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東
摘 要:黃賓虹的山水畫表現(xiàn)出的生命力和藝術價值毋庸置疑,尤其是它的畫中中西方文化的碰撞產(chǎn)生的奇妙感,使得傳統(tǒng)的筆墨內涵更加豐富,有了更多的味道。黃賓虹的山水畫筆墨的層次性非常強,形成了奇妙的空間組合,亂而不亂、齊而不齊的個性讓他的山水畫富有超越當下時代的價值。
關鍵詞:黃賓虹;山水畫筆墨;筆墨結構;筆墨元素
0 引言
黃賓虹的山水畫包含了中西方文化,他的山水畫是在西學東漸的背景下逐漸成熟起來的。他建立起來的筆墨圖式非常具有代表意義,與同時代的山水畫家相比,他的成就很高。梳理黃賓虹的山水畫筆墨的時候通常可以從元素層、結構層以及圖式層進行。
1 黃賓虹山水畫筆墨元素的定性分析
黃賓虹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非常深,有著全面的認識,而且對于傳統(tǒng)的流變有著非常清晰的感知。從他的山水畫可以看到他將傳統(tǒng)的筆墨樣式以及理論運用得非常巧妙,其中還加入了自己的經(jīng)驗,從而提出了五筆以及七墨論。分析七墨論的時候要看到它的發(fā)展過程,進而分析他的山水畫筆墨的形態(tài)和性質才有理論基礎。黃賓虹的山水畫筆墨的性質還包含書法、感受以及自然三個方面。將其與山水畫筆墨的層次性序列聯(lián)系起來僅需要結合書法性這一點即可。黃賓虹的山水畫筆墨延續(xù)了傳統(tǒng),從他對以書入畫的強調就可以見到,而且重要的是他把以書入畫這一理論應用到了他的畫當中,充分自然地運用書法中的執(zhí)筆、運筆,同時展現(xiàn)出奇妙的和諧感,這使得他的畫獨具魅力。觀察黃賓虹的山水畫會發(fā)現(xiàn),他用筆時習慣圓筆中鋒,而且強調力度,在這當中還會重視層次變化,畫中用墨均以筆而出,展現(xiàn)了他在山水畫方面絕高的造詣。由于他的天賦領悟能力使其可以自由操縱筆墨,使其突破媒介以及材料的限制,最終呈現(xiàn)給我們的就是超越意象結構的山水畫作品。
2 黃賓虹山水畫筆墨構成的開拓
黃賓虹山水畫的獨特藝術價值使更多的人研究和欣賞,他的山水畫筆墨元素往往是以多種形式組合而成,以至于在我們的視覺中山水畫的內涵更為豐富。黃賓虹的山水畫中的線條的排列組合是最有特色的,而且也是最富有藝術的內容,他通過領悟西方現(xiàn)代繪畫并將其發(fā)揮與應用,使其與中國古畫線條相融合。他有世界格局和世界性的視野,所以在山水畫中表現(xiàn)出了中國畫的線條美,而且表現(xiàn)出了堅實的書法品質,在性質、體勢以及內涵上均變幻豐富。線條以不同的形態(tài)組合排列,并進行交織和重疊,能夠建立起結構、整體以及局部序列。當然,盡管黃賓虹重視書法線條,但是他的山水畫中并不僅僅是書法式的運作,也不僅僅是平面上的視覺設計,它是以皴法作為基礎和支架的。黃賓虹的山水畫中墨與墨的構成說的是對某一元素的挖掘,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筆墨之間不可分離,黃賓虹本人對這一點的認識非常深刻,他屬于以筆為主的創(chuàng)作者,但是又以墨見長。他的山水畫的藝術性表現(xiàn)在他對于墨中9種元素的分用和并用進而產(chǎn)生的奇妙應對關系,這是屬于黃賓虹個人的一種獨特墨象符號。筆與墨的交織才是黃賓虹最為明顯的風格,他對筆墨的強調屬于最佳的,不僅僅是對傳統(tǒng)的延續(xù),還包括了更多的提升和總結,使得他的山水畫富有更多的意義。黃賓虹作畫的時候需要先勾勒,進而用干筆擦,他的擦強調皴擦,當然也會用潑墨。積染也是他的畫中常見的形式,比較強調層次分明,在墨中能夠見到筆。
3 黃賓虹山水畫筆墨圖式的形成
黃賓虹山水畫筆墨圖式指的是在整個畫面上筆墨所構建出來的空間結構和相互關系。在這當中,筆墨充當?shù)氖且兀P墨結構則是它們的延伸、擴大以及整合。黃賓虹的山水畫與傳統(tǒng)的文人相比有著非常大的進步,他更多的是融合筆墨的序列和層次感,令山水畫整體呈現(xiàn)出參差離合的狀態(tài),給人一種亂而不亂的風貌。黃賓虹的筆墨內涵與外延都被他以自己獨特的筆觸擴大了,產(chǎn)生了一種更高的藝術境界。黃賓虹在晚期作品中呈現(xiàn)出來的是平面化的空間,在層次上有了很大的消減,但給人的卻是不一樣的感覺。除此之外,觀察他的山水畫還能夠發(fā)現(xiàn)簡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尤其是山石、樹木等。當然還有皴法的程式也逐漸開始解散,他以自己的領悟能力把山水畫進行了全面改造,所建構的是一種亂而不亂、齊而不齊的筆墨世界,這也是他能夠獲得極大的創(chuàng)作空間和自由感的關鍵。尤其是他的皴法,在后期呈現(xiàn)出的自由傾向更是使其山水畫呈現(xiàn)出隨意和自然之感。
4 結語
黃賓虹山水畫建構起中國國畫的筆墨精髓,完美地詮釋了古代繪畫藝術與現(xiàn)代繪畫藝術的承前啟后,在中國繪畫藝術領域樹立起一個宏偉的界標。雖然大師對傳統(tǒng)筆墨元素的運用和提升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但最讓后輩信服的是其完美地使傳統(tǒng)筆墨從中西文化藝術的碰撞中脫穎而出,再次賦予和延伸了筆墨的內涵和藝術價值。研究黃賓虹山水畫筆墨的層次性序列的時候要注意從他的山水畫內容和特點入手,把握他的時代背景及其擁有的文化背景。黃賓虹山水畫的藝術價值毋庸置疑,對于世界來講都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深入研究他的山水畫能夠發(fā)現(xiàn)更多有利于藝術發(fā)展的內容。
參考文獻:
[1] 杜躍.黃賓虹繪畫理論對高校山水畫臨摹課程的指導性探究[J].大眾文藝,2018(05).
[2] 杜躍.黃賓虹繪畫藝術理論對高校山水畫寫生創(chuàng)作課程的啟示[J].中國民族博覽,2018(03).
[3] 李叢芹.黃賓虹山水畫筆墨的層次性序列[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01).
[4] 尚輝.從筆墨個性走向圖式個性——20世紀中國山水畫的演變歷程及價值觀念的重構[J].國畫家,2002(03).
[5] 王中秀.重讀《賓虹書簡》和《黃賓虹畫語錄》的疑惑——寫王伯敏教授商榷之二[J].榮寶齋,2005(05).
[6] 張桐瑀.“引書入畫”在黃賓虹山水畫筆墨轉換中的重要作用[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