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原 王星
摘 要:兒童活動場地作為提供給兒童活動的空間,兒童不僅可以通過游戲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也能夠提升他們與他人交往的能力,兒童活動場地的設計應當滿足兒童活動的需要。本文對武漢國際園博會創意園“掌園兒”進行分析,闡述其設計內容,探索兒童活動場地設計的思路和方法,希望能夠為其他兒童活動場地設計提供參考。
關鍵詞:兒童;活動場地;掌園兒;自然
0 引言
游戲是兒童的天性,是兒童認識世界、發展自身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學習的媒介。隨著二孩政策的實施以及人們對兒童成長環境的關注,在設計兒童活動場地的同時也相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體現在活動場地的安全性上,在材料的選擇上或是植物的搭配上都需更加用心。此外,設計師要從兒童的視角來設計活動場地,從場地空間的組織到設施的選擇等方面都要了解兒童感興趣的東西,只有這樣才能設計出好的兒童活動場地。
2015年第十屆中國國際園林博覽會(簡稱“園博會”)在武漢園博園舉辦,創意園“掌園兒”作為園內唯一以親子嬉戲為主題的展園,與園博會“園林與幸福生活”的主題相呼應?!罢茍@兒”以“童年”的視角出發,為兒童以及現代成年人創造的“親子花園”,注重兒童與場地的互動,考慮到了兒童鮮艷色彩感。此外,場地中考慮了以綠色、自然為主題的親子教育活動,具有教育科普的意義。
1 項目概述
創意園“掌園兒”位于武漢市東西湖區三環線武漢園博園內,為方寸空間,占地面積為1200平方米。整個場地色彩鮮亮,主要是以手掌的形狀圍合,以草地、塑膠地、花鏡、沙池等為底,劃分游戲、攀爬、迷宮等親子空間。在場地尺度的把控上做到“小空間,多趣味”,在安全性上也十分重視。整體設計從兒童的視角出發,注重兒童與場地的互動,為孩子們營造一個寓教于樂的戶外兒童活動場地。
2 設計手法
2.1 主題鮮明
兒童活動場地設計可以通過確立某個鮮明的主題,根據場地的主題設計和制定兒童娛樂設施,能夠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同時對激發孩子的想象力提供很大的幫助。本案以手掌形式作為一個設計元素,其在我們生活中是兒童與成人都比較容易理解的一個符號。手掌可以作為兒童成長的印記,也寓意“大手牽小手”的幸福場景。從“童年”的視角和感官出發,契合園博會“園林與幸福生活”的主題,并且融入了“嬉、昔、戲”等概念,為獻給童年的園博園。
2.2 創造互動
創意園“掌園兒”的設計注重兒童與場地的互動性,作為親子自然教育的一個活動場所,它的互動不僅包括場地的互動,還包括線上線下的互動。例如,彩虹趣味墻內的樹形場地設計,可以舉辦一些親子教育類型的活動,具有教育意義,同時與自然的親密接觸能夠對孩子們的情感產生很好的作用。
2.3 融入自然
場地中種植的植被、使用的水體、沙土等自然元素的融入,不僅使兒童在玩耍的過程中認識自然,與自然的接觸也能增加兒童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的發展。彩虹墻間秸稈的插入及上下兩層植物空間軟化,花鏡迷宮配置了豐富多彩的植物花草,風鈴花園的設計,陽光草坪等與自然緊密融合,使他們在玩耍的過程中認識自然,同時使場地富有吸引力。
2.4 強化色彩
兒童對色彩比較敏感,鮮艷活潑的顏色更受兒童喜歡,能夠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研究表明,紅色、黃色能夠給人溫暖的感覺,讓兒童處于一個比較興奮的狀態,而紫色、綠色給人冷的感覺,使兒童變得平靜、舒緩。創意園“掌園兒”主要以紅、黃、綠這些明度高的色彩為主,呈現出歡快的色彩環境,同時給兒童帶來豐富多彩的心理感受和玩耍體驗。
3 設計內容
3.1 彩虹墻設計
“彩虹墻”主要考慮到了兒童和成人的身高以及他們視點的不同,在設計的時候分為上下兩層,中間嵌入了花槽,這樣不論是父母還是孩子都能夠更舒適地感受到這個空間。此外,墻體內插入自然符號化的“秸稈墻”,以及“鄉村”記憶元素的結合,充分展現出彩虹墻的空間魅力。
3.2 花境迷宮設計
花境植物迷宮區域內的植物花草種植豐富,同時根據兒童好奇、好探險的心理以及他們不同的身高,使他們在花境迷宮中穿梭時能夠感受到不同的空間感,因而注重植物之間色彩以及質感的搭配?;▍查g還設計了一些“掌狀”旗幟,指引著他們去探險。通過花徑迷宮的接觸,使兒童與自然能夠更親近,對他們的成長也是有利的。
3.3 風鈴花園設計
風鈴花園是為小朋友帶來最真實的聽覺感受的一個區域,在風鈴桿上掛著上千根管狀的風鈴,其懸掛高度考慮到不同兒童的身高,紅色、黃色搭配,能夠吸引小朋友去觸碰,樂在其中。
3.4 指尖休憩樹池設計
“掌園兒”中的私密半開放空間為指尖上的親子空間,設計為“掌狀”的樹池座椅,為兒童和成人提供活動及親子休息的功能。該區域中玩具槽的嵌入,可以躺臥、攀爬,喚起游客對自己童年的懷戀。
3.5 微地形掌狀樹設計
微地形掌狀樹的設計考慮到了在這之中可以進行一些活動,例如可舉辦以綠色自然為主題的親子教育的活動。讓兒童親近自然、感知自然,在游樂、玩耍中獲得知識,具有兒童活動場地教育科普意義。
4 結語
在開放的空間玩耍對兒童健康發展是有益的,筆者認為在兒童活動場地設計中,設計師除了要考慮到合適的選址,注重場地的安全,滿足各個年齡層次兒童活動的需要外,還應該從兒童的視角出發,考慮到兒童好奇、好探險的心理,注重兒童與場地的互動,增加一些兒童與家長的游樂設施,增進親子關系。在場地設計中加入自然要素,讓兒童親近自然、感知自然,在玩耍中獲得知識。此外,在活動場地的趣味性上可以通過場地鮮艷的顏色或場地空間的變化來吸引兒童,為孩子營造一個能夠真正吸引他們、滿足他們需求的兒童活動場地。
參考文獻:
[1] 北京大學景觀設計研究院.景觀設計學22——兒童空間與活動[M].中國林業出版社,2012.
[2] 蔣玲,潘明率.兒童戶外活動空間小尺度設計研究——從幾例國外兒童戶外活動場地設計實例中借鑒[J].華中建筑,2014.
[3] 藍海瑞.全流程服務的兒童景觀探索——以第十屆中國(武漢)國際園林博覽會創意園“掌園兒”為例[J].園林,2016.
作者簡介:王原,女,四川瀘州人,四川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