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帶方方看醫生》是一本在古老中國水墨的傳統影響下,在現代日本深入人性的素簡風格追求下,在機緣巧合的特殊媒材嘗試下的一本獨特繪本。其中傳統文化與畫家個人機遇所展現出的個人特色的碰撞,生動、有趣、悠遠、平和。恰如“禪”的意境,頗值得回味與研究。
關鍵詞:兒童繪本;傳統;水墨;日本
人生的輪回感是具有延時性的。在年長之后,你會發現面前所見之高山其實是自己領路而來,所見到的花朵亦是當年自己種下之樹所開,當年似乎無意甚至是無法控制的行為會帶來后續人生幾乎必然的結果,只是這因果輪回的時間跨度太長,幾年,幾十年,甚至一輩子,讓總是在追求即時效應的年輕人們毫不自知,當真正的“天命”來臨之時,爬山之人見到了怎樣的風景?采花之人聞到了怎樣的花香?筆者覺得,對于《帶方方看醫生》的畫家櫻世界來說,他對輪回的體悟應該頗有中國古語所預言的命運感——他真的就是在“五十而知天命”的這一年畫出了《帶方方看醫生》,而這本書中完完全全、真真切切地包含了他曾經五十年之所有:多舛的幼年、失去的血緣、感恩的撫育、不離的陪伴。
筆者覺得櫻世界本人的人生故事絕對可以拍成電影,而且是類似《戀戀風塵》或《戲夢人生》那種跨越幾十年的,講述眾生相的臺灣人文電影。比較有趣的是,對于《帶方方看醫生》中為何有如此明顯的“中國味”,畫家的解釋是:他在很多征畫的活動中嘗試過若干種技法,但在描繪具有中國風格的景物時,覺得最為有趣且自然。這可能是和他小時候隔壁住著一家臺灣鄰居有關,這家鄰居對他頗為照顧,也常常一起出去玩,所以畫家自小一直對中國的感覺非常親切熟悉。
當然這感覺應該只算個引子,筆者思索良久,覺得他這種特殊而有趣的畫面效果形成的原因除了當年巧合的中國情結外,應該還來自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特殊畫材與特定造型所產生的中國味;
二是日本繪畫中的中國水墨歷史對后續繪者的潛在影響;
三是日本審美中早已深入人心的留白與素簡風格。
第一,畫材的特殊性一眼可見,貫穿全書的橫向條紋頗為出彩,這究竟是什么材料呢?原來畫家曾經參加過日本著名插畫家安西水丸老師的工作坊,安西老師對他說要盡量思考原創的媒介材料,他也不斷地多方嘗試終于找到這種特殊媒材——透明瓦楞紙。先在普通紙張上作畫,當作畫面第一層,然后蓋上瓦楞紙,在其上畫第二層,畫面就自然產生出具有前后關系的朦朧效果,近景是人,山隱其后。在下雨的場景中,前后的雨滴因為透明度的不同而具有了空間感;在爺爺插秧的頁面中,透明紙又產生出水面效果,爺爺的雙腿似乎真的站在水田之中。這種隱約而柔美的效果再加上畫面中如黃山迎客松般挺拔的綠松樹,如桂林山水般陡峭而分離的山峰,使得書中無論是空曠淡雅的山水氛圍,還是山、樹、熊貓、穿中式褂衣的老人都成了中式元素,自然就讓繪本具有了強烈的中國風。
第二,日本水墨畫的歷史對畫家的潛在影響。其實早在公元6、7世紀的奈良時代,日本就傳入了“唐繪”,直接促成了日本畫根源“大和繪”的產生。到了鐮倉和室町時代(12~15世紀),中國宋元繪畫的全面進入讓日本水墨畫迎來鼎盛時期,此間出現了大量的名家,他們一方面繼承宋代繪畫,一方面結合本國傳統,在繼承和融合之間,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樣式,對后世產生了巨大影響。直到桃山和江戶時代(16~18世紀)日本畫風才又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開始加入重彩和大量的裝飾手法,浮世繪即是此時產物。但同時,依然有畫派依然在模仿中國的南宗文人畫,并形成特定的中日混合畫法之風。所以說,即是到了明治維新后的日本,日本當代畫家們早已吸收并融合了大量的西方風格,但東方藝術的這一支,追根溯源后依然是遙遠卻意義深遠的中國水墨,時至今日,書道與山水畫,依然是日本人藝術興趣的一個方向,所以在這種審美氛圍中,出現喜畫中國風格的櫻世界,也算是正常。
第三,日本審美中留白素簡風格,這是對日本人影響極大的一點。現代設計稱為素簡,用在古意審美中,可理解為“禪意中的空”,日本人對于這種空極有研究,可一直追溯到水墨畫鼎盛時期的室町時代,那時,禪宗在日本發展開來,禪宗中刻意為之的“虛無與空寂”對日本視覺藝術產生了重大影響,迅速而深入變成全民性的審美追求。從繪畫中的水墨畫、日常用品中長次郎的樂茶碗、建筑中著名的日式庭院、枯山水等都是在這種精神追求下的產物。在櫻世界的畫面中無疑也能看到對這種審美的肯定,留白與對象簡化的處理方式非常明顯。縱觀《帶方方看醫生》,開篇第一頁爺爺發現方方時,只有天、地、人、熊、山、樹,這必不可少的六樣,整體畫面空曠簡潔。其后出現的三次爺爺帶方方騎車翻山,騎行形態表現得非常直接到位,接近于垂直運動,并沒遵守客觀規律,山與環境、氣候的繪制也非常簡單,可以理解為是一種抽象化、扁平化物象后的“純粹”,這種純粹的簡潔感消除了其他事物的存在干擾,讓觀者完全將精神集中在“艱難翻山”的焦點上。而且,畫面留白會產生張力,引發聯想,在這本敘述親情的繪本中,空的畫面無疑促使觀者主動地去發揮、感受、補充整個場景的聯想,在4張騎腳踏車的頁面中(3張爺爺帶方方,1張方方帶爺爺),畫面中的留白空間讓這種深厚的感情與不離不棄的依戀感迅速放大發酵,讓我們沉浸其中,感受溫暖。
當然,畢竟作為面向兒童的繪本,櫻世界還是在深刻之中也舉重若輕地用了很多小小的安排來讓畫面更為輕松詼諧,比如爺爺上下山時表情的變化,方方逐漸長大的身體,兩人共騎時胖方方和瘦爺爺的體態對比等,都是面向兒童的趣味點。
綜上所述,《帶方方看醫生》在古老中國水墨的傳統影響下,在現代日本深入人性的素簡風格追求下,在機緣巧合的特殊媒材嘗試下,最終融合發展成為屬于櫻世界自己的獨特風格,生動、有趣、悠遠、平和。簡單的故事雋永動人,簡單的畫面意蘊悠長。恰如“禪”的意境,要借著“心眼”方能深刻感受,孩子們在其中看到了可愛的熊貓,看到了如中國武俠般的離奇故事;父母們在其中感受到親子之寶貴,陪伴之不易;那對于櫻世界本人呢?這本天命之年的第一本人生創作,恰如他翻閱了重重高山之后摘下的那朵鮮花,在“空”與“滿”不斷輪回的人生語境中,最終探索、尋找、品味出屬于他自己的那一寸方圓。
作者簡介:徐白虹(1984—),講師,研究方向:視覺傳達,插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