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高速發展,2018年國內電影總票房已成功突破600億元人民幣大關。相關電影分析機構更是對2019年的國內電影總票房做出了650億~700億元人民幣的預測。本文基于權威機構發布的相關數據以及電影理論分析,對2018年中國電影市場和典型影片進行簡要分析,并提出了應對電影市場“寒冬期”的方法。
關鍵詞:電影市場;票房;電影分析
根據國家電影局和《中國電影報》提供的數據,截至2018年12月29日17時,中國電影年度總票房達到6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超過7%,創下歷史新高。①
其中,《紅海行動》以票房39.5億元奪得2018年中國電影票房冠軍;《唐人街探案2》《我不是藥神》分別以33.97億元、30.99億元票房摘得亞軍和季軍。除此之外,《西虹市首富》《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捉妖記2》《毒液:致命守護者》《海王》《侏羅紀世界2》《頭號玩家》這7部影片分列4~10名。在票房排行榜前30名的影片中,有16部為國產影片,票房表現較好。
1 市場開局大好,中部疲軟
本年度的春節檔,電影市場迎來開門紅:從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七,電影市場總票房已突破63億元人民幣。對比2017年的37.7億元,同比增幅高達70%。截至2月底,國內電影市場總票房已突破100億元大關,業界評價積極。而隨著春節假期結束后的開工、開學,觀影人數大幅減少。如圖1所示,從3月份開始,月度票房較春節檔下跌明顯,總體呈現出疲軟的態勢。隨后到來的五一勞動節略微地帶來了10.6%的票房增幅,但依舊沒能給3~6月的電影市場帶來活力。2018年上半年的國內電影市場可謂開局大好,后勁不足。好在7~8月的暑期檔擁有《侏羅紀世界2》《我不是藥神》《摩天營救》《西虹市首富》等佳片坐鎮,票房增幅明顯。本年度暑期檔的平均月度票房為69億元,成功扳回一局。其優異的表現也為中國電影總票房突破600億元作出了比較大的貢獻。
2 質量第一,內容為王
根據相關網站發布的數據來看,近年來,制作精良、故事結構緊湊、劇情貼近日常生活的影片愈發受到市場歡迎。例如,春節檔的國產電影《無問西東》和印度影片《神秘巨星》的票房遠超同期上映的美國科幻大片《星球大戰:最后的絕地武士》。筆者認為,科幻特技等于票房的時代已經過去,靠單純的科幻畫面、浮夸低劣的演技和虛無縹緲的劇情來博人眼球已變得幾乎不可能。如果一部影片沒有能夠引起觀眾共鳴的劇情,那么即使拍攝再精良的特效畫面、選用當紅的流量明星,其在電影市場中也將面臨徹底失敗。
新的時代,影片應更加注重對“人”和社會真實的表現與反映。正如意大利新現實主義著名電影人柴伐梯尼(C.Zavattini)先生所說,電影藝術必須表現真實的人物、事件,而不能捏造事實與虛構人物。“我討厭那些多少有點兒假想成分的英雄人物……今天應該告訴觀眾,他們自己才是生活真正的主角……人們會經常習慣于把自己和虛構人物等同起來,這將是很危險的,我們必須認清我們自己的真實面貌……”[1]例如,印度電影《神秘巨星》,講述了印度少女伊希婭為了成為一名歌手,帶著母親和弟弟突破殘暴父親的阻撓,蒙面拍攝并上傳其自彈自唱的原創歌曲的視頻并在網上一炮走紅,最終得到著名音樂人夏克提賞識并幫助她實現音樂夢想的故事。國產主旋律電影《紅海行動》用對戰爭場景和我國海軍特種部隊海外作戰的寫實表現,生動描繪了2015年的也門撤僑事件,體現了我國政府對保衛公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強大實力和決心。當前的主旋律電影可以稱為“新主流大片”:題材上不再是厚重的革命歷史,而是現代的軍事行動;電影主角不再是革命經典英雄人物,而是解放軍現代士兵;視覺效果上,不再是千篇一律、讓人審美疲勞的傳統場景設計,而是更加注重真實的打斗和戰爭場景……[2]正是這種全新的電影創作模式,使得以往票房成績不佳的國產主旋律電影重新成為爆款作品,成為時代的熱點。
20世紀40年代在意大利開始的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將普通群眾作為電影作品的故事焦點,從日常生活中進行故事的取材和發掘沖突、情節,進而引發觀眾的共鳴。[3]2018年中國電影市場中的爆款電影大多遵循這一標準。筆者認為,將電影故事情節回歸普通大眾,避免過度使用“高大上”的脫離日常生活的浮夸劇情設計,才是未來電影創作的主流趨勢。
3 佳片坐鎮,救陣年底市場“寒冬”
9月份以來,國內電影市場總體形勢略有下滑,月度票房較去年同期表現不佳。但值得關注的是,本季度擁有平均每月3部左右的綜合評分8.5分以上的爆款電影坐鎮市場前線,為2018年中國電影市場沖擊600億票房提供了有效保證。在這里筆者要重點提及以下幾部影片,它們普遍具有非常重要的學術和市場研究價值。
美國電影《碟中諜6:全面瓦解》被觀眾和眾多影評機構譽為“最好看的碟中諜系列電影”。筆者在參加該片首映式的過程中,觀眾不斷地對電影報以熱烈的掌聲足以說明其受歡迎的程度。電影在拍攝中大量運用真實的特技鏡頭:主演湯姆·克魯斯為了電影的逼真效果,親自駕駛直升機拍攝,使片場的危險系數大幅上升,同時也保證了影片的高質量。電影《來電狂響》講述了當下社會的熱點現象——人們被自己發明的手機控制,導演通過對影片中各種性格的角色的描寫,展開了對如何平衡高科技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社交的討論,是本年度為數不多的社會熱點電影之一。印度影片《嗝嗝老師》,堪稱2018年印度電影的又一部“催淚大作”。電影于10月12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講述了患有圖雷特綜合征的女老師奈娜·瑪瑟克服自身和周圍環境的困難,帶領全校墊底的9F班學生逆風翻盤的勵志故事。②最后,12月7日在中國內地上映的美國年度科幻巨作《海王》,以高達1.57億元人民幣的首日票房和17.65億元人民幣的累計票房(數據截至2018年12月29日)③救陣國內市場“寒冬”,帶領中國電影市場成功突破年度總票房600億元大關。
4 迎戰“洗牌期”,創造新成績
根據相關報道,2018年中國國內銀幕數量突破6萬塊,創下影院建設數量新高。但目前比較突出的問題是,電影票房的增長率跟不上影院建設的規模。這導致很多影院面臨嚴重的生存問題,僅筆者所在的北京市海淀區,在2018年就有近30家影院關門破產。對此,眾多院線經理對筆者表示,面對“洗牌期”,影院要采取加緊線上、線下的影片宣傳,建設規模化院線、豐富影迷活動等行動,使影城平穩地度過“洗牌期”。
雖然2018年被業界稱為電影市場“寒冬”,但國內眾多的電影分析機構紛紛預測: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總票房將高達650億~700億元人民幣。根據2018年的市場經驗,筆者認為:大牌電影明星等于票房的定律將進一步被打破。廣大電影從業人員要擺正心態,堅持電影創作要以保證作品的內容和質量為首要任務,杜絕浮夸縹緲的、脫離實際生活的劇情設計,用攝影機展現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以及國家、社會的熱點問題。我們相信,總結好2018年電影市場的經驗,及時改正不足,一定能在新的一年決勝“洗牌期”,取得更大的成績。
注釋:①數據來源于國家電影局、《中國電影報》、貓眼電影(專業版)。
②來源于https://baike.baidu.com/item/嗝嗝老師。
③數據來源于淘票票(專業版)。
參考文獻:
[1] 電影理論論文選[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0.
[2] 陳犀禾,等.中國電影美學發展研究(1978-2018)[J].電影藝術,2018(05).
[3] 陳曉云.電影理論基礎(第2版)[M].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6.
作者簡介:羅韻聲,廣州交通大學(籌)本科,圖蘭朵影視文化傳媒(海南)有限責任公司電影研究部副主管,從事電影市場與電影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