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龍飛 于薇
摘 要: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建設非常復雜,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內容,而且直接關系著整個工程項目施工質量。本文就隧道施工過程中的支護技術要點,結合個人的實踐,提出一些建設性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速公路工程 隧道 支護技術 研究
中圖分類號:U4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8)01(c)-0020-02
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建設過程中,施工作業人員通常會遇到地質斷層以及破碎地帶和巖層等不良地質,不利于施工作業。實踐中,我們應當對隧道施工采取防護措施,通過支護來加固巖層,確保安全施工。在高速公路隧道支護施工過程中,需加強技術要點控制,具體從以下方面著手。
1 超前與初期支護
一般而言,隧道襯砌多選用的是復合式襯砌支護方式,超前支護過程中用到的是規格為Φ108mm的管棚,支護后開挖洞身并初噴混凝土,然后安裝鋼格柵或工字鋼,并施工錨桿和鋼筋網片,最后噴混凝土。其中拱、墻以及仰拱等位置聯合支護,并且將其封閉成環。
1.1 小導管注漿
對于超前小導管而言,通常采用的規格為φ42mm,管壁的厚度為5mm,采用的是熱軋無縫鋼管。洞身按照臺階法工藝要求結合開挖輪廓線進行開挖,并在掌子面用鉆機進行鉆眼成孔,超前小導管施工安裝好以后,利用壓漿機注漿,形成鋼管混凝土結構,從而對拱部位置起到加固作用。比如,老窩鋪1號隧道彌勒端洞口覆土厚度為9~10m,圍巖破碎、強度低,開挖后自穩能力差,地表沉降變形大,有隨時坍塌的風險。老窩鋪2號隧道彌勒端隧道拱頂覆蓋厚度為 13.8~25m,隧道所處位置地質從上到下依次為雜填土、粉質粘土、粉質粘和全風化砂巖,其下為強風化及中風化砂巖。在上述工況條件下,采取了超前小導管注漿,在邊墻部位采用了徑向錨桿對圍巖進行加固,從而保證隧道變形的控制。
1.2 管棚支護
實踐中為確保深孔注漿質量,預注漿設計時需收集巖體現場數據資料,通過分析巖層的性質來決定注漿壓力大小。同時,還要做好施工現場單孔注漿操作試驗,準確把握漿液配比以及注漿量和凝結時間。在此過程中,為了能夠有效確保施鉆過程中孔位準確,縱向應當布設四榀型號為U25的鋼支架,并且利用直徑為Ф25mm的固定器將孔口管牢靠固定在鋼拱架之上,然后按照設計要求使其與路線走向呈一定的仰角。在鉆孔作業平臺搭建過程中,利用旋轉鉆機進行施工作業。鉆機架設時需確保其精確定位,要求鉆機與鉆進線路中心線保持一定的仰角,鉆進時不能出現偏移或者傾斜現象。鉆進施工過程中,如果出現了坍孔問題,則應當先注漿,然后再鉆孔,從而起到護壁的作用,有利于維護孔壁的穩定性。從拱頂依次向下鉆孔,先對有孔鋼花管進行鉆進,然后對其進行注漿并檢查注漿質量。在此過程中,可利用地質巖芯鉆桿+鉆頭來回進行掃孔,并且清除浮渣,保證孔徑以及孔深滿足設計要求,避免出現堵孔問題。在棚管頂進時,利用大孔引導以及棚管機鉆進結合的施工方式,先對超過棚管徑的引導孔進行鉆進,再利用鉆機的推力以及沖擊力低速將鋼管頂進。管棚與型鋼拱架之間連接起來,并且支撐在型鋼拱架之上。接頭位置選用厚壁管箍方式進行施工操作,其上布滿絲扣,然后將其纏絲起來,以此來保證連接安全可靠。管棚布設完成后,注入適量的水泥以及水玻璃漿。在注漿液和具體施工過程中,按照注漿順序進行間隔排列,其中注漿液配比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地質條件由試驗人員調配。
2 錨桿施工技術要點
2.1 組合錨桿
混凝土初噴后打錨桿,先利用紅油漆按照預設的間距將孔位確定好,然后再用手風鉆徑向打孔。成孔以后利用高壓風清孔處理,去除其中的碴屑并安裝錨桿;根據設計要求將錨桿墊板安裝好以后,將注漿管連接起來,并向其中注漿。在此過程中,應當先注無水孔,再注有水孔,通常從拱頂位置以此向下進行澆注。在此過程中若遇竄漿或者跑漿現象,則采用間隔一孔的方式進行注漿操作。注漿完成后,對下道工序進行混凝土噴射施工。
2.2 砂漿錨桿
鉆孔之前應當根據設計圖紙以及圍巖狀況,確定孔位并予以標記。錨桿孔應當選用風鉆鉆孔方式,在鉆孔之前需將錨桿長度標明,以便對鉆孔深度進行有效控制;鉆孔施工操作完成后應當利用高壓風進行吹孔,將其中的積水以及巖粉徹底清理干凈以后用塞子將孔口塞進,在巖面上將錨桿的位置標注出來。注漿時應當緩慢將注漿管向外抽出,保持管口埋于砂漿之中,以免出現空洞問題。抽出注漿管以后,立即對中將桿體插入其中,利用套筒用風鉆進行沖擊,使桿體強行插入鉆孔。若孔口沒有砂漿溢出,則需將桿體拔出來以后重新進行注漿。待桿體到位以后,利用小石子在孔口位置卡住,以免桿體從中滑出來。錨桿施工安裝后,噴射混凝土,并在孔中裝入藥卷。
2.3 混凝土施工技術
高速公路隧道洞身初期支護過程中,利用規格為C20以及C25的混凝土,其厚度在5~30cm。在此過程中過程中,水泥選用的是普通硅酸鹽水泥,其標號至少42.5,其中砂以中粗砂為宜,石子以碎石為宜。施工工序如下:噴射施工作業時,采用分段以及分片方式進行施工操作,自下而上進行作業,巖面凹洼較大處,應當先進行噴凹處理,將其找平。在隧道開挖操作完成后,對巖面進行立即噴射混凝土,以免巖體出現松弛問題。在后層噴射時,應當確保前層混凝土終凝以后方可進行,如果終凝后時間間隔超過1h,則需要再次進行噴射,并確保受噴面干凈。同時,噴嘴應當與受噴面垂直,并且與受噴面有一定距離,通常以1.0~1.5m為宜。根據初噴以及復噴二次進行施工操作,初噴時的厚度應當保持在3~5cm,復噴時應當達到預設的厚度,其中鋼架位置應當包裹起來,其厚度不小于2cm。
2.4 鋼拱架施工技術
隧道工字鋼鋼拱架施工過程中,隧道圍巖支護鋼架縱距在50~70cm之間,在施工現場制作比例為1∶1的胎模平臺,然后按照1∶1的比例放設鋼模試拼大樣。截割下料過程中,應當將上型鋼置于上述胎模之上,然后將其固定好,并用乙炔焰加熱至設計的深度,控制好胎模千斤頂使其能夠將型鋼壓制成型。每一個單元接頭板應當已彎制成型鋼架單元有機的焊接起來,并且將加工好的各單元構件置于大樣臺上進行試拼,其中輪廓的誤差不能超過3cm,而且各單元均采用螺栓進行連接固定。對于超挖相對較大的位置,建議利用漿砌片石對其進行鑲補處理,如果拱、墻腳不穩定,則應當注意將松碴清除干凈,并且利用混凝土對其進行填平。同時,利用槽鋼沿著縱向進行鋪設,保證鋼拱架腳牢靠穩固。混凝土初噴以后,應當布設拱架,其中單元間利用螺栓進行連接,并且與定位錨桿進行焊接。其中,鋼架、初噴層間隙,可利用騎馬墊進行塞緊處理。
2.5 模筑混凝土襯砌技術
第一,混凝土攪拌。混凝土材料在攪拌站進行集中攪拌,并通過電子稱進行計量,然后由專職人員對其進行定期抽檢。澆筑混凝土時,采用泵送方式進行施工作業,同時還要對稱灌注入模。實踐中,利用插入式振搗器以及附著式振搗設備將混凝土搗固好以后,交替進行振搗,確保混凝土外光內實。
第二,混凝土養護以及脫模處理。入模混凝土終凝時,應當對其進行有效的養護管理。初期養生時應當避免受到振動,拆摸以后根據實際情況以灑水為主,并且對仰拱以及鋪底等位置覆蓋灑水。混凝土脫模以后,應當對其表面的小缺陷,比如麻面以及小錯臺等精心整修,以此來改善混凝土的外觀。
第三,洞口位置,應當預留合適的伸縮縫。尤其是地下水較為豐富的高速公路隧道工程項目施工建設過程中,沉降縫以及伸縮縫均應當采取有效的防水處理措施。二次襯砌施工縫內需加設止水條,并且用鐵釘將止水條釘在上組襯砌堵頭板中間位置,以免二次襯砌施工過程中混凝土澆筑造成止水條脫落。
3 結語
總而言之,高速公路隧道施工過程中,應當加強支護技術要點控制,組織好堵水、引水以及排水和防滲漏工作,這樣才能確保施工質量,同時降低施工安全隱患。
參考文獻
[1] 王友良.公路隧道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7(20):83-84.
[2] 林志,李洪建,李真真.公路隧道施工總體風險評估方法優化研究[J].工程建設,2017(8):16-20.
[3] 張力.復雜地質下公路隧道施工問題及處置建議之研究[J].建筑技術開發,2017(15):87-88.
[4] 曹繼偉.公路隧道施工技術常見問題及技術要點分析[J].科技展望,2017(18).
[5] 陳柚州,陳奕.公路隧道施工質量問題與控制探討[J].海峽科技與產業,2017(7):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