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通過對園藝療法的基本組成部分進行闡述,從植物的環境色彩著手進行研究,從視覺治療的角度進行分析,探討了色彩因素對人的心理及身體健康的積極作用。對植物色彩療法與人身心健康的關系進行了探討,為針對植物色彩療法的科學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景觀設計;植物色彩;園藝療法;色彩感知;情緒影響
0 引言
當今社會高速發展,給人們帶來了越來越多的干擾,這些干擾堆積成了負面情緒,而過多的負面情緒會引發人們的焦慮和不安。綠色的自然資源和原生植物能使人們的情緒放松,平復人們內心的焦慮,從而影響人們的行為,讓人們感到平和與安逸。美麗、幽靜、安寧的視覺環境會給人的心理帶來積極影響,人們在這種環境中會充滿活力,感到滿足和舒適,對于長期生活在快節奏環境中的人來說,綠色環境能為其提供休息與放松的場所,調節其身體狀態和精神情緒。
植物是構成環境的重要元素之一,它不僅能夠滿足人們的休閑、欣賞需求,也會帶給人們安全感和親切感,消除人們的緊張和疲乏,[1]同時能夠在疾病治療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人們置身于植物環境中,有諸多益處,如降低血壓、放松肌肉、改善身體狀況等。[2]實際上,植物的治療作用并不是醫學治療,而是通過植物所營造的自然環境來舒緩壓力,增強自身免疫系統,從而達到調節身心健康的作用,這種療法也被稱為“作為預防醫學的植物療法”。[3]植物療法是園藝療法的一種,它能夠通過景觀的手段和元素,舒緩身心,減緩疾病帶來的痛苦。
1 園藝療法與環境色彩感知
園藝療法是通過栽培植物植被,運用相關的園藝資料進行園藝操作和活動,在身體及精神方面對接受治療的人群進行調整和改善的一種方式,[4]利用與植物相關的操作活動達到促進身心恢復與發展的目的。
五感刺激是園藝療法的基礎,通過對人的視覺、嗅覺、觸覺、聽覺和味覺進行刺激,達到治療的目的,具有很強的綜合性。色彩學、醫學、神經學、社會學和心理學等都是研究園藝療法不可缺少的知識體系。
環境中的色彩感受是視覺形式感之一,同時也是園藝療法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色彩感受是指人在欣賞形式美時對色彩美的感覺。
人感受外界時用得最多的器官是眼睛,視覺是人體各種感覺中最主要的感覺,它占環境對人體五感作用的75%~87%。[5]色彩是視覺感知中最重要的體現,植物的色彩是植物屬性中最影響視覺感受的因子之一,它在人們感知周圍事物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6]它從溫度感、距離感和重量感三方面帶給人們不同的感受。
1.1 色彩的溫度感
紅色、橙色、黃色等暖色系容易使人聯想到溫暖的太陽和火焰,從而給人以熱鬧、熱烈及興奮之感;藍色、藍紫色、紫色等冷色系容易讓人聯想到冰冷的大海和遼遠的天空;綠色為自然的顏色,讓人感到生機與活力。色彩的冷暖感覺同時也是相對存在的,如紫色和橙色并列存在時,紫色更傾向于冷色;紫色與青色對比時,紫色又偏于暖色。
1.2 色彩的距離感
色相和明度對色彩的距離感影響最大。一般高明度的暖色系感覺凸出擴大,低明度的冷色系感覺后退縮小,暖色系使觀賞者有接近感,冷色系則有遠離感。比如,白色和黃色的明度最高,凸出感也最強;青和紫的明度最低,后退感也最強。但色彩的距離感也是相對的,且與其背景色彩有關,如綠色在較暗處也有凸出的傾向。
1.3 色彩的重量感
明度對色彩的重量感影響最大。一般是暗色感覺重,明色感覺輕,同時彩度強的暖色感覺重,彩度弱的冷色感覺輕。
色彩不同的色相、明度等,給人以不同的感官體驗,這些感受能夠為植物的色彩療法提供相應的理論依據與支撐。
2 植物色彩療法的作用
景觀環境中色彩無處不在,植物常見的色彩有紅色、橙色、藍色、綠色、紫色和白色,還有各種混合色。人們看到紫色的鮮花會心情舒暢;紅色的鮮花能增進食欲;白色的鮮花對高血壓患者有益;綠色的花葉能夠吸收陽光中的紫外線,減少光對眼睛的刺激,緩解眼部疲勞(表1)。[7]暖色系的花朵更有益于弱視、白內障等有視覺障礙的人群。視覺方面感受性越強的人,越容易感受到植物對壓力的緩解作用,而開花的植物比沒有開花的植物作用更大。[8]同時,觀賞植物能夠延伸某些群體對于疼痛的忍耐時間長度和強度。[9]
此外,還需要通過了解不同植物的季相變化,運用植物不同季相展現的色彩和形態來豐富園林的色彩情感。植物設計能夠提供不同的景觀環境效果,同一植物的種植有更強烈的儀式感,如松柏等;植物配置時如混合栽種當季開花的一年生花卉和多年生花卉,能夠保持景觀的色彩多樣性,令人賞心悅目;同時,一年生花卉可隨季節更換,為不同季節的植物景觀增加特色,營造出或寧靜、或熱烈、或奇特、或精致、或高雅的景觀氛圍。平面的植物景觀能夠搭配出不同的色彩區塊,立體種植的景觀則能夠提升全方位的視覺效果,形成在時間上、空間上都有突出季相色彩變化的四維空間景觀。
不同顏色和形態的枝葉能夠提供不同的植物質感,突出植物景觀的觀賞感和層次感,形成或粗獷、或細膩的景觀感受。在景觀設計中,尤其是植物景觀的設計中,應合理運用植物的色彩和質感,創造出一個富于觀賞且健康的景觀空間。
3 展望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制度體制的不斷完善,人們對于自身健康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對于健康環境的需求越來越迫切,植物環境以及園藝療法將為人們提供一個更加健康的生活途徑。傳統的植物配置僅能滿足景觀設計的審美需求,形成一定的植物群落,營造豐富的植物層次和空間圍合感,較少能夠與其他學科合作設計。基于園藝療法的植物療法、植物色彩療法、植物芳香療法等,能夠將植物設計與心理學、色彩學、社會學等學科融合,為植物設計提供更加全方位的理論依據和設計基礎。目前這些研究在我國還處于起步階段,需要更多的科學探索才能夠進一步發展。
本文通過對植物色彩進行分類,對色彩感知進行研究,總結出不同的植物色彩景觀對于人的身心有著不同程度的積極影響,這些影響以及植物色彩的研究尚處于發展階段,今后還需要展開更多的科學探索和研究,這些研究對于植物療法今后的發展與應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參考文獻:
[1] R S Ulrich,R Parsons,D Relf . Influences of passive experiences with plants on individual well-being and health[A]. D.relf(ed.),The Role of Horticulture in Human Well-Being and SocialDevelopment:A National Symposium[C]. Portland,OR:Timber Press,1992.
[2] 郭毓仁.園藝與景觀治療理論及操作手冊[M].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研究所,2002.
[3] 章俊華.園藝療法[J].中國園林,2009(5):19-23.
[4] 姚和金.園藝療法探討[J].生物學雜志,2002,18(2):11-12.
[5] 黎凱東,王衛紅.環境知覺與醫療建筑色彩環境設計[J].華南建設學院西院學報,1999,7(2):76-81.
[6] Jackle,J.A . The visual elements of landscape[M]. U.S.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99-102.
[7] 齊康.城市環境規劃設計與方法[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7.
[8] 李樹華,張文秀.園藝療法科學研究進展[J].中國園林,2009(8):19-23.
[9] ParkSH,MattsonRH,KimE . Pain tolerance effects of ornamental plants in a simulated hospital patient room[J]. Acta Hort,2004(639):241-247.
作者簡介:謝晨(1992—),女,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風景園林規劃設計,都市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