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汶軒 魯碩 王心雨
摘 要:本文首先對雕蠟工藝的起源和發(fā)展進行了簡要說明,緊接著對其應用原理作出了具體闡釋。之后,筆者在探討雕蠟工藝的當今物態(tài)形式后,總結并歸納了該工藝在當今首飾設計與制作中的優(yōu)勢及重要性。同時,還提出了對雕蠟工藝的進一步研究和發(fā)展,為個性化首飾的設計和制作提供了良好的實施途徑。
關鍵詞:雕蠟工藝;首飾設計;首飾制作
1 雕蠟工藝的概述及發(fā)展
在人類文明社會的發(fā)展進程中,對金屬材質的使用是一個里程碑式的進步,這是人類認識自然、利用自然的突破性進展。而雕蠟工藝的使用則是人類對金屬材質成熟應用的標志之一,這里是指制作者使用各種工具對蠟材進行加、減塑型,從而得到所需要的蠟模,再通過失蠟澆鑄的方法得到金屬模型。據史料記載,失蠟澆鑄(雕蠟工藝)最早被用在商周時期青銅器的制作中,發(fā)展至今天,雕蠟工藝不僅得到了深入的研究,也得到充分的利用。隨著蠟材種類的豐富(軟蠟、硬蠟)以及雕蠟工具的便捷(首飾雕蠟機、蠟槍等),使得許多首飾愛好者也積極參與到首飾設計與制作中來。
在首飾制作過程中,根據設計圖紙要求,以蠟為材質利用各種工具制作成首飾模型,并裝飾以各種肌理的工藝稱為“首飾雕蠟起版”。在物質基礎和工藝基礎的支持下,首飾創(chuàng)作變得越來越生活化,這為首飾制作的體驗式服務提供了條件。
2 雕蠟工藝的物態(tài)形式
雕蠟工藝是為支撐雕塑藝術而產生并發(fā)展的,且在科技和文化的共同促進下,雕蠟工藝被廣泛運用到各類物態(tài)形式中,如鑄造神像、人物及各類動物、生活日用器皿和裝飾品等。在實踐過程中,雕蠟工藝與相應的物態(tài)形式相輔相成、共同發(fā)展,這不僅使相應的物態(tài)形式趨于完美,同時也使雕蠟工藝更加成熟,應用更加廣泛。
早在我國春秋晚期,人們就已發(fā)明并開始使用失蠟法鑄造工藝(雕蠟制作是其最為重要的一道工序)了。失蠟鑄造法的工藝流程分為三步:首先以易熔化的石蠟制成蠟模,用細泥漿多次澆淋蠟模,使之硬化后形成鑄型,即原始雕蠟工藝。然后,將鑄型烘燒陶化。在這一過程中,石蠟熔化流出,于鑄型中形成空腔。最后往空腔中澆注銅水,制成器物。失蠟鑄造法通常用于鑄造那些外形非常復雜的青銅器,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銅尊、盤,是我國目前所知最早的失蠟鑄件。同樣,這也是現代首飾制作的重要原理和方法。
3 雕蠟工藝在首飾中的呈現及探索
首飾制作工藝流程中的雕蠟鑄造法是在古代蠟模鑄造的基礎上逐漸發(fā)展起來的。因為蠟的材質質地較軟,容易加工,可堆塑和削減,并且在雕蠟過程中無須考慮蠟材的成本與耗損,并且對力氣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只要有耐心都可以制作出來。所以首飾蠟版的制作較金屬板相對容易。除此之外,因為雕蠟工藝可塑性強,特別適合不規(guī)則的抽象圖案的制作,因此對于制作寫意性較強的首飾,雕蠟起版就比較隨心所欲,而且能很好地表達出作者意圖。
在一件蠟模的制作過程中,可通過電烙鐵的加熱將不同的蠟質構件熔接、堆積在一起,形成需要的蠟模。此外,還能追求蠟材熔化時所達到的特殊效果,創(chuàng)造出首飾作品自然、無拘無束的藝術造型。這些都與金屬材質的冷峻、堅硬形成鮮明的對比,這是其他任何一種工藝技法都無難以到的效果,這也正是雕蠟工藝與其他工藝相比在造型和表現力方面的優(yōu)勢。
值得一提的是,工藝實施的失敗在某些情況下也會產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由于在鑄造生產過程中材料本身熱脹冷縮的物理特性,以及一些其他因素或缺陷導致首飾作品出現砂眼以及局部缺蝕等現象。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砂眼與缺蝕恰恰就是鑄造工藝品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殘缺之美,也是自然之美。這種缺蝕正是雕蠟工藝的一種特殊語言和表現形式,也正是這一缺蝕使得首飾作品不再矯揉造作而缺乏表現力。
當前,在首飾行業(yè)中,特別是在首飾工廠中使用的蠟材多為硬蠟。軟蠟因其質地較軟,對商業(yè)模式的首飾造型比較難把握,且后期處理相對煩瑣,所以一般很少使用。然而,面對特殊造型或創(chuàng)業(yè)設計時,一些設計師和藝術家則會根據軟蠟的特性進行直接設計、制作,尋求那種隨機的感覺和效果。雖然用軟蠟設計制作出的首飾作品存在難處理、易變形等缺點,但是這種純天然手工的藝術效果會更加得天獨厚。
4 結語
一種工藝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凝結著創(chuàng)造者與使用者的智慧,蠟雕工藝不僅是一門簡單的工藝,更是涵蓋了設計概念和方法的一門造型藝術。蠟雕工藝在首飾設計與制作中的應用雖然取得了不菲的成就,但是雕蠟工藝的創(chuàng)新和應用仍舊存在很大的發(fā)展空間,還需進一步研究和發(fā)展。雕蠟工藝的應用無疑為個性化首飾設計與制作的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實施途徑,相信會有更多的自由首飾設計師以及個性化首飾定制出現在人們視野。
參考文獻:
[1] 楊井蘭,王春剛.蠟雕工藝在首飾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5(06).
[2] 任偉.雕蠟工藝在現代首飾設計及制作中的應用[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碩士研究生論文,2007.
[3] 石仙花.淺談雕蠟工藝在產品設計類專業(yè)中的意義[D].延邊大學,2014.
[4] 范曦月.談首飾雕蠟工藝在實踐中的應用[J].中國美術,2009(2).
作者簡介:李汶軒(1997—),四川人,本科,研究方向:首飾設計。
王心雨(1997—),湖北人,本科,研究方向:首飾設計。
通訊作者:魯碩(1988—),河北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珠寶首飾工藝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