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嫻 喻永均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重慶 401331)
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意見》強調,要“加強互聯網思想政治工作載體建設,樹立互聯網思維,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與信息技術高度融合,使互聯網成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臺。”如何構建適合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媒體融合機制并充分發揮作用,以更好地適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新挑戰,是值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研究和實踐的一個重要課題。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多以上課傳授、書報資料及語音廣播的形式的單方灌輸,雖然學生能夠迅速了解到大量的思想政治知識,但是往往很難真正地理解和掌握。長此以往,學生的思想政治知識體系將暴露出一系列問題,影響思想政治工作效率。導致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是教育模式的滯后性,使得海量的信息無法實現系統化和規范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阻礙。新媒體的出現,全面推翻了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反思傳統教育模式弊端的同時,也要根據新媒體時代的特點,積極調整教育模式,切實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整體質量。
隨著新媒體的迅猛發展,好壞共存、真假難辨的海量信息如何選擇,這對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來說無疑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與時俱進,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及時了解新媒體時代的發展動態;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也要切實融入到新媒體時代中,深入體驗新媒體對高校學生價值觀、人生觀等方面的影響,在實踐中尋找合適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更新鮮的力量。
結合高校實際,本文研究的新媒體融合機制主要是指以“黨委——思想政治工作者——新媒體”為一體的新媒體融合平臺,旨在通過新媒體融合機制來充分發揮學校、院系、輔導員和學生的力量,切實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優化工作模式,進而促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的優化,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
新媒體融合機制能夠統籌高校各項思想政治資源,包括思想政治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材料、思想政治工作經驗等,通過新媒體融合平臺實現這些資源的高效利用,使得有限的資源發揮最佳效用。例如:高校可以構建思想政治信息系統,在該系統上發布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進展,組織思想政治工作者積極反思工作現狀,及時優化工作方法。與此同時,學生也可以通過這一系統,及時學習思想政治知識,把握最新的思想政治訊息。久而久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也將得到穩步的提升。因此,新媒體融合機制對于提升工作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之下,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儼然無法滿足時代需求,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而新媒體融合機制的出現,則能夠從根本上打破傳統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的桎梏。具體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新媒體融合機制豐富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新媒體融合機制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提供了新的工作方法選擇,如網絡教學、微信思想政治交流平臺等。高校思想工作者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工作方法,靈活的調整工作模式。
第二,新媒體融合機制增強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穩定性。在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之下,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任何一點工作疏漏都可能影響教育效果。而新媒體融合機制的應用,能夠從根本上增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穩定性。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實現信息化管理,及時了解思想政治工作進展,一旦出現意外風險,也能夠在第一時間內作出反應,采取合適的應急措施。
多年的實踐經驗表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能否得到根本性的提高,關鍵在于學校黨委是否“常抓常管”、“嚴抓嚴管”。新媒體融合機制的出現,為學校黨委提供了監督工作進度的新渠道,同時也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新的契機。通過新媒體融合機制,學校黨委能夠及時發現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問題,適時調整管理方法;思想政治工作者也能夠借助微博、微信等平臺發布適時的資訊,不
斷加深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在新媒體融合機制的作用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將更加規范、更加嚴格,整體的工作質量也會隨之提升。
本文基于新媒體融合的前沿理論,結合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實踐經驗,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黨委和新媒體三個層面出發,構建了新媒體融合機制理論模型,試圖將新媒體技術靈活運用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各個方面,最大程度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圖1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媒體融合機制理論模型
如圖,黨委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因而在新媒體融合機制中,黨委必須充分發揮引導作用。首先,要通過組織會議的方式強調新媒體融合對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加強思想引導;其次,要靈活調整現行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從制度中反映出黨委對新媒體融合機制的重視度,進而加強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視度;最后,黨委也要加強輿論宣傳力度,積極號召全體師生參與到新媒體融合機制的建設中,充分調動現有資源,提高新媒體融合機制的構建效果。
另外,新媒體技術顯然是新媒體融合機制的重中之重。高校可以積極引入先進的新媒體技術,不斷完善校園網信息系統,增加“思想政治”模塊,讓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通過這一模塊來獲得實時信息,了解黨委對思想政治工作的具體要求,并據此制定個人工作計劃,明確近階段的工作目標。同時,也可以開設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微信公眾號或官方微博,通過這些渠道發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信息,豐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途徑。
當然,作為新媒體融合機制中的重要組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端正思想,深刻認識新媒體融合在思想政治工作發展中的作用,緊跟新媒體時代發展步伐,及時地更新相關知識,從而靈活地將新媒體融入到思想政治工作當中。
在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媒體融合機制的理論模型之后,為了確保新媒體融合機制的順利建成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步是實施計劃的擬定及人才隊伍的構建,期間,高校要增加人力物力的投入,引入先進的新媒體技術和高素質的新媒體人才,為新媒體融合機制的構建奠定扎實的基礎;第二步是黨委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發揮作用,積極參與到各項建設工作當中;第三步是深化落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媒體融合機制構建計劃,檢查融合機制中的不足之處,并進行針對性的調整。
值得強調的是,為了充分激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積極性,高校還可以將新媒體融合機制的構建成效轉化為具體的績效指標,加入績效考核體系當中,使其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薪酬直接掛鉤,以此來鼓勵思想政治工作者積極尋找新的新媒體融合方法,靈活調整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盡快適應新媒體環境。
另外,學校黨委也要加強監督力度,及時考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媒體融合機制的構建現狀,確保各項建設措施井然有序地落實到實踐當中。
考慮到內外部風險因素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媒體融合機制的影響,為提高新媒體融合機制的穩定性,我們可以采取以下保障策略:
第一,設立專項資金,確保資金充足。充足的資金是確保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媒體融合機制穩定運行的關鍵。高校必須設立專項的建設資金,為新媒體融合機制的建設提供資金保障。同時,高校還要積極拓展融資渠道,與企業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獲得穩定的建設資金來源。如此一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媒體融合機制的整體質量也將得到顯著的提高。
第二,組織成立新媒體技術科研團隊。高素質的新媒體技術科研團隊能夠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媒體融合機制注入源源不斷的技術動力,使得新媒體融合機制得到高效運轉。正因如此,無論是黨委,還是高校,都應該注重新媒體技術科研團隊的組建。一方面,要適當提高新媒體技術人才的準入門檻,挖掘富有創新性的新媒體技術人才;另一方面,對于現有人才也要積極開展專項培訓活動,促進其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同時,高校也應積極借鑒其他學校的先進經驗,吸收新的思想政治工作與新媒體融合思想,緊跟新媒體發展動向。
第三,構建健全的新媒體融合管理體系。由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媒體融合機制涉及到的內容比較復雜,在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為了進一步確保新媒體融合機制穩定運轉,高校也要立足實際,構建健全的新媒體融合管理體系,明確管理職責,合理分配建設資金,并制定詳實的管理標準及管理流程,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媒體融合機制的管理提供依據,進而有效規避來自內部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