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術教師應該在教育教學中,通過觀察、比較研究與實踐研究、教育實驗探索,重視情感體驗、創新意識,關注學生的審美能力和人生理想等藝術精神的啟迪和引導,應用視覺與聽覺元素相結合的方式,借助美術新媒材,在創智活動中突顯審美的育人價值。
關鍵詞:情境;架構;激活
情境構建對小學美術教學活動具有積極作用,這一點筆者深有體會,以下就是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歷和對書中重要內容的理解所進行的閱讀體會。
情境美術教學需要將學生的生活背景和自身的教學經驗相結合,教學經驗主要來自種類繁多的班級主題活動,比如我是中國人、有趣的動物植物等等,也有來自學校周邊環境變化所帶來的靈感,比如當地文化博物館或公園的建設等等,學生的生活背景則來自其個人成長經歷,比如其參與“我生活中的美術”之類的校園主題活動的經驗等。美術教學在情境教學時,需要在課前觀察、調查學生的認知情況,此時考驗的是教師敏銳的洞察力,只有這樣才能讓情境的設計更能夠符合小學生的階段性年齡心理。
1 延展詩歌故事內容及其創編連環畫
尋找創智源頭的感悟體驗很重要,筆者在教育教學中也經常思考,人文、科技、創新以及時代背景都可為美術的情境教學理念添磚加瓦。實際上,在新課程教學理念逐步深入的今天,各科之間的融合同樣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筆者想到了語文學科中的可挖掘元素,比如在進行情境美術教學的過程中,運用詩歌故事,讓學生在感受文字之美的過程中獲得文字體驗的同時,將對文字情感的理解體現在繪畫中。這是一個從抽象到具體的感知過程,讓情境美術的格局得到進一步的放大。對詩歌故事的進一步延伸和改編,有助于學生在故事詩歌的情境驅動中進行充滿創意的表現,對原本的故事或詩歌句式進行續編,從而讓詩歌的情感得以延續和加深。在美術教學中續編詩歌故事或創編連環畫,可以開闊學生的思維,也讓教師獲得更多引導學生創意繪畫的機會。
2 根植于生活情境的美術教學
在誘發靈感思維的方法和實施方面,筆者深入探討了生活情境對美術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作用,在震撼于該教育理念的同時,筆者也在深入思考自己的美術教學現狀,思考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應當采取什么方式讓美術教學活動的開展同生活元素銜接起來,從而起到很好的生活情境教學效果。
在通常情況下,學生的生活范圍主要包括家庭、學校、社區、游樂場、書店、商場和公園等。美術教學中的生活情境指教師選取一些學生生活中有趣的事,將其加工為特定的情境,讓情境內容趨于生活化和形象化。其意義在于學生在小學階段的美術教學中,會因熟悉環境而降低對所學美術內容的認知門檻,同時也能激發學生參與美術學習的興趣。
3 建立在游戲情境的美術教學
游戲情境從字面上很容易理解,意思是用做游戲的情境渲染方式融合小學美術教學,讓游戲更好地服務于情境的構建,使繪畫過程與游戲情境融為一體。
例如在《發現微光——小學美術教學體驗性元素研究》書中,作者分別構建了“魅力臉譜”“創造假雪”“神奇的瓶子”等小游戲,這些游戲的注入讓書中提及的教學更加輕松地展開。筆者在小學美術教學的過程中也嘗試過以美術游戲展開教學,比如在小學美術簡筆畫或素描教學啟蒙課程中,開展一個十分經典的美術游戲——“畫自己”,學生在繪畫自己的過程中能充分感知自己的繪畫功底,因為小學階段的美術教學難度較低,對學生美術能力的要求也不高,繪畫自己的游戲符合階段性教學目標對學生美術學習能力的要求,在游戲中,學生不僅可以畫自己,也可以畫自己的同桌或好朋友,拉近了學生同美術的距離,讓學生知曉美術實際上就是來源于生活的。
4 升華情境教學,讓藝術氛圍充滿美術課堂
文化背景對美術教學也很重要。通過對2012年上海世博會各場館的講述,讓學生意識到生活就是被美術包圍的。這種教學思路的作用在于能夠讓學生真正感受到美術的藝術感,達到滋潤美術教育的目的。
美術教育歸根結底就是藝術教育,雖然小學階段的美術教學對學生美術能力沒有太高的要求,但并不意味沒有要求,相反小學階段正是學生美術素養形成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教師更應懂得滋潤教育,讓學生浸潤在藝術的環境中。
如何讓小學美術教學達到這一點呢?教師應對教材進行全面、深刻的把握,對課堂情境構建的方式方法進行分類整理,并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進行情境布局,在合適的情境中更高質量地開展美術教育教學活動。
經過思索,筆者最大的收獲就是:無論是以故事情境為依托的美術教學、根植于生活情境的美術教學,還是建立在游戲情境中的美術教學,都離不開對新的教育理念的包容和不斷嘗試,同樣也離不開對學生課堂體驗的極致追求,只有如此,小學美術教師才能在不斷的實踐中獲得更好的教育效果。總而言之,情境美術教學的開展需要小學教師和學生雙方的努力,而情境美術教學的研究即便是在新課程標準和情境教學理念不斷更新的當下,仍然有著極大的研究難度,想要解除它,需要更多的小學美術教師潛心鉆研,積極分享理論研究成果和相關實踐經驗,從而讓情境美術教學的開展能夠在體系化的理論背景下更有章可循并保持足夠的發展動力。筆者作為一名小學美術教育工作者,也會堅定不移地在微光中探尋,為美術教育貢獻微薄力量。
作者簡介:朱薪羽(1983—),女,江蘇徐州人,本科,中小學一級職稱,校長助理,研究方向: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