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實踐教學是高校藝術設計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順應市場形式的變化,滿足社會對于人才的渴求,與高校教育相結合擬訂的實踐教學方案,通過構建合理的人才培養交流平臺,營造了更加良好的實踐教學氛圍。通過軟硬件結合的教學實踐體系進行全方位的實踐改革,以此培養高水平的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創新實踐教學;應用型人才
伴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市場對于藝術設計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對高校藝術設計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需要明確人才培養目標,注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同時注重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采用校企結合的形式搭建實踐平臺,以此不斷提升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能力。
1 加強教師職業技能培養,打造雙師隊伍
國家重視教育水平,更加注重優秀教師人才培養,因為教育始終是人類社會進步的積極推動者和踐行者。為了更好地實施教學實踐改革,首先需要更新教育思想觀念,在教學過程中貫徹應用型人才培養理念,并且積極地踐行和深化藝術設計專業的實踐教學改革。
其次,還可以實施“雙師導向”的鼓勵型政策,其核心目標是培養雙師的業務素質,提高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比如,可以通過制訂學期計劃,輪流指派教師到相關企業單位進行實踐鍛煉,綜合實踐單位和教師的實踐報告進行反饋總結。另外,還可以聘請一些企業優秀工作者擔任校外指導,通過介紹自身豐富的實踐經驗,與師生形成良好互動。一方面,這些優秀的專家為教師隊伍注入了新的能量,強化了教師對于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提高了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與綜合業務水平;另一方面,在優秀專家們的合理分工、有序引導下,學生們的團結協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對于處理實際突發問題也有了更加有效的應對措施。
2 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并保障設施
為了更好地提升教學實踐質量,需要我們不斷完善教學設施環境。一些高校內部進行實訓的實踐基地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為了學生們可以更好地進行創新實踐活動,高校需要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來有效地籌集建設資金。其中一部分需要用于教師工作室的實踐教學活動,另一部分則用于添置設備和機械。比如,在廣告設計中心添置雙頭激光雕刻機;在攝影工作室中添置多臺數碼相機和三腳架;在陶藝工作室中添置大型窯爐等。此類技術應用型設施的投入使用,將大大提升實踐教學質量,能培養更多的技術應用型人才。
為了提升學生們的創新實踐能力,可鼓勵學生們發揮想象力,節約資源,循環利用校內的一些廢棄物品,實現變廢為寶。比如,藝術設計專業的宿舍廢棄床板雖然陳舊,但仍是實木用料,這時候可以調動學生們的積極動手能力,對廢棄床板進行切割和打磨,不僅加強了學生們的創新意識,也鍛煉了學生們的動手實踐能力。對于校內閑置物品的二次利用,不僅減小了資金的投入,也解決了能源過度消耗的問題,同時還鍛煉了學生們的創新實踐能力。
3 建立考核評價機制,規范并完善實踐教學管理
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機制能夠更好地促進實踐教學的改革。為了讓更多的教師積極地投入教學實踐改革中去,可以根據藝術設計專業的特色來制定相關的考核標準,核心目標是提升學生們的創新實踐能力。一些高校為了確保實踐教學評價的實時性和合理性,一方面,明確課程的實訓大綱,將實訓內容細化為若干個實踐項目,其中每個項目通過指定的教師來進行能力訓練和檢驗,根據考核的實踐報告進行成績的劃分和評定,這就是所謂的校內實訓評價制度。另一方面,構建校企合作單位實訓評價制度,在校企合作期間,根據學生們的具體表現來進行實踐能力考核,比如,針對學生們的工作態度、工作完成的具體情況,以及工作創新能力等,進行實訓評價考核。
為了充分完成“以賽促學”的實踐要求,一些高校還制定了相關的獎勵制度,根據實訓的綜合評定成績,對于一些表現優異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和名譽表彰。比如,表現優秀的學生可以優先地獲得評優資格,并鼓勵他們積極地參加各項創新比賽。根據教師的實踐評價結果,對學生的實踐情況進行各方面的分析研究,再將綜合評價結果反饋給企業單位,形成人才推薦模式,以此更好地為企業輸入應用型技術人才。綜合評價的評定方法極大地提升了學生們的主動性和創造能力,充分地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此外,高校還設立了一些專業的實踐教學工作室,以更好地完成監督實踐工作。工作室需要具備專業素養的人才,通過制定類似班級制度的集體規劃來協調各個班級的實踐教學。與此同時,該工作室還負責關于校內實踐的日常管理和維護工作,也就是說該工作室需要履行管理監督職責,通過不斷協調工作室的專業實踐教學活動,來最大限度地發揮人、財、物的統籌優勢,實現實踐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共享。
4 結語
為了更好地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為中國培養更多的技術應用型人才,以上規章制度的具體實踐,不僅完善了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監督管理規范,而且對于實踐教學質量的提升做出了重大的教學改革,這極大地保障了實踐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對于實現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發揮了極具意義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 劉建國,黃順年.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問題、原因及對策[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3):39-42.
[2] 劉炎飛,葉桂郴.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近十年的發展與相關分析[J].桂林航天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1):75-78.
[3] 馮喆.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時代農機,2018(4):12-13.
[4] 胡建華,趙瑞超,李海龍.民辦工科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J].教育教學論壇,2018(2):45-47.
[5] 王培,李文曉,劉昭然.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研究[J].山西青年,2018(1):12-13.
作者簡介:楊哲(1981—),男,黑龍江哈爾濱人,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