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存在的專業基礎課與專業核心課之間缺乏密切聯系,分析問題和出現問題的原因,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以培養出更多的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銜接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是具有良好藝術設計能力,掌握數字媒體基礎理論和必備的網絡媒體應用技術,能在網絡媒體傳播領域從事網站、移動媒體、視頻等相關產品的策劃、設計和制作的應用型人才。
在人才培養方案中,與專業課程相關的課程分為理論課、基礎課和核心課三個部分。每門專業課程在講授課程的同時又會被分成兩部分:理論部分和實踐部分。而專業基礎課的設置包括設計素描、設計色彩等,這些基礎課程似乎與專業課程的內容沒有直接聯系,但它對學生的設計能力和審美能力有著微妙的滲透式的影響,這一點極為重要。專業基礎課是扭轉學生從高考模式轉化為設計理念的墊腳石,也是決定學生專業素養的重要因素。由于基礎課程的獨立性和輔助性的這兩個特點,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容易看出基礎課程與核心課程之間必須具有密切聯系。否則將影響專業發展的延續性,從而影響教學計劃和項目實踐中的可持續發展。
1 專業基礎課與專業核心課之間的聯系
1.1 專業基礎課是設計的根本
專業基礎課程是高校本科專業教學的理論基礎和實踐基礎課程,一般是為專業學習低級階段的開展奠定基礎,又是將高考的繪畫模式轉變為設計理念的重要步驟。而專業核心課程是專業學習的主要課程,具有更加明確的專業定位,對未來的發展方向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專業基礎課中,最基本開設的就是設計素描、設計色彩這類課程,這一類課程是銜接美術基礎與專業設計的過渡課程。一般教學計劃安排在新生第一年的課程中。對于設計來說,基礎課著眼于擺脫傳統繪畫的方法,觀察和研究外在事物,鍛煉學生對畫面的構成秩序、節奏韻律、色彩搭配、形式要素的敏感度,培養學生設計思維、觀察和審美能力。而對于新生來說,在經歷了美術的正統學習和高考應試后,即刻接觸專業設計的內容,是無法適應藝術生到設計這一身份的轉變的。
1.2 專業核心課的要求與基礎課內容相互影響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核心課根據影視、多媒體制作方向的針對性的不同,在具體課程設置方面側重點也會有所不同, 總的來說,它的核心課程有網頁設計、UI設計、動效設計、音視頻制作、交互設計等。方向性明確的設計課程,對于載體有兩個要求:具有設計創新的能力和具有能力表達這種創新想法。專業課的這兩個要求,將會體現在前期的基礎課中。
而設計素描、設計色彩則是一種基本的對話方式,是設計師了解他人、他物的初步探究,從最原始的形式中提取每個樣式元素以進行創意組合研究,同時也是表達想法的步驟,也是設計思維和設計理念表現的工具,也為設計思維的表達和交流提供了視覺媒介。
2 課程銜接存在的問題
多媒體藝術專業課程中基礎課與核心課之間有著承上啟下的互補關系,在課程設置時也會前后相聯系,但專業基礎課與專業核心課之間仍然存在兩者聯系不夠緊密。具體存在的問題有:
2.1 教學目標不明確
基礎課以對發散思維、聯想方式和表現技能的培養為基本的教學目標;而專業課是以讓學生把學到的基礎綜合能力結合軟件技能,將設計和技術完美結合,完成一個完整的產品。但目前存在的情況是;基礎課中大部分授課是根據各個專業的共性去教學,而忽略各個專業的個性,以及各個專業對創意思維的不同要求。另外在專業課上,基礎綜合能力和計算機軟件技術不能平衡,而是更傾向于對產品功能和技術的體現,從而輕視了設計的形式美感、設計的視覺效果等。
2.2 教學內容的脫節
專業基礎課的內容訓練是專業核心課的基礎,專業核心課的內容需求以基礎課的效果為依據,二者的關系是相互依存的。但現在經常出現在教授專業課時將兩者完全分割開來,毫無聯系。
3 對于課程銜接的研究
3.1 教學目標和內容
根據專業特點,完善專業需求,根據教學目標和課程要求制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實踐環節。在制定教學內容時,要根據專業特色進行變化,確切的了解專業基礎課中那些知識點或是技能是后續專業核心課程所必備的能力,加以重點學習和培養。并且根據專業的個性不同,更具有針對性地培養和練習,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并且要清楚地知道該課程在整個專業中的職責和作用,以及對于后續課程的有效支持,以此避免課程之前的脫節,強調課程之間的持續性。
3.2 教學方式
數字媒體藝術是一門具有很強的實踐和創新的新興學科,需要不斷掌握市場的變化趨勢和需求,需要與時俱進。因此在教學方法上需要推陳出新,在教學上采用項目連接的方式,循序漸進的將作品以想法-設計-技術實現的方式,通過不同課程的不同內容,將作業用項目的形式連接起來。以最完善的項目方案的形式完成自身能力的提高與知識的結合,并且提高學生對于整體的把控能力。
這種使用完成共同項目的方式進行聯系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將學生學習的知識前后連接,培養學生知識和技能的連貫性,為培養應用型人才打下堅實的根基。
參考文獻:
[1] 泰勒.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 夏燕靖.對我國高校藝術設計本科專業課程結構的探討[D].南京藝術學院,2007.
[3] 于潔.設計學專業基礎課與專業核心課程的有效銜接策略[J].美與時代,2016(10):122-123.
[4] 張國華.環境設計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銜接的合理性研究[J].美術教育與研究,2015(18):137-138.
[5] 姜芹,呂榮豐.藝術設計專業課程體系的合理性研究[J].美術大觀,2014(2):158.
[6] 周至禹.設計素描(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作者簡介:高婧(1988—),女,甘肅蘭州人,佛羅倫薩美術學院碩士,廣州大學華軟軟件學院教師,研究方向:多媒體制作與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