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永剛
摘 要:儒家思想作為我國封建王朝的正統思想延續了上千年,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就目前的分析來看,儒家思想對我國各方面的文化均有滲透,各種藝術中也總能捕捉到儒家思想的影子。山西有著自己獨特的地域文化,對其地域文化做具體分析發現佛教文化在山西地區的滲透和傳播十分的廣泛,所以山西存在著大量的佛教雕塑。隨著對山西佛教雕塑研究的加深,影響佛教雕塑的因素討論也更加的明確,而儒家思想便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基于此,文章就儒家思想對山西佛教雕塑的具體影響做討論。
關鍵詞:儒家思想;山西;佛教雕塑
從現階段的研究分析來看,佛教傳播的一個重要途徑是雕塑藝術,所以雕塑藝術中對佛教思想等有著非常明顯的表達。對山西地區的佛教雕塑進行分析發現這些雕塑不僅僅表現了佛教文化,其中更有對儒家思想的表達,換言之就是山西地區的佛教雕塑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響。為了具體討論儒家思想對山西佛教雕塑的影響,文章從雕塑的表現形式以及特點兩方面做具體的分析。
1 儒家思想對山西佛教雕塑表現形式上的影響
儒家思想對山西佛教雕塑的表現形式產生了非常顯著的影響,這種影響在三個方面表現突出,以下是對這三個方面的具體分析。
1.1 塑像的儀禮化
首先,儒家思想對山西佛教雕塑表現形式的重要影響體現在塑像的儀禮化方面。就印度佛教雕塑的人物位置分析來看,等級秩序并不分明,但是在山西佛教雕塑研究中會發現,佛、弟子以及菩薩會形成一個莊嚴有序的整體,而這個整體的等級性表現是十分分明的,并且在具體等級性表現的時候,應用的是儒家文化中的親疏、尊卑原則。換言之,在儒家思想的影響下,山西佛教雕塑在具體表現的時候不自覺地利用親疏、尊卑的原則進行了佛像位置的排次。另外,儒家思想在山西佛教雕塑儀禮化方面的表現還突出體現在雕塑服飾的“官員化”上,也就是說在雕塑的服飾表現方面,有明顯的“官員化”傾向。
1.2 塑像的人倫化
其次,儒家思想對山西佛教雕塑的表現形式影響體現在塑像的人倫化方面。所謂的人倫化具體指的是在佛教雕像塑造的時候吸收了儒家提倡的人倫性因素,所以整個佛教雕塑與社會世俗的發展有了相關性。舉個簡單的例子,在山西觀音堂、法興寺當中存在著較多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佛教雕塑,這些雕塑的衣服服飾造型比較簡潔、表情意境蕭遠,這與魏晉南北朝時期玄學之風盛行具有一致性。再看山西地區的唐代佛像雕塑,其飽滿瑰麗、表情莊嚴肅穆,有高高在上的感覺,這與盛唐氣象是完全一致的。再看山西存留的宋代佛像,其明確具有宋代文人的氣息特點??傊苋寮椅幕挠绊?,山西佛教雕塑在具體表現中充分的體現“人”的精神
1.3 對民間佛教信仰解釋的儒學化
最后,儒家思想對山西佛教雕塑表現形式的影響體現在對民間佛教信仰解釋的儒學化。任何宗教都有自己的信仰,而佛教和儒學在我國更是產生了相互的影響。從歷史典籍的研究來看,在解釋佛教信仰的時候,一些儒學大家將具體的解釋向儒家靠攏,由此形成了儒學的新理念。在山西存在著大量的佛教碑文,其中有較多對佛教信仰做解釋的石碑,從石碑的內容分析來看,其是明顯經過儒學化的解釋,比如鬼神和精氣的解釋。
2 儒家思想對山西佛教雕塑特點方面的影響
儒家思想不僅對山西佛教雕塑的表現形式產生了顯著的影響,對其的特點也產生了非常明顯的影響,這種影響也體現在三個方面,以下是具體的分析。
2.1 手段性
儒家思想對山西佛教雕塑的特點影響首先體現在手段性方面。從山西地區的佛教雕塑具體分析來看,在雕塑過程中進行儒家文化的影響目的是要促進佛教信仰在民間的傳播,但是在具體傳播的過程中,自身的特點發生了明顯的改變。從具體的分析來看,山西佛教雕塑和儒家圣賢的并存在同一場所的行為顛覆了佛教傳播的顯著特點。在觀音殿中,儒家圣賢和佛教人物共同成為人們信仰的對象,但是對雕塑做分析發現,儒家雕塑的造型單一,更多的是一種“擺設”塑造,也是就為了傳播佛教思想,在佛教雕塑塑造的時候將儒家人物進行雕塑使其成為“擺設”,進而突出佛教雕塑,這是山西佛教雕塑受儒家影響的顯著性特點。
2.2 世俗性
儒家思想對山西佛教雕塑的特點影響還體現在世俗性方面。在宋明時期,佛教和儒家有著非常復雜的關系,一方面是佛教在知識分子中非常的流行,另一方面是佛教極度盛行,所以一些儒學大家通過儒家學說與之進行對抗,換言之,在宋明時期,儒學與佛教既有融合也存在著對抗。知識分子對儒學和佛教的理解并沒有影響到民間對佛教信仰的變化,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此時民間對佛教的信仰并不存在理論上的自覺,而是以傳統的祈福為主。簡單來講,山西存在大量的佛教雕塑是因為民眾有安居樂趣的需要,所以說佛教雕塑的世俗化主要是滿足普通大眾的信仰。
2.3 民間性
儒家思想對山西佛教雕塑的特點影響還體現在民間性方面。民間性和世俗性是有顯著聯系的,而所謂的民間性主要指的是佛教信仰和中國民間文化聯系在了一起。舉個簡單的例子,山西地區存在著的大量佛教雕塑,其并不都是為傳播佛教文化,其中不少是出于民間求雨、祈福等需要而塑造的,因此說佛教雕塑和傳統的民間信仰融合在了一起構成了強烈的民間性特色。
3 結語
儒家思想對山西地區的佛教雕塑產生了比較深遠的影響,這種影響主要從雕塑的表現形式以及特點兩方面做了體現。文章就這兩方面進行分析目的就是要更加清楚地認識影響。
參考文獻:
[1] 焦貽之.從楹聯談儒家思想對晉商的積極影響 ——以山西榆次車輞村常氏莊園為例[J].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3):44-46.
[2] 馮艷婷,謝林展.論儒家思想視域下公務員行政倫理建設——以中鋁山西鋁廠非法排污事件為例[J].福建質量管理,2016(15).
[3] 葛萌,鄒寧.淺談儒家傳統思想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J].山西青年,2016(20).
[4] 黃崑威.試論陜西文化對佛教“中國化”的孕育及其歷史意義[J].新西部(上),2017(3):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