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3D打印技術被廣泛地應用于生活各個領域之中,尤其對傳統的藝術設計行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3D打印技術的便捷性與操作的精準性,為我國傳統藝術設計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本文將簡析3D打印技術的藝術設計優勢和特點,分析3D打印技術對傳統藝術設計行業的影響與挑戰,探討3D打印技術應用于傳統藝術設計行業的局限性,旨在促進3D打印技術在傳統藝術設計行業的應用。
關鍵詞:3D打印技術;傳統藝術;設計行業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3D打印技術的問世就被廣泛關注,如今已經能夠與硅膠模、數控加工等制作技術結合,憑借其制作的精準性、科學性被廣泛地應用于零件與模具制造當中。3D打印技術具有非常廣闊的商業市場,大量的企業與科研機構加入了3D打印技術的研發當中,創新設計出多種用途的3D打印機。為了進一步促進3D打印技術的發展,政府部門將3D打印技術納入“863”計劃當中,指導3D打印技術更好地發展。3D打印技術的應用,高度精準地再現了設計者的設計內容,為傳統藝術設計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1 3D打印技術的藝術設計優勢和特點
3D打印技術打破了傳統藝術設計中的空間限制性,讓設計師在設計的過程中不用過多考慮作品成型的工藝操作性,可以幫助設計師更加自由地設計作品,精準地將設計師的作品再現,高度還原設計師的設計結構。同時由于3D打印技術在打印設計作品的過程中采用的是立體增材打印技術,在打印的過程中減少了打印材料的耗損,減少了不必要的材質浪費,減輕了打印作品的重量。[1]
由于3D打印的諸多優勢,市場需求量越來越大,沖擊了傳統藝術設計行業的商業模式。設計師直接在線上為客戶進行電腦設計,在敲定設計作品后,由當地的3D打印制造商直接將打印作品提供給客戶。同時,3D打印技術改變了傳統藝術設計的生產經濟學,將規模經濟逐漸轉化為范圍經濟,設計產品的生產成本與用料的多少和復雜度有很大的關系。
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促使傳統藝術設計行業與3D打印技術有效融合,為傳統藝術設計作品的產生提供了新的表現形式與工具,既提高了藝術產品生產的效率,也為傳統藝術設計行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形成與3D打印設計相關的專業領域,豐富了傳統藝術設計行業的內容。
2 3D打印技術對傳統藝術設計行業的影響
2.1 對廣告設計行業的影響
廣告設計行業是重要的傳統藝術設計行業之一,也是隨處可見的一種常見設計。可以預見,隨著3D打印技術的深入普及,其必將成為設計廣告作品的主要方式,廣告設計作品中的標牌、牌匾、燈箱、外飾等都將利用3D打印技術進行生產。[2]例如,以廣告牌上的懸浮字體為例,多是字體設計好后利用激光切割技術雕刻,再粘貼在廣告牌上的。這種設計作品在生產的過程中,必然會導致產品出現余料廢品。如果利用3D打印技術打印字體,可以直接將設計的作品打印出來,立體增材的打印技術避免了材料的浪費,不僅可以打印任意字體,還可以對字體的內部進行設計,可以空心或填充其他材質,為廣告行業的設計提供了新的思路。
2.2 對環境藝術設計的影響
環境藝術設計的內容包含了眾多項目,如空間展示、實景模型、裝飾構建、雕塑作品等,可以看到,環境藝術設計作品有較高的精準性,并對產品生產有一定的時效性要求。[3]例如,在實景模型的設計上,設計者需要根據實景,在短期內迅速制作出相應的模型,并要能夠高度還原實景,這就對設計成本有了很高的要求。3D打印技術的應用,簡化了實景模型產品成型的設計難度,只要參照預先設計的圖紙,就能百分百還原,降低了設計作品的生產成本。
2.3 對家居設計領域的影響
在家居設計過程中,需要根據客戶的要求定制零部件,這就提高了這個產品的生產成本。3D打印技術不僅能夠降低定制產品的生產成本,還能為產品的生產提供更多的設計空間。設計者可利用3D打印技術直接生產出零部件配飾或整體家居等。
2.4 對動漫設計產品的影響
動漫設計產品多根據虛擬形象打印出來,具有廣泛的市場需求量。動漫漫迷可以直接根據個人的喜好直接使用3D打印機打印出動漫的實體模型或周邊產品,如動漫擺件、動漫飾品等。[4]同時可以選擇環保材質進行打印,保證產品的安全性與環保型。
2.5 對服裝設計產品的影響
目前,3D打印技術在輔助設計中的應用主要為皮具產品的定制、鞋模生產、服裝配件等多個方面的內容,逐漸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改良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品質,使產品的服務更加個性化、精準化。
3 3D打印技術應用于傳統藝術設計行業的局限性
3.1 打印設備的局限性
3D打印技術憑借諸多的優勢被普遍地應用于各個設計領域當中,但限于3D打印技術的技術水平,材質與設備都會影響打印的效果。此外,3D打印的模式是一次性成型的立體增材打印,無法對產品進行二次加工,如果要對打印的產品進行表面的處理或鑲嵌,需要使用多臺3D打印機,加大了產品的打印難度,對3D打印設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某些情況下,3D打印技術并不能完成十分復雜且需要多次處理的產品打印。
3.2 打印材質的局限性
目前,受限于3D打印技術的工藝水平,主要的打印材質為塑料,部分3D打印機可以進行金屬材料的打印,但能夠使用的材質十分有限。尤其在陶瓷與玻璃制品設計上,其本身蘊含了一定的文化內涵,產品的生成過程往往包含百道工序,如制胚、制模、成型等,完成工序的過程也是賦予其文化內涵的一個過程。[5]
3.3 打印色彩的局限性
3D打印受限于技術水平的限制,打印的作品比較生硬,顏色的飽和度無法滿足市場的高要求。美國經過技術研發,開發了新型3D打印機,具有較為豐富的色彩,但飽和度一如以前比較欠缺,從而導致了產品的低質感與塑料感。另外,部分3D打印機的原材料為石膏粉磨,打印出來的產品剛性度不高,挪移產品時往往會造成產品的損壞。
3.4 樹脂打印成本較高
市場對3D打印技術需求的增大,不斷促使3D打印技術的提升,多色樹脂3D打印機應運而生,其本身能夠打印多種色彩的設計作品,并具有打印精度高、打印產品剛性強的特征,挪移產品也相對比較容易。但由于樹脂3D打印機在打印的過程中需要采用光敏技術,對于打印者的身體會造成一定的傷害。[6]限制樹脂打印進一步發展的核心問題在于打印的成本較高,不利于樹脂打印產品的推廣。
4 3D打印技術對傳統藝術設計行業的挑戰
3D打印技術雖然沒有完全成熟,但已經對傳統的設計行業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對傳統藝術設計行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不論是在微小的飾品設計上,還是高大的建筑構件上,可以說,3D打印技術對傳統行業的發展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必然會取代傳統藝術設計中的眾多崗位,加劇模具鑄造、注塑加工等行業的崗位競爭。
尤其對于與藝術產品展示相關的設計領域來說,藝術產品的加工效果往往對于產品的效果是決定性的。3D打印技術中的定制化、可操控化、批量化對于傳統設計行也有著巨大的沖擊。雖然3D打印技術打印產品的尺寸限制、成本問題也局限了其發展,但可以預見,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必然會不斷降低3D打印技術的打印成本,成為部分傳統藝術設計行業生產藝術作品的主要方式。[7]
傳統藝術設計行業包含眾多領域,有的設計領域剛剛興起,有的設計領域已經發展了數千年,兼具文化象征的意義。另外,3D打印技術是一種立體增材的打印方式,利用該技術打印出來的藝術作品現代氣息過重,弱化了其工藝文化屬性。解決3D打印產品現代技術與傳統文化之間的沖突,成為行業發展的新問題。
5 結語
隨著科技時代的發展,現代科技對傳統藝術行業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傳統藝術行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應該正視科技對行業發展帶來的影響與挑戰,克服技術本身的局限性,在提高傳統設計行業效率的同時,保持作品本身的藝術性,從而為大眾提供更加優質的藝術作品。
參考文獻:
[1] 朱金龍,趙寒濤. 3D打印技術對傳統藝術設計行業的影響與挑戰[J].黑龍江科學,2015,6(6).
[2] 劉曉艷. 3D打印技術下關于城市數字化雕塑設計的若干思考[J].文存閱刊,2018(8):96.
[3] 陳登科.針對環境藝術設計中運用的3D打印材料的研究[J].工程技術研究,2017(6):33-35.
[4] 常偉.探究3D打印技術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評《環境藝術設計概論(第2版)》[J].新聞愛好者,2017(6):后插4.
[5] 吳玨,張姮.基于傳統竹編的參數化3D打印產品設計研究[J].裝飾,2017(10):132-133.
[6] 蘇也惠. 3D打印技術在三維模型設計中的應用[J].現代交際(學術版),2015,0(12).
[7] 羅晶晶. 3D打印在編織首飾中的創新應用[J].藝術科技,2017,30(5):286-287.
作者簡介:王默玢(1987—),女,學士,畢業于國家開放大學,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