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芝
摘 要:礦區開采工作對地質環境有著重要的影響,為促使陜北礦區地質環境得到有效的保護,還需加大技術研究力度,對地質環境有更好的掌控,從而促使地質環境得到有效防治。論文就陜北煤田礦區開采對地質環境的影響進行了分析,并就時下地質勘查中較為常見的5種勘查技術進行了介紹,立足于地質勘查技術的應用,就陜北地區地質環境綜合防治工作對策予以研究。
關鍵詞:煤田礦區 勘查技術 地質環境
中圖分類號:X7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8)01(c)-0132-02
1 陜北礦區開采對地質環境的影響分析
地質勘查工作的開展對地質環境有著重要的影響,基于地質勘查技術的不同,其對環境影響程度也會有所不同。陜北地區有大面積的煤田礦區,儲藏著豐富的煤炭資源,在國內煤炭資源供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基于煤田礦區開采工作的進行,地區地質環境受到了重要的影響,現就其進行分析。
一是對水資源的影響?;诘刭|勘查技術不同,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也會對水資源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其對水資源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兩個方面:地表水方面,基于勘查作業的進行,其會對巖層、含水層等產生影響,從而促使巖層以及含水層等受到破壞,地表水資源水位下降,部分泉水等出現枯竭狀況或受到污染;地下水方面,基于勘查作業的進行,地下水也會受到破壞,出現水資源流失或污染,導致礦井排水增多,深層地下水位降低。
二是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辈樽鳂I的進行,尤其是不規范作業或不合適勘查技術的影響會對地質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其在生態環境上有著重要的體現。生物多樣性方面,基于勘查作業的開展,勘查技術的應用,其會對地表植物覆蓋造成破壞,從而導致植被減少、動物遷徙等,此外,還會產生大量的揚塵;生態平衡方面,基于勘查作業的開展,將會產生一定的有害物質,盡管生態系統有一定的凈化能力,但是一旦產出限制,則會導致生態平衡被破壞。
2 陜北礦區常用地質勘查技術分析
2.1 高分辨數字地震勘探技術
該項技術的研發應用相對較早,并且在煤礦勘查中一直都有著較為出色的表現,其主要是通過模擬地震就煤層進行勘探,采用數字方式就信號進行記錄,借助計算機實施處理之后,即可得到高分辨率的地震勘探效果,從而滿足勘查要求。該技術實施過程中,數據的采集主要是依靠“四小兩高兩點”來實現的,即“小藥量、小道具、小間隙、小組合基距”“高頻檢波器、高頻低階濾波”,兩點則指的是炮點、檢波點。為保證數據處理結果的可靠性和準確性,在實施數據處理時,還需要促使噪聲衰減,并就子波長度實施壓縮等操作,從而保證所獲得信號為高頻、高信噪比,促使內部構造能夠得到有效顯示,促使異常能夠得到全面體現。早期該技術在煤礦開采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并且技術完善程度較高。近些年來,由于地震勘探數據處理需求的增大,礦產資源開采對于此技術的需求增大,故而再次得到了人們的重視。
2.2 地質雷達勘探技術
該技術實施地質勘查的理論基礎是介質電性參數,基于介質的不同,電性參數也會存在一定的差別,比如電陰率等都會存在差別。在該技術應用過程中,其在煤巖層地質探測過程中,所借助的是高頻電磁脈沖波,從而促使煤巖層中的巖石、水體等情況都能夠得到清楚的顯示,從而促使勘探人員能夠了解到地下情況,獲取到相關數據,從而為后期開采工作的開展提供充足的信息資料。
2.3 煤田鉆探新技術
從當前的煤田鉆探技術來說,常見的技術一般包括兩種,現對其予以介紹。
第一種是繩索取芯技術。該項技術在勘查中的應用,能夠促使工作強度得到有效緩解,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從而滿足生產的經濟指標要求。在技術應用過程中,其主要是依靠繩索促使內套管能夠得以提出,并將套管中的巖芯取出。該技術的研發和推廣已經開展了多年,通過不斷完善,技術已經逐漸成熟,其發展前景較為廣闊。
第二種是鉆進參數探測技術。在以往的鉆探施工中,鉆進特征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操作人員的經驗,從而就鉆進狀態實施調整。在該種方式之下,主觀性太強,對工作人員的經驗依賴過大,為此,實際操控難度也很大。而基于科研人員的不斷努力,鉆進參數系統得以研制,并在當前的勘查工作得到了應用,通過傳感器系統能夠就各類鉆進系數予以收集,并對其實施分析,從而就操作實施調整,從而保證操作調整的準確性、及時性,促使勞動強度得到有效控制,促使鉆進工作質量得到提升。
2.4 井下鉆探技術
井下鉆探技術在陜北地區地質勘查工作中應用較為頻繁,其在諸多方面具有優勢,比如施工投資需求較小、勘查工作針對性較強、勘查周期較短等。在井水防治中,井下鉆探的應用極為平凡,具有重要的地位。井下鉆探技術:一是對礦區相關情況予以探明,獲取水文地質參數,如導水構造、局部富水帶等;二是借助鉆探技術實施探測,對礦井下工作面進行探查、疏放頂板水,實現工作面安全生產。
2.5 地質填圖技術
地質填圖指的是,基于一定的技術要求,就各類地質體以及體制現象予以填繪,從而在地理底圖上得以呈現,最終得到地質圖。地質填圖的實施主要包括三大步驟,一是就現有地質資料予以收集,從而為填圖做好準備。在此過程中,還需要進行實地踏勘,從而就相關信息予以核對,明確填圖單位。二是基于相關路線,實施野外實地填圖。而填圖路線的確定方法一般包括兩種,分別是穿越法和追索法,基于地質環境、應用目的的不同,可以選用不同的確定方法,一般來說是以穿越法為主,追索法為輔。三是開展整理工作,就相關資質資料進行綜合整理,并就地質圖予以完善,最終得到較為完整的地質圖。
3 陜北礦區地質環境綜合防治的對策
地質勘查工作的實施對地質環境有著重要的影響,為促使地質環境防治工作得到有效的保障,還需要從多方面入手,開展好相關工作。
一是從政策入手,就相關政策措施予以完善,從而促使地質環境綜合防治工作能夠得到政策上的保障。首先,確立對應的生態補償機制,該項政策措施的落實需要得到地方政府以及財政的支持,堅持資源有償使用,加大礦產資源稅收力度,促使地質環境治理得到資金上的保障。在此過程中,需要保證政策的適用性,即要立足于陜北煤田礦區地質現狀,就勘查技術的先進程度予以分析,從而明確技術體系。其次,要堅持環境保護原則,對于一些目光短淺,對地質環境造成嚴重影響的施工單位要加強監管,促使其能夠在工作中兼職環境保護,促使工作對環境的影響控制在最小范圍內。
二是從技術角度出發,為地質環境防治工作提供支撐。基于地質勘查工作對地質環境的影響,還需要從技術層面入手,提高技術水平,促使勘查工作對地質環境的影響能夠得到有效的控制。首先,就陜北煤田礦區實施全面性、系統性的調查,就地質環境現狀予以了解,就地質問題實施科學的評價與分析;其次,基于評價分析工作,制定出針對性較強的改良方案,從而促使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
4 結語
基于環境保護力度的加強,為促使陜北礦區的地質環境得到有效保護,還需要從勘查技術入手,對地區地質環境進行全面了解,全力做好地質環境防治工作。
參考文獻
[1] 石艷秋.簡述地質勘探在煤礦資源開發中的作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35):78.
[2] 李奕卓.陜北煤田地質與勘探技術的研究[J].勘察測繪,2015(12).
[3] 於春雷,劉江.對煤礦礦區的綜合地質勘探的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1):92.
[4] 徐友寧.礦山環境地質與地質環境[J].西北地質,2003(4):108-112.
[5] 范立民,馬雄德,楊澤元.論榆神府區煤炭開發的生態水位保護[J].礦床地質,2010,29(S1):1043-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