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鈺 鄒清
摘 要:作為荊楚藝術的發祥地,武漢市擁有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但兩千多年前發生的藝術與現代人相隔甚遠,人們對它難免會有陌生感和隔膜感。如何通過現代人喜聞樂見的形式,將它與我們之間的時空距離拉近,讓武漢市民能夠接受它、了解它,并且承傳和發揚它,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歷史責任。
關鍵詞:楚美術特征;武漢公益動畫;動畫創意設計
楚藝術是在江漢地區孕育成長的,是兩周時期和春秋戰國時期的一種區域文化。據相關文獻記載,楚藝術可能產生于春秋中期。它融合了周圍地區一些先進的文化因素,特別是吸收了中原黃河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精華。更為可貴的是,楚人能順應歷史變革的潮流,在文化融合的基礎上力求創新,從而逐漸形成了一種具有楚民族特色的新的文化風格。
“敢為人先,追求卓越”作為武漢精神,是對武漢悠久歷史文化特色的準確概括。從源遠流長的盤龍文化到“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楚文化,從舉世共知的“首義精神”到改革開放以來在全國的諸多首創,武漢的歷史充分展示了武漢精神的特質。那么如何將楚藝術特點與武漢市的城市發展有機結合呢?我們可以尋找楚藝術在文化、色彩上的特點與武漢精神的契合點。
1 在文化上,楚藝術兼采夷夏之長,兼收并蓄、文化交融
楚文化是以一種開放的心態,兼采夷夏之長,并積極開展文化交流和民族間的相互學習,在開放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在融合中保持了自己的生機。武漢的時代精神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海納百川、追求卓越的精神。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海納百川。現代城市是開放的、多元的、寬容的,應能夠吸納一切、包容一切、融化一切。
2 在色彩上,楚藝術注重尊火尚赤,認祖歸宗
楚人把“祝融”“鬻熊”看作自己的祖先。祝融是帝高陽的重孫,名叫重黎。他擔任帝高辛的“火正”,是管理火的官員,因為有功被封為“祝融”。因此,楚人尊火尚赤,青銅器皿、絲繡帛畫、漆器、建筑均以赤為貴,婚喪嫁娶都會用火和紅色。湖北人被稱為“九頭鳥”,鳳凰浴火重生,體現了武漢人的性格氣質。武漢人熱情豪爽、剛毅勇烈,有火一般的個性魅力,在許多歷史重大關頭,武漢人當仁不讓,挺身而出,充分展示了武漢人的勇敢與智慧。
根據對楚美術造型特征的深入研究,嘗試將楚藝術的精神內涵融入其中,制作反映楚國優秀文化特色的公益動畫作品,我們可以以10分鐘短片的形式詮釋武漢從古至今發展的全過程,在每個歷史節點上選擇有代表性的人物,如屈原、鬻熊、老子和莊子等歷史人物,為武漢市視覺文化形象代言。
通過楚人崇拜的圖騰形象鳳鳥,游歷楚藝術的腹地江漢平原,對武漢地區的歷史遺跡以及文化有大體的了解與整體的印象。這不僅是對古代楚藝術文化的一種宣傳和弘揚,也是對武漢現代科技文化高速發展的一個社會印象,因為武漢隨著歷史的發展與時代的變遷,許多現代的具有代表性的新生事物也應運而生。
首先,從楚藝術給觀眾的印象出發,角色設計力求貼近楚人意識形態上的變化,楚人尊鳳崇鳳的風俗,通過一種復合造型的表現方式把幾種動物的特征結合在一個造型上,如在楚墓葬中具有典型意義的鎮墓獸、虎座飛鳥、馬踏飛燕、鹿角立鶴、羽人等。
《楚辭》開了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先河,也代表著先秦時期中國文學的最高成就,屈原對于楚國人民思想意識的影響具有典型意義。是如實還原楚建筑風貌的珍稀之作。帶瓦楞的四坡屋面屬于楚國多見的單層單檐宮殿及其四阿屋頂的形制,楚建筑的主要材料是木料,建筑是從“點”出發,之后是“線”,最后是“群”。建筑群體以亭、臺、樓、閣、館、堂、小河、池岸、回廊等粗細不一、長短不齊的線形連接,組成完整的建筑群體。背景音樂設計可以演奏楚樂,尤其是編鐘音樂,時而金玉交輝,時而凝重深遠的天籟之美。抑或古琴曲《高山流水》,回顧古琴臺的那一段知音難覓的佳話。
其次,動畫角色造型設計要注重對楚藝術的繼承,同時也是楚藝術在現代生活中的一種創新與發揚,所以無論就劇本或者是角色設計來說,楚藝術文化的元素在此都是不可或缺的,當然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我們也要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對過于古老或者煩瑣的元素進行再創造,爭取以一個現代人的視角來展現武漢地區的藝術文化。
比如蓮花為楚人所喜,所以將這些元素反映在人物造型上,可采用仿照古代楚女子對于發式的造型設計,將蓮蓬、荷花設計成人物的發髻和裙子,裙子的設計也是根據楚人“尚象”的造物觀念,有意識地將裙子設計成類似于自然荷花的造型。這種造型既反映出楚女的貞潔,也反映出楚人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對“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精神文明的至美追求。
又如楚鳳,應該是楚人最為信仰與崇敬的神化形象,通過楚國的出土文物和歷史記載,我們也發現了不少的器物以及神話傳說都是以“鳳”為主題的。在楚鳳的角色造型上,主要以史料為根據,再加入現代的造型元素,對歷史中的楚鳳進行再創造,使它不僅代表楚國的藝術文化特征,也為現代人的審美視覺所接受。反映了武漢處在一個改革開放、中部崛起、涅槃重生的歷史節點上。
在配角的角色設計上,重點主要放在角色之間風格的統一、角色各自性格特征的突出以及楚元素與現代文化有機結合的塑造原則上,力求在有限的畫面空間與時間中,把握楚藝術應體現出的最精華的部分。
綜上所述,楚文化受時代精神、地域特性以及土著風俗的長期影響,形成恢宏雄奇和浪漫浩方激情的各種藝術事象。楚人以不拘于物、不滯于心的流變審美觀來表現自然界浪漫神奇的事物,其創作風格自由不羈,浪漫奇詭;其紋飾線條飄逸流暢,變化多端;其器物造型譎怪詭異,神秘莫測;其色彩運用大膽熱烈,紛繁絢麗;其創作題材包羅萬象;其藝術精神追求自由,生生不息。為了立城市之根,鑄城市之魂,強城市之基,揚城市之韻,武漢城市地域文化內涵以荊楚藝術為重要內容,鞏固“宜居”城市的優勢,構建具有地域文化內涵的城市公共空間;順應多媒體發展的趨勢,以全新的公益動畫形象傳播具有地域文化內涵的城市整體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