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然



摘 要:褶皺是現今服裝設計中的重要元素,褶皺的正確運用能夠使服裝設計產生疊加的美學效應,從而增加設計和服裝本身的商業價值。本文歸納了褶皺面料的基本分類與褶皺面料的特點,論述了不同褶皺面料造型制作加工工藝,并通過分析不同褶皺面料的經典設計案例研究了褶皺面料對服裝設計的影響。這將為褶皺面料的選擇和褶皺藝術在未來時裝設計中的應用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褶皺;面料;服裝設計
褶皺通過折疊織物或將織物收緊以形成特定的三維線而形成。褶皺形成的立體線條在視覺上呈現出流動的美感,同時還可增加衣服的立體感和織物的質感。褶皺的應用在古希臘時期蓬勃發展,古希臘服裝的褶皺設計作為一種歷史和文化符號被當代設計師繼承和模仿。[1]褶皺作為反映當下科技水平、服裝文化和設計思想的重要因素,被廣泛運用于當今服裝設計。褶皺起到裝飾作用的同時也滿足服裝的功能要求。在特定的服裝造型中,織物的原始特征和外觀經常通過面料塑形的方法改變,以實現期望的設計效果。因此,褶皺面料的選擇以及面料的加工在褶皺的最終呈現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1 褶皺面料的分類以及特點
褶皺面料的選取具有廣泛的多樣性。褶皺面料因本身紋路或表面顆粒的不同或細膩,或粗獷。根據不同的設計使用需求,設計師所選用的褶皺面料也存在較大的差異性。
1.1 柔軟型褶皺面料
柔軟型褶皺面料具有良好的懸垂性。絲綢、麻和棉織物是典型的柔軟褶皺織物。全棉的織物柔軟舒適,吸濕透氣;麻質面料挺括爽滑,古樸典雅;真絲面料更自然,光澤柔和,飽滿有彈性,涼爽舒適。[2]柔軟型褶皺面料多用于古典優雅風格的服裝設計。
1.2 硬挺型褶皺面料
硬挺型褶皺面料具有良好的立體屬性,豐富的輪廓和清晰的線條。典型的硬挺型面料有牛仔布、皮革和帆布,有的設計甚至將紙類作為硬挺型設計面料使用。硬挺型褶皺面料能突出面料的邊緣細節,使成衣更具立體感卻不失流暢性。
1.3 光澤型褶皺面料
光澤型褶皺面料具有良好的表面光澤,平整光滑,且表面可反射光線。典型的光澤性褶皺面料有皮革和涂層面料。光澤型褶皺面料因自身特性具有良好的視覺效果和舞臺表現效果,適用于晚會、舞臺表演服裝的設計。
1.4 透明型褶皺面料
透明型褶皺面料的最大特點是質地輕盈通透。代表性面料有蕾絲、雪紡和巴厘紗等。蕾絲面料是透明褶皺面料中使用得最廣泛的面料,因其輕薄特性能展現輕盈浪漫的魅力并體現現代女性溫文爾雅的氣質而廣泛應用于女性夏季服飾設計。
2 褶皺面料的制作加工工藝
不同的面料在褶皺成型中需根據不同特性選擇合適的加工工藝,從而完美體現面料形成褶皺后呈現的肌理感。初始平織物需經高溫皺褶和成型,并采用機械或手工方法設計而立體成型,最終用于服裝設計。褶皺面料的加工工藝主要有以下幾類:
第一,機器壓褶:借助機器呈現有規律的褶。多采用直線或波紋等形狀。適用于機器壓褶的主要面料有棉和絲綢。機器壓褶多為直線形狀,直線改變間距以獲得不同的效果,適合制作整個織物。機器打褶的衣服自然光滑,可隨意放置,無須熨燙。
第二,手工制褶:使用手工制作技術塑造褶皺,適用于定制服裝。適合手工制褶的面料主要有麻、真絲、棉等。在成衣中,設計可與常規褶皺相結合完成。主要形式有直線、變化直線與幾何形。手工褶可分為線縫褶和立體褶。
第三,折疊成褶:主要包括平面折疊和拉伸折疊。棉、亞麻和涂層織物等通過折疊會產生清晰棱角的面料適合平面折疊。這類面料的表面肌理與質感會因折疊而增強,而羊毛和皮革等較為挺括的面料適合拉伸折疊。這類面料經切割、拉花處理、裁片、縫合等步驟,最終用于服裝局部裝飾。[3]
第四,縮褶:運用橡皮筋和拉伸帶等配件形成褶皺,被廣泛運用在服裝的領口、袖口等位置。橡皮筋襯底依賴于橡皮筋的彈性回彈功能產生褶皺,這種褶皺適用于輕薄的棉麻和針織物。
第五,立體褶:在基本褶上填充其他有立體要求的位置,填充物可以是棉或其他織物。立體褶可填充腰部、肩部與袖口等位置。適用于立體褶的面料主要有棉和絲綢。
3 不同褶皺面料服裝的經典設計案例分析
褶皺面料具有廣泛適用性,除上文提及的面料外,亦存在一些較為特殊的褶皺面料設計經典案例。下文除介紹傳統絲綢質面料的褶皺設計外,還對純天然纖維、聚酯纖維和紙質等褶皺面料設計案例進行分析說明。
3.1 絲綢面料的設計
絲綢細膩柔軟,透氣吸濕,穿著舒適,適合于夏裝服裝設計。但由于絲綢結構松散且易因外力而損傷,因此應避免用于修身服裝的設計,從而避免因撕扯而導致的紕絲現象。褶皺設計選用真絲面料可表現出柔美、飄逸、靈動的服裝形態,從而展現絲綢面料的藝術魅力。
西班牙藝術家Mariano Fortuny是細密型褶皺面料的鼻祖。這種面料光澤華麗,制作的時裝也華貴優雅。直到今天,后代也無法精準再現他曾經使用的染色步驟和熱定型技術。Mariano Fortuny使用這種面料制作出了20世紀30年代流行的Delphos晚禮服。Delphos晚禮服是一件絲質褶皺連衣裙,靈感來源于古希臘服裝“Chiton”,衣服從肩部到腳部懸掛而沒有其他裝飾,因符合當時女性希望擺脫約束和追求自由的理念而流行。
3.2 純天然纖維面料的設計
Issey Miyake 2016春夏系列“Botanical Delights”的靈感來自充滿活力的熱帶叢林。該設計升級了3D蒸汽延伸技術,采用純天然纖維和全新的烘烤延伸技術而設計出嶄新的成衣系列。這種技術的應用過程如同烤面包,首先在織物上涂抹可在高溫下展開的特制膠水,隨著膠水因高溫而擴展,永久性褶皺在織物上形成并展現出獨特形態。[4]該系列設計色彩明亮跳躍,且多運用彩色曲線圖案。曲線褶皺顏色與粗細變化賦予了服裝節奏美感。天然材料的使用使得服裝的褶皺形態和整體顏色生動豐富。
3.3 聚酯纖維面料的設計
Issey Miyake發明的Pleats Please褶皺面料所使用的原料聚酯纖維是世界上產量最大的化學纖維。這種面料柔軟舒適、挺括有型且色彩豐富。Issey Miyake應用熱定型技術使這種纖維形成永久性褶皺而設計出Pleats Please褶皺系列。
褶皺系列中的經典作品印制了安格爾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泉》。裙子用寬針腳沿一定方向進行縫制,滾針縫合,并在高溫下定型。去除縫合后,服裝即產生類似彈簧的皺紋效果。[5]這種褶皺無須干洗和熨燙,便于護理,并可在收納過程中隨意揉卷。
三宅一生褶皺系列另一經典設計燈籠裙,靈感來源于折疊紙燈籠。燈籠裙的設計選用了三種色彩,打破了既定的平衡法則,形成無形的視覺張力,呈現出對比之美,使作品產生獨特的藝術魅力。
3.4 紙質面料的設計
Issey Miyake 2011秋冬系列是設計總監Day Fujiwara的告別作品。該系列采用該品牌獨特的輪廓風格,服裝的肩部、胸部、領口與裙邊遍布幾何圖形。在秀場上,服裝助理通過折疊,裝訂紙帶或折紙等方法在幾秒鐘內將白紙變成了裙裝、夾克和燕尾服,整個過程仿佛在展現設計過程中的服裝紙樣。從平面造型向立體造型的快速轉換令觀眾驚嘆不已,作品在呈現藝術性與實用性一體的設計風格的同時也體現了服裝的對稱與均衡之美。
4 結語
在現代服裝設計中,褶皺已被作為經典設計元素而廣泛使用,褶皺面料的多樣性使它所帶來的服裝設計效果也個性迥異。本文對現有褶皺面料的種類進行了總結歸納,分析了不同特性的褶皺面料體現的不同視覺效果。本文還對現有的褶皺成型工藝進行了論述,簡要說明了不同工藝下不同面料的適用性及相關工藝特點。最后,本文分析了經典設計案例,從服裝的色彩、面料、款式等角度分析了褶皺面料在服裝設計中呈現的材料美、形式美與藝術美,希望能為未來時裝設計中褶皺藝術的應用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祝佳.褶皺的歷史演變及在當代服裝設計中的借鑒意義[J].紡織導報,2013(12):71-72.
[2] 彭浩凱.褶皺面料的風格特征和產品設計[J].天津紡織科技,2010(02):18-21.
[3] 陳曉英,吳召山,劉建鉛.淺析現代成衣設計中褶皺工藝的實現[J].現代絲綢科學與技術,2012(02):64-66.
[4] 武姍姍.褶皺——服裝立體造型中的經典藝術[D].魯迅美術學院,2015.
[5] 宇文塔曼.面料的重生——談談三宅一生的褶皺系列[J].美與時代(中),2014(07):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