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摘 要:在目前礦庫施工中,硐室爆破飛石問題已經對施工人員和周邊的建筑物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硐室爆破個別飛石,那么施工的安全性將無法保證。為了達到這一目前,我們應認真分析硐室爆破個別飛石產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實現對個別飛石的有效控制。
關鍵詞:硐室爆破 個別飛石 預防措施
中圖分類號:TD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8)01(c)-0053-02
在硐室爆破施工中,飛石的飛行距離應得到有效控制。爆破之后產生的飛石不但會對施工地點周邊的建筑物造成較大的影響,同時還對現場施工人員和設備帶來了安全隱患。所以,對硐室爆破個別飛石超出控制范圍的問題應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制定有效的應對策略,保證硐室爆破個別飛石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避免個別飛石對施工地點周邊的建筑物及施工現場的人員和設備造成較大影響。為此,我們應認真做好硐室爆破個別飛石距離的估算,對硐室爆破個別飛石的原因進行分析,制定有效的應對預防措施,有效控制硐室爆破產生的飛石。以汝陽泉水溝尾礦庫初期壩填筑料硐室爆破作為研究對象。
1 工程概述
泉水溝尾礦庫初期壩A標工程為堆石透水壩,由庫內采石建壩,壩高84m,壩頂高程為720m,壩頂長度277m,壩頂寬度為5m,上、下游坡比均為1∶2,每15m高差設2m寬馬道;壩底原地面高程為上游645.23m、下游621.83m,壩底上下游長度367m。壩體上游邊坡設5層級配料(層厚25cm)和2層無紡土工布(500g/m2)作為過濾層,壩體上、下游邊坡均設40cm厚干砌石護面。
本標段壩體填筑共有254萬m3,施工工期20個月,壩體填筑15個月,月填筑強度16.9萬m3,為了滿足壩體填筑強度,采用硐室爆破開采填筑料。
2 硐室爆破個別飛石距離的估算
硐室爆破的個別飛石距離按下式計算:
通過硐室爆破調查結果及飛石距離計算公式可以得出,爆破飛石距離與最大一個藥包的最小抵抗線及爆破作用指數有關系。
工程初步設計如下。
(1)最大一個藥包的最小抵抗線,取20m。
(2)最大一個藥包的爆破作用指數,取0.8。
(3)安全系數,一般取Kf=1.0~1.5;取1.5
爆破前,計算得飛石距離384m。
3 硐室爆破個別飛石產生的主要原因
3.1 測量不到位
之所以會在硐室爆破中出現個別飛石超出控制范圍,主要原因是在施工之前的測量工作中不到位,在測量點選取及測量范圍上控制不理想,導致了個別飛石的飛行距離沒有包含在允許的范圍之內,影響了飛石的控制,不利于爆破安全性的控制,對后續的施工和爆破產生了不利影響。
3.2 巖石變化裝藥未按設計控制
在爆破之前需要按照設計進行炸藥的裝填,保證裝填炸藥的風向和裝填炸藥的數量能夠滿足實際要求,嚴格控制炸藥的使用量,避免炸藥數量過多給整個爆炸過程造成不利影響,同時還應當根據炸藥的特點以及爆破的實際需求,對炸藥進行有針對性的選擇。
3.3 抵抗線設計出現差異
在實際的爆破過程當中,抵抗線的設計十分重要,如果抵抗線設計失誤或者抵抗線出現差異,都會給整個爆炸過程和巖石的飛濺造成較大的影響。從這一點來看,抵抗線出現差異是影響飛石飛濺方式的重要原因。
3.4 封堵位置變化
實施爆破過程當中會對炸藥填筑的位置進行必要的封堵,而封堵位置的變化會造成爆破時飛石發生異常的飛濺,導致了飛石的飛行路徑和整個飛行方向都發生變化,對施工現場和人員設備會造成不利的影響。因此,封堵位置變化也是造成爆破過程出現意外飛石的重要原因。
3.5 最大單響設計與實際差異
在具體爆破過程當中,最大單響設計是重要的設計參數,最大單響設計必須與實際相一致,如果最大單響設計與實際的差異較大,那么造成飛石飛濺的幾率就相對較大,對整個爆破過程和爆破的安全性都會帶來不利影響。因此,有些飛石的出現主要是由于最大單響設計與實際差異較大所造成的。
4 硐室爆破個別飛石的預防措施
4.1 測量不到位的預防措施
(1)加強測量控制。
為了保證硐室爆破過程中不發生個別飛石飛濺的情況,應當在測量過程當中加強質量控制,保證測量點選取正確并采用正確的測量方法對現場實施測量,同時還應當對測量的誤差控制和準確度控制,保證測量數據能夠達到準確性要求,避免因測量控制失誤造成飛石飛濺。
(2)及時繪制地形圖。
由于前期的測量對后續的施工操作和爆破作業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在前期測量當中,應當在測量之后根據現場的各個數據及時地繪制地形圖,按照地形的實際特點和現場的地質條件類型制定有效的施工方案和爆破操作方案,保證爆破操作能夠達到預期目標。
(3)現場比較尋找差距。
具體測量還應當將測量后繪制的圖紙與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行對比,找出測量過程當中存在的誤差,避免因測量誤差導致巖石飛濺,同時也能夠有效解決測量之后出現較大誤差的概率,最大程度地保證了測量的準確性,為后續的爆破施工奠定良好的數據基礎。
4.2 巖石變化的預防措施
為了有效地防治巖石發生變化,應當在爆破之前對藥室導洞的巖石進行性質分析,掌握巖石的變化情況,根據巖石的變化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避免因沒有及時掌握巖石變化數據而導致現場的爆破作業失誤,發生飛石飛濺的現象。
4.3 裝藥未按設計控制的預防措施
為了保證爆破過程能夠準確無誤,應當在裝藥之前進行有效的藥量測算,根據每一層的巖石情況和爆破方案的設計情況進行藥量的計算,以及上藥的投放地地點和安放方向的計算,保證炸藥的使用量能夠在可控的范圍之內,避免因炸藥用量過大造成巖石的大量飛濺。
4.4 抵抗線設計出現差異的預防措施
在具體的爆炸過程當中,應當根據測量成果調整炸藥的布置方式,按照抵抗線設計的實際情況和抵抗線設計的差異合理的調整炸藥的布置,保證炸藥的布置能夠更加合理,使整個炸藥的布置都能夠按照當前的要求和實際的炸藥需求情況進行合理布置,提高炸藥的應用效率。
4.5 封堵位置變化的預防措施
在封堵位置的選擇過程當中,如果現場情況發生了變化,就應當根據巖石的變化情況進行位置的調整,使巖石在封堵之后能夠保證爆破達到定向爆破的目的,能夠根據實際的需求進行有效的爆破,切實解決爆破過程當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有效控制爆破的方向。
4.6 最大單響設計與實際差異的預防措施
在最大單響設計的確定過程當中,不但要與實際進行對比,同時還應當根據巖石的變化情況進行確定,使最大單響量能夠按照實際需求進行確定,保證最大單響量能夠達到施工要求,并且在可控的范圍之內,避免因為最大單響量失誤而造成巖石的飛濺。
5 結語
通過本文的分析可知,硐室爆破作業過程當中,容易出現飛石的現象,為了有效降低飛石的危害,使飛石在可控的范圍之內,應當對飛石產生的原因進行認真的分析,同時還要根據飛石的實際情況進行爆破操作,保證飛石的方向和飛石的力度能夠得到合理的控制,減少飛石對施工現場人員、設備和周邊建筑物的危害。為此,我們應當從6個方面入手,提高飛石預防的實際效果,保證飛石預防能夠達到預期目標。
參考文獻
[1] 亢建民,梁爾祝.等效轉換方法在穿孔爆破中的應用[J].礦業工程,2011(3):57-59.
[2] 康建坤.硐室爆破巖石塊度預測[D].河北理工大學,2010.
[3] 譚秋盈.硐室爆破施工過程危險辨識與評價[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