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樹發
摘 要:合唱《黃水謠》選自《黃河大合唱》,這是一部混聲合唱作品,本文從這首作品的創作背景分析,曲式分析,演唱分析和指揮分析進行系統的闡釋,進行深入的探究。
關鍵詞:混聲合唱;作品分析;藝術處理
1 合唱作品分析
《黃水謠》選自《黃河大合唱》中的第四首,光未然詞,冼星海曲。這是一首混聲合唱作品,全曲以黃河為背景,熱情歌頌了中華民族優秀的歷史,控訴了侵略者的殘暴,并且展現了中國人民與日本侵略者奮勇斗爭的英勇場面,勾畫出了中國人民保衛祖國,頑強抗擊侵略者的英勇氣概。作品風格頗具民族色彩,反映了抗戰時期的時代精神。
2 曲式分析
《黃水謠》是帶再現的單三部曲式結構,由呈示段、展開段、再現段構成,帶有前奏、間奏和尾奏,主調建立在降E大調上。
前奏(1~5):引入呈示段的旋律動機,直接帶入情感,下方左手采用雙音的長音持續和柱式和弦構成,表現黃河奔流之勢。
A(6~40):呈示段,此樂段由兩個對比關系的非方整型樂句構成的收攏性樂段。
a(6~20):此樂句可劃分為7+8的兩個樂節,第一樂節(6-12),旋律聲部大量運用二八和附點音符,旋律線呈拋物狀。左手伴奏采用上行的四十六分解和弦,增強流動感,描繪了黃河波濤洶涌之勢。第二樂節(13~20),第二樂節與第一樂節為變化重復關系,表現了河流的奔騰湍急。
間奏(21~22):伴奏采用四十六音符和附點音符,下方低音持續。
b(23~40):此樂句與前一樂句是引申關系,可劃分為(8+10)的兩個樂節,第一樂節(23~30),左手伴奏聲部發生變化,上方為下行的四十六音符,下方為上行的帶附點音符,增強音樂的沖突感和張力,表現開筑黃河的龐大畫面。第二樂節(31~40),左手伴奏聲部下方為雙音的長音持續,上方為上行的四十六音符,與a樂句相呼應,最后收束于主音。
間奏(41~44):由一系列的柱式琶音構成,上方為二八節奏與單音,音樂逐漸下行,為B樂段的展開作鋪墊。
B(45~46):展開段,此樂段與A樂段是引申關系,材料來源于A樂段。左手伴奏聲部上方為下行的長音持續,下方為上行的長音,音樂形成張力,并運用琶音記號,表現氣氛的緊張、壓抑。在第48小節處開始四個聲部的齊唱形式,描繪了敵人入侵,百姓遭到殘害,慘無人道,表達了此處的悲痛、凄涼之感。到第51小節,左手伴奏聲部以柱式和弦為主,音樂結尾構成開放性的樂段。
間奏(57~61):運用一系列柱式和弦,增強了音樂的色彩感,為再現段的出現作鋪墊。
A(62~75):再現段,簡單再現,織體有所變化,以62小節為核心音型,下方低音持續、上方為琶音的柱式和弦,采用主體材料作為終止,和聲為正格終止,鞏固調性。
尾奏(76~81):旋律聲部為一系列的柱式和弦,旋律線條由上及下,和聲終止(V-I),給人以收束感。
3 演唱分析
《黃水謠》這首作品的呈示段為女聲二部合唱,展開段開始為男生二部合唱,之后為四個聲部的齊唱形式。再現段又以女聲合唱結尾,聲部的進入層次分明,演唱此作品需要用厚實、沉重的演唱音色,進而要求合唱團員發聲位置靠后,音色保持一致,這首作品的難點在于附點音符的演唱。在節奏節拍方面,二拍子與四拍子切換使用,作品速度偏中庸,節拍穩定感強,旋律線條明顯,起伏有致。呈示段、展開段、再現段的音色和音量需要特別注意;呈示段具有抒情性風格,日本侵略之前百姓富足,安定和諧,辛勤勞作的人民過著幸福的生活,田野間一片豐收的喜慶之景,演唱此段聲音優美、明亮,聲音相對靠前。展開段,敵人入侵,百姓慘遭傷害,情緒噴涌而出,表現了悲傷、激動、怨恨的情緒,演唱時有力、沉穩,聲音靠后,需要強調字頭及咬字,表現咬牙切齒之憤恨。再現段,情感更加沉穩、深沉,表現黃河依舊奔騰,但人民生活一片慘淡、狼藉,演唱音色低沉、沉悶。下面將這首作品需要強調的部分加以特別的說明,作品一開始情緒悠揚歡快,“河流萬里長”一句演唱需運用循環呼吸,將歡快的情緒送出去,流暢飽滿,b樂句開始需將附點音符突出強調、演唱到位,斷音不斷氣,需特別強調“香”字的歸韻,運用頭聲,突出聲母“ang”。展開段的咬字,以及字頭字尾要多加處理,緊張而有力,開始需用嘆氣的演唱方式,“奸淫燒殺 一片凄涼”一句情緒噴涌而出,之后強后即弱,表現凄涼之感,“扶老攜幼”演唱時需要表現一步一步艱難行走之勢,把此處附點音符的感覺演唱到位。“回不了家鄉”處的男高音為弱力度的半聲演唱,漸漸收音,弱下來最后回到再現段,運用凄楚的、歷盡滄桑的情緒表現物是人非之感,最后結尾的妻離子散需表現出激動的情緒,情緒保持,鋼琴慢慢進入。
4 指揮分析
《黃水謠》這首作品分為三段,三段的情緒都各有不同,指揮也應有不同的處理。呈示段情緒悠揚,展開段變化較大,是戲劇性的,再現段為凄楚的情緒,呈示段與再現段基本用控制性揮拍,展開段大量運用實拍的打法,指揮前奏要有明顯的預備動作,速度較快,不拖泥帶水。呈示段速度稍快,音樂風格流暢,這部分情緒流暢,旋律線條的高位與低位起伏有致。“奔騰叫嘯如虎狼”一句,應運用帶附點的頓挫打法,旋律線條由高到低;“開河渠 筑堤防”一句連貫不換氣,之后較強力度的舒展開來;“男女老少喜洋洋”采用六度跳進的旋律線條,喜字用頓挫拍打法,輕輕一點,動作小。展開段開始為男聲二部的進入,拍點清楚,沉重有力,可以用夸張的力度,或握成拳頭指揮,這里的“遭了殃”可以打頓挫拍,“奸淫燒殺 一片凄涼”要打出不換氣的連貫動作,之后強后即弱,左手提示女低聲部的進入,到最后一句速度稍快,動作有明顯的拍點,然后換控制性揮拍,漸慢。再現段的指揮預備拍要給深,慢吸,表現出凄楚的情緒,這里特別注意“忙”字的附點音符,“妻”字要稍加強調,打成分拍,最后一句“妻離子散”打下下拍,引導歌曲的漸慢最后結束,右手收束的同時,左手給出預備拍,提示鋼琴伴奏的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