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航
摘 要:本文以李斯特練習曲《嘆息》的鋼琴彈奏為分析對象,首先介紹了音樂會練習曲《嘆息》的彈奏,分別從音色與觸鍵、把握好節(jié)奏兩方面進行了介紹,接著為彈奏提供了一些建議,以便更好地彈奏李斯特《嘆息》。
關鍵詞:李斯特;《嘆息》;鋼琴
李斯特出生于1811年,生于匈牙利。李斯特是那個時期非常有名的鋼琴家,其所彈奏的樂曲在歐洲廣受歡迎,他是當時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之一。李斯特的鋼琴作品將彈奏技巧發(fā)揮得淋漓盡致,極大地豐富了鋼琴表演藝術,同時也向世人展現(xiàn)了自身的即興演奏能力。李斯特的大部分鋼琴作品都取材于匈牙利民間音樂,將匈牙利民族精神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他的很多作品都充滿了詩情畫意。
1 音樂會練習曲《嘆息》的演奏
1.1 音色與觸鍵
在《嘆息》演奏過程中,彈奏者首先必須注意觸鍵的合理性。在彈奏的過程中,合理使用手指手腕,加強對下鍵力度的控制,使彈奏出來的音色達到理想效果,從而更好地塑造良好的音樂形象。在彈奏作品時,彈奏開始階段可以以雙手大拇指為銜接,大拇指必須力度適中、自然連貫。左右兩手使用的力度必須柔和,手肘帶動手臂,避免彈奏過于僵硬,同時也可以保證手指緊緊貼住琴鍵,使每一個動作都具有準備活動,從而使彈奏出來的旋律更加連貫和圓潤。此外,演奏者要從內心感受音樂,不能僅僅機械地通過手指彈奏。手指第一關節(jié)并不需要過度彎曲,只需要做到舒展即可,這樣可以使彈奏者用心彈奏,使彈奏出來的音色更加豐富多彩。在彈奏過程之中,彈奏不僅僅需要連貫,而且需要注意音樂的起伏。
在第二小節(jié)彈奏過程中,第二小節(jié)的主題旋律采用從左至右的拋物線交替出現(xiàn),這就要求彈奏者在彈奏時需掌握好力度,在控制好音量的同時更加突出旋律聲部。直到第21小節(jié),用右手彈奏。在彈奏過程中,我們可以稍稍放松手腕和前臂,手臂不需要過高,盡量避免通過手臂來敲擊琴鍵,應當用指尖輕輕觸碰琴鍵,以便更好地勾勒出旋律線條,同時也可以營造出良好的意境。
在彈奏第30小節(jié)時,一般包含三個聲部,全部出現(xiàn)在右手彈奏過程中,并且?guī)в袔讉€雙音。在彈奏時,旋律在左手的中聲部,且添加了一些重音記號。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使用手腕或者手臂運動來更好地彈奏,形成波瀾壯闊的音響效果,從而使主題更加鮮明,極具震撼性。
在第37小節(jié)和第52小節(jié)中,由于出現(xiàn)了一連串下行華彩,使鋼琴節(jié)奏從緊張斗爭向平靜轉變。在彈奏過程中,彈奏者需要注意自己的雙手,應控制好力度以及彈奏速度,最后在休止符上加入延長記號,更好地回歸主題,就像一場激烈的戰(zhàn)爭后回歸平靜一樣,讓聽眾感到無盡的遐想,讓他們覺得回味無窮。
在第53小節(jié)中,這部分主題的旋律隱藏在每一排的第一個音中,因此左右手需要交替進行,才能更好地體現(xiàn)旋律主題,在譜面上添加更強的重音記號。為此,這些音節(jié)必須非常突出,力度要非常大,并且要與琵琶做好相關的銜接。在彈奏第55小節(jié)第二拍時,必須加強大拇指和手腕的配合,迅速找到下一個彈奏點,然后再一次回歸主題。
1.2 把握好節(jié)奏
在本首曲目的彈奏過程中,節(jié)奏是本首曲目的一個亮點,也是彈奏的一個難點。在彈奏時,很多彈奏者都需要經(jīng)過反復練習,才能準確地把握節(jié)奏。通過對整部作品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整部作品采用的都是四四拍節(jié)奏,但是在彈奏時還包含大量的六連音和八連音,給人一種自由流暢的感覺。為此,演奏者需要準確把握每一個節(jié)奏,使整首音樂綿延不斷,做到一氣呵成。
在第9小節(jié)的彈奏中,第一排和第二排由32個分音符構成,緊接著就變成了由16個音符組成。在演奏第11小節(jié)時又出現(xiàn)了附點和復附點節(jié)奏。對于這種相對復雜的節(jié)奏,我們可以采用自由的散板方式,以使整個彈奏變得更加自然。在彈奏第13小節(jié)時,我們發(fā)現(xiàn)右手邊連續(xù)出現(xiàn)了三個休止符,并且與左手的七連音相匹配。在此時,彈奏者需要對三連音進行準確的把握,在彈奏的過程中給人一種隨性的感覺。
2 演奏的建議
第一,正確使用踏板。在鋼琴彈奏過程中,踏板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李斯特的作品變化豐富,音響效果也非常華麗,踏板的使用將直接影響最終彈奏效果。通過對《嘆息》樂譜的分析,我們可以將其中的踏板做好明顯記號。踏板不僅僅停留在譜面上,還可以分成切分踏板、抖動踏板等不同類型。在演奏過程中,演奏者必須了解音樂背景和李斯特的創(chuàng)作特點,在積累了足夠理論知識之后,才可以對踏板的運用更加了如指掌,從而準確把握樂曲的音樂風格。
第二,做好節(jié)奏訓練。由于整部作品節(jié)奏變化非常頻繁,演奏者常常需要刻苦練習,才能準確把握節(jié)奏,還需要專門針對三對二等不規(guī)則的節(jié)奏進行專項訓練。研究者在彈奏時,如果沒有表現(xiàn)正確的強弱感,那節(jié)奏也會顯得不明確。為此,聲音和節(jié)奏必須相輔相成,加強配合,這樣才能真正解決藝術表現(xiàn)力的問題。
綜上所述,在演奏《嘆息》時,我們可以感受到李斯特嚴謹?shù)膭?chuàng)作風格和高尚的藝術追求,這些都值得藝術家們不斷思考和學習。《嘆息》以精湛的演奏技巧和音樂內涵享譽于世,體現(xiàn)了高超的藝術風格,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值得我們研究。
參考文獻:
[1] 郭夢陶.八度內均分的調性布局——李斯特《音樂會練習曲》之三《嘆息》為例[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16(4).
[2] 王思卓.李斯特音樂會練習曲《嘆息》的分析與演奏詮釋[D].湖南師范大學,2017.
[3] 袁琪行.淺析李斯特音樂會練習曲《嘆息》的藝術特色及演奏處理[J].明日風尚,2016(18):134-135.
[4] 范曉榮.李斯特音樂會練習曲《嘆息》的演奏技巧研究[J].北方音樂,2017(3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