 努力與整體環境和諧共生
(1)行為觀察室墻飾是幼兒園整體環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然環境和人工環境要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2)整體性也應當凸顯在墻飾的內容與表現形式的設計上。要根據幼兒的年齡與心理發展特點使墻飾內容合情合理。
2 行為觀察室墻飾的未來發展
在不久的未來,幼兒行為觀察室墻飾的設計趨勢會逐漸上升,為了順應發展形勢,我們的設計要點還應當進一步強化一些內容:
2.1 以幼兒的視角為中心
幼兒園行為觀察室設計應以幼兒的視角為中心,避免墻飾的位置過高。當幼兒長時間對墻面進行仰視,不僅容易引起幼兒的頸椎疲勞,而且還會影響幼兒的視力發展。幼兒園墻飾的位置需要根據各年齡班幼兒身高的特點來確定。活動區內的小型墻飾的視覺中心一般不超過幼兒的平均身高。大型橫幅墻飾為了方便視野開闊進行遠距離觀看,他們的位置應當略高于幼兒的頭部。這樣既可以避免對幼兒視力的損害,又能使幼兒觀察得全面、細致、真切,進而得到良好的裝飾與教育效果。
2.2 提升整體設計意境
觀察室墻飾設計若想達到更高的要求,制作出更富童趣、情景相融,能使人產生聯想的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墻飾,還需提升整體設計的意境。在追求意境時要注意整體視覺效果的呈現,既凸顯了自然中的狀態,又比現實中的實體更集中、更典型,并且帶有大眾性,進一步提煉出現實中的美。這樣才能起到陶冶幼兒性情、激發幼兒求知欲望和鼓勵幼兒探求精神的作用。提升意境可以從以下幾個部分深入:
選材:要選取最能表現主題內容的素材,畫面要有戲劇性。
取舍:去粗取精。去掉與中心無關的細節,精簡畫面中的主體框架,只突出形象的主要特征。
創意變化:加強墻飾造型的特征。變形修飾的質量高低決定了整幅墻飾設計構架的成敗。所以,修飾和處理造型的能力也正是體現設計水平高低的中心。
著色:如果說“形”是畫面的框架,色彩就是框架上的“軟裝”。暖色調帶給人溫暖的感覺,淡雅的冷色調能使人心境平和,綠色調帶給人春意盎然的感覺,黃色調可以烘托秋日景色,強烈的對比色成為表達情感不可缺少的手段,這些都是處理畫面意境十分必要的部分。
恰當選擇相關表現手段:選用合適的表現手段也能提升墻飾設計的質量。例如,運用拼貼、剪裁、半立體、鏤空等技法能夠與各類材質的特殊效果相輔相成,能夠恰當地強化畫面栩栩如生的效果。
幼兒行為觀察室墻飾設計比較特殊,教師在這方面更應細細篩選。稍不注意就會與我們的觀察室設計理念相違背。這里教師最容易在色彩、造型及選材上遇到很多煩惱。由于對幼兒心理的了解,教師有可能運用一些相對比較艷麗的顏色,加入一些富有動態的形象引起幼兒的興趣。但要注意的是,我們幼兒園行為觀察室追求的是穩定幼兒焦躁的情緒,與環境融為一體的原則。因此,行為觀察室的色彩更應以低純度的同色系顏色為主,適當地運用冷色調。比如,添加有白色的藍色、深藍色、綠色、紫色等。藍色象征江河湖海,可以讓幼兒有一種身處大自然的感覺,使幼兒盡快與環境融為一體;綠色象征花草樹木和安全信號,能給幼兒安全感。同時,還可運用過渡色讓幼兒心情緩和。明亮的顏色也可以稍加一點,但不能過多,避免帶給幼兒焦躁的感覺。在選材上更應選擇一些安靜的畫面,減少有動感的東西,最好以靜止的物象為主。在運用技法上應有一些不同的想法,各種不同的材質、不同的粘貼、不同的技法,會帶來不同的視覺沖擊力,吸引更多幼兒的注意力。在畫幅的尺寸大小上應注意主次關系,減少雜亂現象。
總之,在設計幼兒園行為觀察室墻飾時,我們要盡量追求環境的整體意境,追求我們的設計理念。造型簡潔、大方,避免復雜。在運用色彩時盡量運用低純度冷色系、同色系,為幼兒營造一種平靜、平和的環境,讓幼兒與環境融為一體,通過環境的構建提高幼兒教育質量。
3 結語
通過幼兒園行為觀察室的設計以及行為觀察室墻飾的未來發展,了解了如何設計幼兒園的行為觀察室,并且對觀察室墻飾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運用專有色彩為觀察室墻飾營造出更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的教育環境。
作者簡介:朱旭華(1988—),女,山西運城人,碩士,美術學專業,研究方向: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