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敦煌舞是敦煌省甘肅地區(qū)的一種特殊形式的舞蹈。而飛天舞則在敦煌舞中占據著十分核心的位置。敦煌飛天舞歷經千年而無變化,一直流傳至今,備受人們喜愛。因此,對敦煌飛天舞的研究不僅具有歷史意義,而且具有現實意義,從敦煌舞蹈《飛天》中的表現形式、舞蹈結構、舞蹈體裁、表現手段、表演方式、音樂運用、舞臺運用以及服飾運用等方面展開研究,使敦煌飛天舞中那種自然不做作,現實與理想之美相互結合所形成的獨特風格更加立體地展現在人們面前,增加對民族傳統文化的認識,形式民族向心力與凝聚力。
關鍵詞:敦煌舞;《飛天》;體裁
1 《飛天》的表現形式
1.1 《飛天》的舞蹈語言
《飛天》舞蹈以象征、形體以及樂舞為主要的舞蹈語言。《飛天》舞蹈象征著浪漫,在表達浪漫上達到了升華。敦煌的創(chuàng)作者巧妙地借助了中國傳統美學思維所具有的象征與是詩意的主要特征,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十分大膽地運用想象和夸張,用飛天在空中所展現的飛翔的特征表達出對人們對于自由、幸福生活和和平的向往。
《飛天》的舞蹈的線條柔美流暢,其線條的靈魂在于“飛”。飛天的每一處線條都是經過詳細的推敲,從整體上去看,《飛天》的藝術創(chuàng)作者們通過運用流動的線條,使飛天舞蹈所代表的完美的藝術形象更加生動更加立體地展現在世人的面前。
《飛天》舞蹈主要配合以樂舞來進行闡釋。在龕頂上飛天自由自在地擊鼓吹簫,曼舞輕歌是更將舞樂齊現的美景顯示出來,將人們帶進一個仙女如云、天樂齊鳴的仙境。
1.2 《飛天》的舞蹈結構
對于舞蹈《飛天》可以十分肯定地說,飄帶是敦煌飛天舞的靈魂所在,飄帶的飛天舞蹈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獨屬于飛天的獨一無二的肢體。靠著飄帶來進行飛動,不僅給人帶來一種飄逸生動的感受而且提升了舞蹈的美的品質。飄帶是可以千變萬化的,由此所形成的力度感是可以向任何方向去表現,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力的世界,使飛天舞蹈更具有吸引力。
1.3 《飛天》的表現手段
敦煌舞蹈《飛天》沒有過多的語言修飾,沒有過多的修飾,而是通過舞蹈者的表演創(chuàng)造出一副渾然天成的仙境,給人以無限的想象空間。7位美麗的仙女在空中自由地飛舞,似仙似神,隨著仙女衣袋的飄舞似乎將觀眾帶到了帶離開了地球,在宇宙中自由地翱翔。為了將美展現得更加淋漓盡致,《飛天》舞蹈更是運用了人體彩繪藝術,使表演者飄然若仙、行云流水的形象更加立體和生動,更能吸引觀眾的目光。
2 《飛天》的表演方式
敦煌舞蹈《飛天》創(chuàng)作者致力于突破舞蹈者的身體的極限值,在幅度夸張而又不失空靈、飄逸的動作中觀眾感受到舞蹈者們動作的獨特,吸引觀眾的目光。在《飛天》中,七名仙女打扮的舞蹈者的作用不言而喻,舞蹈者們眼神嫵媚、手勢纖細、身姿婀娜,通過表演,將無數個靜止不動的姿態(tài)連貫成舞蹈,同時,在舞動過程中,將腿固定起來,使其成為讓身體傾斜而不到翻到的支撐點,創(chuàng)造出以膝蓋為直角的最大角度,突破人類舞蹈的身體極限,給人以美的享受。
綢帶的運用也是敦煌舞蹈《飛天》的一大特色,綢帶不僅僅是一種舞蹈道具,而是舞蹈者身體的一部分,與舞蹈者的身體緊緊融合在一起,綢帶伴隨著舞蹈者身體的變換而隨之飛舞,綢帶的運用,恰如其分的補償了由于人們的身體限制而產生的遺憾,使舞蹈效果更加出色。
3 《飛天》的音樂運用
敦煌舞蹈《飛天》所運用的音樂中,不僅有屬于敦煌本土的音樂,同時還有西域音樂以及中原音樂。阮咸、琴、箏、瑟、笙、竽、塤、排簫等中原樂器,曲頸琵琶、五弦、箜篌等西域樂器,奇怪的不平凡的五弦葫蘆琴,天鵝頸阮咸,五弦的花邊牛仔褲,蓮花琴,指板胡琴,敦煌土著樂器。在《飛天》中都有體現,通過各種樂器的運用以及編排,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音樂更傾向于悠遠與空靈,這與《飛天》舞蹈本身所表達的情感是一致的,舞蹈與音樂的完美配合,將敦煌舞蹈《飛天》更加立體地展現在觀眾面前,更能引起觀眾的共鳴,
4 《飛天》的舞臺運用
敦煌舞蹈《飛天》舞臺運用十分具有特色,《飛天》的舞美背景是一個很大的屏幕,通過這塊大屏幕呈現出一幅美麗的星空畫面,時不時還有轉瞬即逝的流行劃過,意欲表達出一個意境恬淡的舞蹈場景,新穎不失獨特,突破了時空的界限,顯示出了舞臺編導的匠心獨運和獨特的個性,全舞臺裙擺飛揚,煙霧彌漫。七舞蹈變成態(tài)度子“飛”的童話形象,衣著飄飄,飛在天空中,再通過LED大屏幕在舞臺上使用,并被列在舞臺的兩側,無一不創(chuàng)造者美輪美奐的天宮場景,使觀眾仿佛置身浩瀚的天空中,獲得美的享受。
5 《飛天》的服飾運用
敦煌壁畫中的“飛天”服飾具有各個時代的特征,時代不同,飛天舞者的服飾也不盡相同。但就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今天的敦煌舞蹈《飛天》的服飾外形與敦煌筆畫中的唐代“飛天”形象十分吻合。唐代是我國古代中西交往的鼎盛時期,這一時期的飛天服飾,胸前佩戴瓔珞,頭上戴著寶冠,全身環(huán)繞著飄帶,姿態(tài)十分秀美輕盈。飛天舞蹈者們頭上束著雙髻,穿著長袍寬袖,腳上裹著長裙,腰上纏著飄帶,通過服飾的巧妙設計,將舞者偏偏的飛天形象展現得更加淋漓盡致。
6 結語
敦煌舞蹈《飛天》是一部十分出色的藝術作品。舞者的優(yōu)秀舞姿,飄逸的服飾,出彩的舞臺運用,將飛天形象完美而又生動地呈現在人們面前,使觀眾身臨其境,非常能引起觀眾的共鳴。敦煌舞蹈《飛天》是我國舞蹈的優(yōu)秀代表,它的眾多異彩之處仍然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借鑒。
參考文獻:
[1] 高金榮.敦煌舞蹈[M].敦煌文藝出版社,1993.
[2] 潘絜茲.敦煌藝術簡介[A].常書鴻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文集[C]. 2004.
[3] 隆蔭培,徐爾充.舞蹈藝術概論[M].上海音樂出版社,1997.
作者簡介:劉源(1988—),男,湖南邵陽人,本科,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舞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