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莉 劉勇
摘 要:水彩以其具有水乳交融與通透等特性而受到廣大繪畫群體的青睞,尤其是其構成的靜物畫具有很強的刻畫表現,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本文以水彩靜物畫為研究對象,著重就其形式要素進行探究。
關鍵詞:水彩;靜物畫;形式要素
水彩靜物畫是一種追求“靜的生命”的水彩藝術形式,講究在水色交融期間突顯出繪畫作品的韻律美,相應的色彩明麗、寧靜但又不失活潑,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同時題材非常新穎。通過對其形式進行深入探索,是深入理解水彩靜物畫,增強其藝術創作個性、時代感與表現力的重要保障。因此,從形式要素視角探索水彩靜物畫的藝術特性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線條和構圖形式要素分析
1.1 線條形式要素分析
在構成水彩靜物畫的形式要素中,線條形式要素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具體主要表現在三種價值:其一,是構成水彩靜物畫的一種基本造型要素,主要用來對形象進行概括與描繪;其二,是構成畫面空間結構的一個關鍵要素,主要表現為構圖要素;其三,可以體現在形式實現方式方面,具體體現在繪畫筆法上,需要貫穿于繪畫的整個流程中。從整體上來講,水彩靜物畫的線條形式要素主要體現在如下兩個方面:一方面,線條本身是一種重要的構圖要素。例如,中國畫創作過程中常常借助視覺層面上的線性流動來組織空間,可以將相關的畫圖要素關系隱藏在靜物畫的構圖當中,這樣有助于增強構圖的節奏感與韻律感。例如,在琴·可爾所創作的《加州橄欖》這幅水彩靜物作品中,就巧妙應用了滲透于形象間的潛在曲線關系來增強作品的韻律感,全篇整體以柔和節奏來對畫面各部分進行連接,增強了這幅畫的詩意。另一方面,線條的審美特性。在當下的水彩靜物畫創作過程中,繪畫者非常重視獨立地展現線條的審美意味,這時候線條不再受到靜物畫造型的限制,而是可以對相應的創作情感進行直接表達。例如,在《舞蹈》(馬蒂斯)這幅水彩靜物畫中,作者借助線條的靈活運用來含蓄、簡練地表達繪畫意境,服從畫面形色整體構成情況,富有美感但是也不會顯得太過招搖。
1.2 構圖形式要素分析
從構圖形式來講,水彩靜物畫構圖涉及表層與深層兩個層次。從表層構圖角度來講,構圖主要是安排畫面中物象的位置以及空間關系。從深層構圖角度來講,構圖主要是整體形式上的結構問題,不是單一方面問題,或者說處包括物象在畫面中的空間位置外,還包括各種形式要素所構成的平面關系,如用色強弱、造型虛實和節奏等均可以對靜物畫的視覺關系進行有效展現。我國水彩靜物畫的代表畫家陳朝生提出,為了增強畫面的視覺效果,可以通過放大畫面中的物體細節,還可以在變化過程中探尋某種節奏來實現。
2 筆觸和形體形式要素分析
2.1 筆觸形式要素分析
所謂的筆觸,實際上就是畫面上留下了繪畫者手運動的痕跡。實際上,畫面當中可以看到的任何一種東西,均是繪畫者一筆一筆畫出來的,無論筆觸面積大小如何,其與線條構成遵循相同的方式。一方面,筆觸是繪畫者個性化藝術修養與個性氣質的具體體現。中國畫講究“骨法用筆”,西方國家從繪畫者提筆開始就有意識地對筆觸進行控制,借助筆觸可以間接地衡量繪畫者能否稱得上合格的繪畫者。簡言之,筆觸是決定整幅水彩靜物畫作品審美性能的重要基礎。另一方面,筆觸反映的是繪畫者釋放心靈或想法的過程。在繪畫歷史發展過程中,優秀的繪畫者總可以借助輕快、自然的用筆來自由表達他們內在的心靈以及繪畫技巧,從而淋漓盡致地表達自己的創作風格、個人性格與情感。例如,白統緒(湖北畫家)借助輕快、敏捷與短促的筆觸,配合明快的色彩,增強了所創作水彩靜物畫的獨特魅力,同時也突顯了作者熱烈的個性特征。
2.2 形體形式要素分析
在畫面空間以及畫面審美結構構建的過程中,形體與色彩是非常關鍵的核心要素。在繪制水彩靜物畫的過程中,相應的任務是要構造可見的色彩與形體的完整組織結構,借此來表現內外世界的同時,增強整體的審美特性,其他要素也都是為畫面色彩與形體服務的。或者說,色彩與形體二者不可分,二者共同構成了畫面的整體效果。特別是現代水彩靜物畫的形體安排過程中更是追求特定意義的構圖。與此同時,構圖也會受到畫面形體表現的影響,這樣可以通過畫面形體構成來增強畫面整體的藝術魅力和一體性。例如,在《俗物散記》(廣州陳海寧)這幅水彩靜物作品中,作者采取了相對模糊的方式來對畫面表層進行模糊處理,借此增強畫面的懷念意味。這種畫面形體形式增強了整體畫面的藝術魅力。
3 色彩和材質形式要素分析
3.1 色彩形式要素分析
色彩和光之間具有緊密聯系,二者的關系雖然具有物理學依據,但是幾乎沒有繪畫者會依照物理學中的色彩和光之間的關系來應用光線,甚至印象主義畫派的繪畫者在繪制作品的過程中同樣包含直覺性特征。例如,在創作歐洲古典水彩靜物畫的過程中,基于室內標準光,主要依照明暗的對比來構建色彩關系,并可以形成一種暗褐色調,借此來構成一種關于色彩運用的繪畫色彩規范,這樣就可以創造性地運用色彩來提升畫面整體構圖關系的一致性,確保畫面更加和諧。
3.2 材質形式要素分析
材質也是美術作品創作中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水彩靜物畫創作也不例外,相應的創作核心是要立足于表現對象的實際情況,對物質材料質感情況進行合理分析,確保畫面材質確定的合理性。在水彩靜物畫創作的發展歷程中,已經形成了一種特有的造型體系,同時也總結出了運用一套特有的工具材料來對所要創作對象的材質感進行表現的方法。例如,我國水彩畫家孫寧積極探索了“布上水彩”這種新材料,使得所創作對象更具真實性,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畫面語言的發展。
總之,形式要素是繪制水彩靜物畫作品,增強其藝術個性、時代感與表現力的重要條件。在實際的水彩靜物畫作品創作中,創作者需要綜合考慮線條和構圖、筆觸和形體、色彩和材質等形式要素,確保可以正確運用這些形式要素來強化作品創作的整體效果。
參考文獻:
[1] 夏樂.水彩靜物畫的趣味性探究[J].文藝生活,2015(8):30-31.
[2] 趙常鑫.試論中國水彩靜物畫的獨特意趣[J].藝術教育,2017(23):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