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慢綜藝”一改傳統綜藝節目強敘事、快節奏的電影化剪輯手法,而采取一種新的后期制作方式,即記錄式的剪輯方式,利用大景別真實記錄節目的空間環境,段落式剪輯記錄客觀時間,蒙太奇技巧記錄人物,給觀眾帶來更加真實和日常化的審美體驗。
關鍵詞:“慢綜藝”;記錄;剪輯
2017年末,電視綜藝節目市場逐漸從游戲競技類真人秀的熱度中退潮,以《向往的生活》《親愛的客棧》《中餐廳》《青春旅社》等為代表的生活體驗類“慢綜藝”開始占領電視熒屏。相較于之前《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之類的強敘事、快節奏的“快綜藝”,“慢綜藝”更偏向于記錄生活的本來面貌。“慢綜藝”在制作上不設計情節,沒有過多的劇本干預,不設定人物性格,將嘉賓放在一個寬松自由的環境,使其呈現出最自然的狀態。在后期制作方式上,與“快綜藝”電影化的剪輯手法不同,“慢綜藝”采用的是一種“記錄式”的剪輯策略。
1 景別的使用——對空間環境的真實記錄
“慢綜藝”區別于其他類型綜藝節目的一點在于采取全景記錄式的拍攝手法,24小時多機位無死角拍攝。
首先,使用大遠景和遠景展現自然環境。遠景畫面能對事件和景物表述有一種量的沖擊和震撼;能提供一種廣闊的視覺空間,以浩大、壯觀的視覺感染觀眾。無論是《向往的生活》中北京密云的城市“綠洲”,還是《親愛的客棧》中遠離塵囂,美輪美奐的瀘沽湖,或是《中餐廳》中海清沙白的泰國象島,“詩與遠方”總是“慢綜藝”最吸引人的亮點。除了常規剪輯時在片頭與片尾使用大遠景外,慢綜藝在敘事段落轉換時,人物對話結束或情緒延伸時,都會利用遠景,借景抒情,以勢傳情。
其次,用全景記錄人與環境的互動。全景是介紹性景別,能夠完整表現人物的形體動作,通過動作反映人物的內心情感和心理活動,同時也展示人物所處的環境和氣氛,具有較強的敘事能力。“慢綜藝”強調生活體驗,著重記錄身處特定環境中的人物。《親愛的客棧》中布置民宿,《向往的生活》中做飯、務農等活動都不僅僅是人物之間的互動,更多的是人物與環境的互動關系,這類場景均大量使用全景鏡頭表現。
最后,中景記錄人物之間的互動。中景是敘述性景別,反映物體局部,人物的整體形象和環境空間降至次要地位,更重視具體的動作和情節。雖然環境因素對“慢綜藝”的影響遠遠大于其他類型的綜藝節目,但是人物之間的互動仍然是所有綜藝節目的靈魂。相較于“快綜藝”多用小景別突出人物之間的競爭和對抗來強化戲劇沖突,“慢綜藝”多用中景表現人物互動,只做客觀記錄,不刻意強調。
2 段落式剪輯——對時間的客觀記錄
“慢綜藝”的拍攝周期一般較長,人物需要較長時間的融入,適應環境,與環境同生同長,共存共榮。《向往的生活》第一季歷經秋、冬兩季,《中餐廳》連續20天經營,都不同于其他綜藝節目錄制一期播出一期的短期集中拍攝習慣。再加上多機位拍攝,“慢綜藝”的原始素材量比其他節目多很多。《爸爸去哪兒》第一季第一集的原始素材有1000個小時,最后呈現在電視上只有90分鐘,大量的拍攝內容在剪輯臺上被舍棄。剪輯是省略的藝術,如何編輯敘事時間,是所有電視節目制作必須考慮的關鍵問題。“快綜藝”一般采取多線敘事和蒙太奇手段重組敘事時間,在規定的單位時間內填充進盡可能多的情節內容。而“慢綜藝”正如其“慢”,無論是敘事還是節奏都給人平鋪直敘、波瀾不驚之感。面對海量的原始素材,“慢綜藝”往往采取段落式剪輯的方式,運用片段省略,保留原時間序列中有用的濃縮片段,連續剪輯完成簡潔敘事。《向往的生活》的內容就非常簡單,買菜、做飯、吃飯,聊天等完全生活化的情節以段落的方式按照時間順序呈現在觀眾面前,直接大段省略重復的或是沒有亮點的情節。這種剪輯方式是對節目時間的客觀記錄,日常化甚至瑣碎的表達,并不會像快綜藝那樣,給觀眾帶來情緒、節奏上的沖擊,但能帶來沉浸式的體驗和引起情感的共鳴。
3 蒙太奇的使用——對人物的立體記錄
“慢綜藝”不提前設定人物,不給人物貼標簽,但塑造了很多飽滿鮮明的人物形象。《向往的生活》中有精明嚴厲的廚藝擔當黃磊、親和睿智的管家擔當何炅、憨厚有才華的勞動力擔當劉憲華以及呆萌的吃貨擔當彭昱暢。除了常駐嘉賓外,每一期的臨時嘉賓同樣個性鮮明,如黃渤的機智幽默、李誕的慵懶惰怠、宋丹丹的活潑合群等等。如前文所述,“慢綜藝”一般采取段落式剪輯的方式,僅保留生活的典型片段,對人物尤其是非常駐嘉賓的呈現往往缺乏連貫性。那么,如何利用后期剪輯來彌補這種缺憾呢?蒙太奇的表現方式在電視領域已經非常常見,尤其是節奏較快的電視節目。“慢綜藝”雖然采用的是記錄式的剪輯方式,意在還原生活的真實,給觀眾帶來日常化的審美體驗,但并不影響節目制作手段的多樣化。在人物塑造方面,“慢綜藝”也常使用蒙太奇手段,尤其是積累蒙太奇、對比蒙太奇的使用,不僅不違背節目真實記錄生活的初衷,而且是全面立體地刻畫人物性格的有效手段。
積累蒙太奇是把若干內容相關或者有內在相似性聯系的鏡頭并列組接,造成某種效果的積累,可以達到渲染氣氛、強調情緒、表達情感、突出含義的目的。“慢綜藝”中,在表現人物性格時往往只在一個典型情節中利用積累蒙太奇,將人物在不同時間的相同表現積累剪輯在一起,起到突出和強調的作用。對比蒙太奇主要通過鏡頭或場面之間在內容或形式上進行對比,給人的感覺更加強烈,更有強化內容和思想的作用。《向往的生活》第二季,潘粵明來到蘑菇屋,相較于其他嘉賓,潘粵明的性格比較內斂安靜,節目組將他一個人“孤獨”地坐在房間里的鏡頭和前一天晚上房間里眾人熱鬧聊天的畫面對比剪輯在一起,產生一種戲劇性的效果,放大了潘粵明離群疏離的性格特征,讓人物更加立體飽滿。
總之,“慢綜藝”運用記錄式的剪輯方式,相對真實地記錄節目的空間、時間和人物,給觀眾帶來全新的試聽體驗,反映了觀眾對電視節目還原生活,回歸本真的呼喚。
參考文獻:
[1] 尚慧林.淺談電影畫面的景別[J].電影文學,2007(10).
[2] 李銘,廖芳.試論蒙太奇手法的類型[J].電影文學,2008(9).
作者簡介:肖萌(1989—),女,湖北黃石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影視藝術視聽語言,影視剪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