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青
摘 要:近年來,傳銷組織一度向高校滲透發展,大學生被騙誤入非法傳銷活動急劇增加,越來越多的學生陷入了傳銷的陷阱,無法自拔,導致無法完成學業。這就給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和學校的管理帶來諸多問題。大學生加入非法傳銷活動,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臨的一大難題。本文從輔導員的視角,通過案例簡介、事件處理與分析,得出高校輔導員處理類似突發事件的啟示。
關鍵詞:高校突發事件;非法傳銷;案例分析;應對與啟示
目前,傳銷組織已將魔爪伸進了高校校園,越來越多的學生陷入了傳銷的陷阱,無法自拔。大學生這個年輕的群體普遍欠缺社會經驗和自我保護意識,思想單純、易沖動,因而容上當受騙,從而給受害大學生造成嚴重的人生成長傷害,給其家庭帶來不必要的經濟和精神損失,也給學校的學生管理帶來了諸多困難。
1 案例簡介
麗麗(化名)女20歲,為2014級的學生,來自西部偏遠地區,父母均務農,該生性格內向,與同寢室同學關系相處融洽,在輔導員和同學們看來該生應該是一名既不會招事又不會惹事的好學生。然而2015年十一放假期間該生離校未歸,經輔導員了解她以到內蒙古探望老鄉為由離校,據同學反映她聲稱正在跟網友合作一個項目,目前不想回校上學為由拒絕返校。輔導員在得知此情況后第一時間與她父母取得聯系,并告知孩子目前的狀況,希望家長能配合系部勸解孩子及時返校。家長在第一次與麗麗溝通時,她騙其家長說人在學校,家長告知已經知道她的目前狀況,希望她能及時返校。自此以后,家長與系部一直未聯系上她。據家長反映,麗麗當時與其遠方表哥聯系,希望表哥能跟她一塊做這個“項目”,但她拒絕與老師、同學、父母有任何聯系。家長按照輔導員提供的聯系電話、短信、QQ等信息到山西大同火車站查看監控錄像鎖定該生定位在山西,于是向山西警方報警,經多方聯系始終沒有麗麗的任何信息。就在輔導員懷疑該生誤入了非法傳銷組織之時,該生父親收到一位男子打來的電話稱麗麗向其借了10000元學費,讓家長迅速打款。自此,學院已經完全確認麗麗已經陷入非法傳銷組織。根據學院考勤管理規定輔導員建議家長為她辦理休學手續,家長一直無法跟該生取得聯系,經過幾日的思索之后做出為她辦理退學手續的決定。家長于2015年11月26日為該生辦理了退學手續。
2 輔導員在平時工作中處理類似突發事件的應對啟示
第一,通過各種渠道及時掌握被傳銷學生的情況。在實際工作中遇到學生長時間請假,追問請假的原因。模糊不清,找不到人,這時可以通過其同宿舍、好友、家庭進行進一步落實,查明其真正原因,盡一切辦法查明該生真正的位置。
第二,保證學生安全,解救受騙學生。由于學校沒有相應的行政執法權,學生工作者有時不宜直接參與解救工作。最正常的解決辦法是舉報到當地行政管理部門,由相應部門一舉端掉該窩點,以保證學生人身安全和自由,獲救學生。同時通知其家長,講明利害關系,限定時間,由家長將學生帶回。如果確需學校出面解救的,也要由學校公安保衛、學生管理、學院各部門協調,與當地公安、工商等部門聯系好后再進行。一定要避免貿然行動,防止損失擴大。
第三,教育工作者要強化被解救學生教育管理,防止學生再次加入傳銷。一些觀念深入其大腦,一時很難改變,這時要加強管理,避免其再次返回加入傳銷組織。輔導員和心理健康教育老師要分別對學生進行人生觀、價值觀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認識到非法傳銷的危害,即刻清醒。
第四,對不知悔改,一意孤行的學生,要嚴格按照校規校紀給予嚴肅處理,直至開除學籍,同時也可警示全體學生不要深陷泥潭。
3 對策建議
第一,學院要加強宣傳力度,使學生充分認識非法傳銷的危害。學校要利用“兩課”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對社會上敏感事件和傳銷的危害進行深入的講解。教育大學生要了解傳銷結構,意識到傳銷的危害性。教育大學生認清傳銷的形式,堅決抵制非法傳銷的誘惑,從而避免墜入傳銷的陷阱。另外,學校可組織法律有關的講座教育學生遇到突發事件如何處理,如何保護自己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第二,提高警惕,完善校園教育管理體制。對于學生的管理和監督要有很好的把控,以防止不法分子鉆入空當。學校要建立完整周密的學生考勤和宿舍管理制度。班主任指派班級學習委員分上、下午的時間報告班級學生的出勤情況;宿管老師晚上點名制,從而對于曠課學生和夜不歸宿學生進行有效的管理,以便及時發現不良問題。
第三,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輔導,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針對部分大學生學業困難、家庭生活困難、性格差異等原因造成的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學校應該建立特殊學生檔案,檔案要具有保密性。學校專業人士定期疏導心理存在問題的學生情況,培養學生樹立良好的個性品質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積極為困難學生提供廣泛的發展平臺和機會,從而消除學生自卑心理,增強堅強的自信心。輔導員要結合學生喜聞樂見的事件,揣摩學生的心理,與學生找到共鳴,教育要付出真心和耐心,才可以讓學生打開心門。
第四,積極推進學生就業幫扶指導體制建設。完善學校的就業指導中心建設,擴展疏通學生就業的社會渠道,推進政府有關部門的引導體制建設。積極引導學生轉變就業觀念,鼓勵先就業后擇業以及自主創業,密切關注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掌握新形勢下社會的就業動態,樹立科學的學業觀、畢業觀、擇業觀和創業觀,應該滲透到符合學生特點的就業指導和職業生涯規劃等課程中;建立健全的就業指導機構和管理服務水平,完善就業信息平臺,拓寬就業渠道,定期為學生舉辦人才交流會,校園招聘會等,努力提高學生就業服務水平和就業質量。
第五,建立解救參加傳銷學生預案專項小組。形成完整的解救體制,要有專人,專門的組織負責,切實讓無助的學生得到幫助。
參考文獻:
[1] 何群.淺析大學生誤入傳銷原因危害及對策[J].黨史博彩,2009(2).
[2] 閆超棟.傳銷對大學生的危害及預防[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1(1).
[3] 朱文武.新形勢下高校校園突發事件已經管理研究[J].決策咨詢,2015(2).
[4] 莊佳.高職院校輔導員對于校園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探究[J].遼寧師專學報,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