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對視覺行為的認識,淺談視覺行為和視覺心理的關系,探究人類看到的視像、物象與內在心理發展的關系。以兒童視覺普遍發展規律為探究案例,嘗試探究兒童視覺能力發展與兒童藝術創作的關系??梢姡曈X發展和藝術創作發展有相互作用的關系。
關鍵詞:視覺行為;視覺心理;視覺發展;藝術創作;兒童美術
1 人類的視覺行為
1.1 眼睛與視覺
眼睛是一個可以感知光線的器官。最簡單的眼睛結構可以探測周圍環境的明暗,更復雜的眼睛結構可以提供視覺。而人類的眼睛也是心靈的窗戶,眼睛能夠幫助我們觀察世界、了解世界、認識世界。眼睛提供使身體保持平衡的參照物信息,以幫助我們身體獲得平衡感。單腿站立時如果睜眼就能保持平衡站較長時間,如果閉眼,因失去參照物,站的時間就大大縮短。在光線經過角膜,晶狀體和瞳孔后到達視網膜,視網膜將圖像分解到1.23億個光感受器細胞上,再變換成電壓,代表圖像的電壓矩陣被送到大腦進行加工處理,然后便是我們熟悉的——視覺。
1.2 動物的社會行為
社會行為,指的是群體中不同的成員彼此分工合作,進行交流,共同維持群體生活的行為。例如,許多的弱小動物和性情溫和的草食動物都是集群生活的。比如黑猩猩、螞蟻、大象、羚羊等。多個個體的協同作戰、共同捕獵或抵御敵人,有利于個體生存,也有效地保證物種的繁衍。
群體依靠通信使各成員溝通,行動一致。視覺是群體通信的其中一種方式。例如,雄性螢火蟲利用光信號與雌性螢火蟲傳遞信息。而人類視覺不僅僅作為一種通信方式的社會行為,并且是有著復雜內容的社會行為。
2 視覺發展和藝術創作相互作用
人類是發展的,由在母體內的生命到嬰兒至成人并且老去,是一個發展的,不斷變化的生命體。我們的視覺行為、視覺心理的發展也是不斷變化的,不斷發展的視覺能力推動著藝術創作的不斷發展。不斷發展的藝術創作,反作用于推動視覺能力發展。
探究視覺發展與藝術創作的關系,以2~9歲中國兒童為例。
2.1 2~3歲階段一
2~3歲兒童的身心發展處于繪畫能力的涂鴉期。這個階段的兒童呈現出自我行為的覺醒,也是視覺行為發展的過程。他們能夠發現因為自己的動作而能夠在物體上留下痕跡。視覺能力的發展使他們能夠觀察、認識世界。由分辨親密關系的人物及物體,開始拓展至初步認識到所處的環境,所接觸的物體的不同形狀以及感受到不同的色彩帶來的刺激。這個階段,家長常常能夠發現兒童對造型、色彩非常敏感。兒童會呈現出想要繪畫、涂畫的行為,但基本是基于本能發展為主,色彩很多,造型自由卻與對象無關。視覺行為和視覺心理都在漸漸發展,但視覺能力在藝術創作上的影響不明顯。
2.2 3~5歲階段二
3~5歲兒童的身心發展處于繪畫能力的象征期。這個階段的兒童視覺能力發展受到社會環境影響作用漸漸明顯。在兒童用“符號”以聯系身邊世界時,通常是聯系兒童接觸較多,身邊所接觸之物為主。視覺能力的發展能影響到這個階段兒童的繪畫創作。
這個階段的兒童能夠用非常簡單的圖形和線條象征表現身邊事物。雖然這個階段的兒童繪畫的圖形和線條與真實的客觀事物有一定距離,但是他們能夠用自己的“符號”語言來表現事物,給“符號”命名,以“符號”聯系身邊世界。此階段的兒童能夠創作這些尚未成型的藝術作品,并樂于向他人分享。
2.3 5~7歲階段三
5~7歲兒童的身心發展處于繪畫能力的前圖式期。這個階段的兒童開始以主觀的視覺觀察自己周圍的世界,認識周圍的社會環境。他們喜歡模仿、觀察和發現,呈現出對世界的濃厚興趣。視覺能力的發展能推動、影響他們在藝術上的表達。
這個階段的兒童能夠用簡單的封閉圖形以及圓形、方形等的圖形象征表達身邊事物。在繪畫的過程中大部分依靠的是視覺心理發展的記憶印象,而不是靠直接觀察。他們開始會在繪畫中加入情感語言、故事情節,開始想要畫出他們所思所想的內容。
2.4 7~9歲階段四
7~9歲兒童的身心發展處于繪畫能力的圖式期。這個階段的兒童對繪畫內容受到個人經驗、個人興趣影響。藝術發展,繽紛精彩的美術作品反作用于視覺能力發展。常瀏覽、欣賞各國豐富多彩的優秀藝術作品,能提高兒童的美術鑒賞能力,促進兒童的視覺能力發展。而經常瀏覽暴力畫面或者有暴力行為影片的兒童在繪畫創作表達上會顯示出一些暴力的故事情節與對象。在鄉村的兒童,網絡較為落后的地區,所接觸的美術作品機會較少的情況下,兒童的美術鑒賞能力相對較弱,視覺能力發展也相對較緩慢。
3 利用視覺行為因素作用于兒童美術教育
正是因為人們的視線是有選擇性的視覺行為,視覺心理受到具有個體差異的文化背景和社會環境影響。了解該年齡段兒童的普遍發展特質、文化背景、社會環境(家庭環境)有助于我們理解和欣賞兒童的繪畫作品,利用視覺發展普遍共性,作用于影響兒童的美術發展。
3.1 專注力(基于視覺因素而提升專注力)
認識和了解兒童該年齡段的發展,能更好地了解兒童的興趣點。運用兒童普遍的興趣點為主題,以興趣點為課前導入手段以激發兒童的美術創作興趣,以視覺因素為激發點,創造情景讓兒童融入,有助于提升兒童的專注度。
3.2 顏色和造型視覺發展
根據兒童發展階段的特點,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保護并激發兒童的色彩感受能力。通過對圖形的“看”和感受,促進造型視覺發展,提高造型能力。
3.3 有選擇性的視線,提升藝術感受能力
在0~9歲兒童發展階段,視覺發展對兒童藝術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利用正面的、良好的、有選擇性的視線影響兒童,不僅能促進兒童視覺能力的發展,提高兒童的美術鑒賞能力,更能推進兒童藝術創作。
參考文獻:
[1] 眼睛[DB/OL].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C%BC%E7%9D%9B/362?fr=aladdin.
作者簡介:陸雯菁(1991—),女,廣東人,碩士,研究方向:中國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