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被海內外譽為“中國水彩畫開山大師” “中國水彩畫之父”的李劍晨,為推動中國水彩畫的發展與普及水彩畫教學作出了巨大貢獻。李劍晨一生藝術碩果累累,無論是畫風景、靜物、花卉都能揮灑自如,特別是對于描寫工廠風景工地緊張工作的場面,最為擅長,大有一揮而就之概,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價值和借鑒意義。本文旨在通過分析李劍晨工地建設系列的水彩作品,探討其創作特點。
關鍵詞:李劍晨;水彩畫;創作特點
0 引言
任何時代的審美觀念都直接或間接地受制于當時社會的政治制度和經濟生活,而美術作品則會反映當時的社會狀態和時代精神。反映社會現實和人民生活的主題性繪畫不僅承擔起為社會大眾服務的重要責任,也是他作為藝術家所承擔的一種使命感,李劍晨為轟轟烈烈的祖國建設所吸引,奔赴祖國各地,創作了大量的以工礦企業、海港漁村、重點工程建設為題材的水彩作品,記錄祖國建設歷程的不朽的壯麗畫卷,在全國造成了巨大的影響。這個偉大的鋼鐵時代促進了工業題材水彩畫藝術的發展。李劍晨在工地建設系列創作主要從形式美、題材美和技法美三個方面,來展現轟轟烈烈的工地建設場面。通過分析其水彩畫創作所呈現的特點,對當代水彩畫創作有借鑒和啟迪的作用。
1 李劍晨的工地建設系列的創作特點
1.1 形式美——構圖自由靈活多變
德拉克羅曾說:“藝術家應該先有構圖,然后再考慮裝飾、美、雅、生動、服裝、逼真以及一切必要的合理性。”好的構圖或思路,能更加突出藝術作品的主題,增強藝術作品的 藝術感染力。在李劍晨的工地建設系列中,一方面構圖大多為三角形和“z”字形構圖。在李劍晨創作的工地系列題材作品中,常常在一幅作品中出現三角形和“z”字形構圖并用,這樣構圖顯得很有層次感,同時也容易突出主題,三角形構圖是受金字塔的影響而形成的,其堅固、持久,具有紀念性和象征性。又具有上下平衡。同時三角形外形強烈,整體感強,能傳達畫外之意。從這點上來講,這正與他所創作表現的工地建設題材系列相吻合。“z”字形構圖能打破了畫面的呆板,將畫面有趣的進行分割,畫面效果看起來也更顯生動,在三角形構圖的配合下,更容易突顯主體。
另一方面他通常是采用橫向構圖的方法來表現畫面效果,因為他畫的大多數是祖國的重點工程建設,所以用橫向構圖的方法更加能體現工程的恢宏大氣,更能展現歷史性的一瞥,比如《建設中的南京長江大橋》《江河樞紐》《南化運輸站》等等。而且李劍晨的創作中也善于運用線條的對比與穿插,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最為平凡的直線與斜線,卻構成了李劍晨畫面中 “有意味的形式”,如作品《建橋運輸站》《海港一角》《祖國在建設》等等,他都讓我們感受到了線條的魅力。
1.2 題材美——主題鮮活追逐時代
李劍晨曾提出“筆墨隨時代”,時代美主要指作品中所蘊含的時代人文特征,一幅好的繪畫作品往往是繪畫題材美與畫面形式美及表現技法美的完美結合。當代部分畫家關注更多的是水彩畫本身,鐘情于筆墨與形式的表現,忽視了對現實生活的深度挖掘,缺少對社會與人文的關懷,因而難以創作出反映時代生活、主題鮮明的水彩畫作品。而李劍晨工地系列題材的創作體現了他對生活的感受和對社會現象的深度感知,對時代主流意識高度敏感,表現社會現實、反映時代精神的作品。
中國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現了大量的工業題材水彩畫,這時國家政策重視工業建設,而在文化藝術方面都要求反映這一主旋律。因此,這一時期的工業題材水彩畫作品表現出了當時的工業發展盛況,也表現出了勞動人民努力工作,對生活滿懷信心的精神風貌,歌頌和宣揚了建國初期的工業建設帶給人民的新變化。比如于1961年的創作的《浮云掠影》,其主要描繪的是海河節制閘,這幅畫主要采用干濕畫法相結合,利用天色陰影做變化以及光影的表現,創作出了水閘渾厚雄偉的姿態,也展現出了水閘的氣勢磅礴,這是李劍晨在寫生時充分理解了大壩的作用后,才畫出這么有感染力的作品。再比如李劍晨在五十世紀祖國開始復蘇的時代,他游遍了中國的大好河山,描繪出了《建設中》《鋼都在沸騰》等一系列反映祖國工業建設的新氣象。由此看出其作品都很好地反映了時代生活,體現了時代特色。就像他所說的:“把生活的美景還給生活的主人。”
1.3 技法美——技法嫻熟善于運用
水彩畫對于技法的要求十分之高,李劍晨在技法方面善于創新,如薄粉彩技法的運用,在《戰猶酣》《鋼都一角》等作品中,李劍晨就用淡淡的白粉慘到色彩中,以其渲染工地建設那種熱氣沸騰、紛繁忙亂的工廠景象,而那種朦朧模糊的效果,恰當處理了畫面的‘虛與‘實的關系;其次李劍晨的創作技巧表現在勇于探索,比如面對復雜場面的組織與安排,在《大地在變革》這幅作品中,李劍晨首先安排主題,注意高低參差,距離變化。總之能把整個畫面的主次、左右、前后、上下等等都要能做出恰當的安排,畫面上復雜忙亂的氣氛才能強烈地表現出來。這些特殊技法的熟練運用都是其技法美的體現。
2 結語
通過對李劍晨工地建設系列創作特點的研究,發現其藝術價值在于他的作品與時代的脈搏息息相通,與民族安危、人民福禍和藝術興衰休戚相關,他以堅忍不拔的毅力,與之終生奮斗。李劍晨將自身的情感融入創作中,給予作品生命力,創造出了具有強烈時代感的藝術作品,為水彩畫的創新做出了巨大貢獻。而他的工地建設系列題材為之做了更好的詮釋。探究李劍晨水彩畫創作特點,有利于我們更好地學習與借鑒。
參考文獻:
[1] 袁振藻.中國水彩畫史[M].上海畫報出版社,2000.
[2] 李劍晨.水彩畫創作技法[M].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1988.
[3] 王振宇.世紀同齡人李劍晨藝術生涯[M].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8.
[4] 李蕾,李文.李劍晨水彩畫選[M].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
作者簡介:袁利霞(1985—),女,湖南株洲人,研究方向:美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