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妍 羅洋
摘 要:電影是現代社會快速發展的產物,是傳播科技、藝術、文化等內容的載體。書法藝術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是文字美的一種表現形式。如今,書法藝術已經被廣泛運用到電影海報設計當中,從而使得電影海報不僅提高了平面設計的視覺美感,更加強了對傳統文化的承載,顯著提升了電影海報的關注度,達到了更好的電影宣傳目的。
關鍵詞:電影藝術;書法藝術;海報設計
電影海報設計就充分挖掘書法藝術的形態多樣性,突出人文意識與社會形態的交流和融合,讓傳統書法藝術在現代設計技術下為電影海報設計提供了更多的創新空間,賦予電影海報新的靈魂,使得電影海報的視覺表現極具感染力,更好地提高了電影的傳播度。
1 傳統書法藝術的內涵與特征
中國書法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用和藝術的完美結合。漢字作為中國書法的書寫對象,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最重要載體,它承載著中華五千年的文明。魏晉南北朝以來,儒釋道三家文化思想的交織融合,使人們的心靈得到凈化,思想境界得到提升,也為書法的美學思想提供了發展空間。漢字作為全世界唯一一種依舊在傳承并廣泛使用的象形文字,悠久的歷史孕育著豐富的美感。傳統書法根據字體可分為行書、草書、隸書、篆書和楷書。通過運用筆法、結構和章法書寫,給予每一個漢字不同的藝術升華。
書法藝術呈現出深厚內涵不僅源于對文化的傳承,更多的是來自其本身的特征。書法以點、線、面勾勒,這些基本平面構成要素組成的不同的文字形態,展現東方美的追求,其形式是直觀而且具有平面審美性的造型藝術。線條富有張力。線條在書法藝術元素中的表現力是最直觀的。書法藝術的線條是微妙變化的,不同于幾何的形式,而是遵循著有機形成的原則,極具生命力。筆墨渲染氣韻。隨著筆墨形態的高速發展,書法家將自身對自然萬物的感受與體會融入筆墨之中,干濕、濃淡、枯潤的筆墨變化產生了一種無盡的空間美學和東方氣韻。虛實營造意境。書法藝術之美主要的表現在虛實兩個方面。“虛”是無形的,更多的帶給人的是一種感受,一種意境。而“實”則是有形的,通過視覺可以直觀看到的,字體的筆法、結構、章法等。虛實的結合構成了書法的抽象性和直觀性,又讓書法藝術有了隱喻的功能。在平面設計中,書法藝術元素的運用,打破了規則圖形的構圖形式,使畫面視覺語言豐富。空間的疏密對比,巧妙的虛實布局,進一步襯托主題,提升了視覺上的空間層次感,也使得傳達的功能變得生動而富有活力。
2 電影海報設計中傳統書法元素的運用
2.1 漢字與構成形式的運用
在電影海報設計中,構成方式也是強化海報整體效果的重要方式。根據電影的主題與情節,運用富有創造性的構成方法,讓畫面更具有視覺沖擊力。例如,電影《影》的海報設計,電影還未上映,而海報卻風靡網絡,具備濃厚的中國傳統水墨畫的美學風格。白色的“影”字占據黑色畫面的主要空間,字體極富張力和感染力,通過正負形的設計手法,將主角持劍隱藏在陰影之中,強烈的黑白對比在視覺上極具沖擊力,以意傳情,精準把握住了電影語言與意境,中國風與武俠氣息呼之欲出。《龍貓》的中國版電影海報,將龍貓的局部作為背景,仿佛是一片郁郁蔥蔥的草叢,幾個小朋友在草地上開心追逐,豎排的文字板式和左下角的毛筆字“龍貓”彰顯東方特色。“貓”采用的筆畫置換的手法,將眼睛與“貓”字融合,“龍貓”二字的整體形態以龍貓為主,與主題相呼應。這不僅使電影海報更具感染力,同時也體現出中華民族的文化特色,更是讓中國傳統文化走向世界。
2.2 墨色組合的運用
墨色組合的藝術性體現在書法藝術的秩序性中,主要涉及兩個方面,一是與背景色的劃分與組合,二是點畫結構的墨色組合。它不僅具有平面的結構特征,又具有空間層次感。因此,中國傳統書法元素在平面設計中也日益凸顯其重要性。電影《道士下山》的海報,通過中國傳統繪畫大寫意的方式,渲染出影片的古典氣質。片名采用楷體,其結構形式端莊、沉穩,畫面嚴謹而不失美感,氣勢恢宏的連綿大山占據了超過畫幅一半的面積,烏云擠壓著天空,似乎江湖狂風暴雨將至。小道士向山下走來,與雄偉巍峨的大山形成鮮明對比,一切抱負和憧憬都顯得微不足道。將豐富的筆墨意趣和內涵孕育在電影海報設計中,不僅與電影主題更好地融合,也為中華民族璀璨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2.3 不同字體的運用
漢字靈動自然的書法表現形式,裝飾感極強。字體造型上的變化也會營造出不同的意境。電影海報《黃金時代》,“黃金時代”四個字為書法字體的楷書,燙金效果與潑墨也形成強烈的沖擊效果,白紙濃墨代表著紛繁復雜的社會,而“蕭紅”佇立其中,動靜形成鮮明對比,將小人物置身于大時代的洪流中,仿佛預示著她一生飄零,給觀者帶來無盡的遐想。在電影《一代宗師》的海報設計中,運用草書的書寫方式,筆法靈動,從右至左的書寫體現了傳統的書寫方式的古樸大氣,動靜皆在一筆一畫之間,將中華文化的動靜皆宜完美呈現,既符合電影的主題又營造了俠義的氣氛。電影《花木蘭》的宣傳海報中的字體是以篆體為基礎,用線條感呈現出女性的柔美,還將“木”字設計成兵器造型樣式,錯落有致的板式展現出花木蘭的鏗鏘女兒情。這是漢字書法藝術賦予電影海報獨特的“意境美”,通過運用線條的張力變化、筆墨的深淺暈染、字體的多樣組合傳遞出不同意境。
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文化與時代的接軌使得傳統文化在現代藝術語言中煥發生機。電影海報設計注重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既讓現代設計在民族文化的土壤上生根發芽,又通過傳統書法藝術在創新設計中的應用,得以獲得新的文化競爭力,從而更好地為現代文化事業服務,引發社會大眾對傳統文化的共鳴,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與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舞臺。
參考文獻:
[1] 郭子明.中國傳統書法的應用研究[J].美與時代(中),2018(07).
[2] 李佳,康何艷.漢字書法藝術在電影海報創作中的應用[J].青年記者,2015(14).
作者簡介:張妍(1997—),女,吉林長春人,延邊大學美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專業2016級本科在讀,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
羅洋(1982—),男,吉林延吉人,碩士,延邊大學美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美術理論,設計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