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雪惠
摘 要:高職院校專業教師下企業鍛煉有利于提升教師執教能力和綜合素質,針對教師下企業鍛煉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剖析了問題產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對策:只有學校、教師、企業三方共同努力才能推動高職院校專業教師下企業鍛煉活動的深入開展。
關鍵詞:下企業實踐 名師工作室 專業教師 國際經濟與貿易
中圖分類號:G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8)01(c)-0238-02
教育部印發的《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要把提高教學質量作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向,在教學過程中要強化實踐教學環節,把適應社會需要作為衡量高校培養人才水平的根本標準。并明確要求高職院校要“安排專業教師到企業頂崗實踐,積累實際工作經歷,提高實踐教學能力”,并“完善教師定期到企業實踐制度”。高職院校的大多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教師,未實際從事過外貿行業或脫離行業多年,導致在教學過程中,與實際脫軌,缺乏指導學生實踐的能力。
筆者所在的惠州城市職業學院非常重視和鼓勵教師下企業鍛煉,出臺相關的青年教師下企業的方案,激發教師的上進心;筆者主持的名師工作室項目積極與相關企業聯系,確保教師的實踐計劃得以落實,每年會選派教師到企業學習,自2015年始,陸續安排10位老師到惠州巨航報關有限公司、惠州網商協會、深圳市華商聯報關物流有限公司跟崗學習。
1 高職院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教師下企業實踐的必要性
為適應職業教育的要求和服務地方經濟的發展,進一步推動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教學改革,使教師所教、學生所學、市場所需達到有機結合,為社會培養合格的國際經濟與貿易應用型人才,有效提高專業教師的業務能力,適應社會對職業教育發展的要求,實現學校可持續發展,通過企業實踐,提高教師專業知識和技能水平,通過深入企業實踐,了解企業的用人需求,帶動課程改革與專業建設。強化教師的實踐技能,使參訓教師成為理論與實踐融會貫通的專業骨干教師,促進學校國際商務專業快速發展。
2 實施教師下企業項目的積極意義
2.1 提高了教師專業實踐技能
下企業鍛煉學習,增強教師對理論知識的感性認識,獲得了企業各方面的真實知識和技能,充分了解了該企業各方面的操作流程,不僅提高了自己的實踐技能,也使理論教學的針對性、應用性和實踐性大大增強,同時也提高了自身的實踐開發能力和指導學生解決難題的能力,為以后的實踐教學工作提供了很實用的參照,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做到融會貫通,可以大大提高實踐教學能力。
2.2 拓寬知識緯度
在新形式下,教師的知識不應局限在課本,而要廣闊地獲取知識,能用國際視角分析經濟現象。在企業實踐過程中,教師還要廣泛查找、閱讀新聞資料,了解最新國貿時事,提高教師自身的知識緯度,并以此來豐富教學內容,向學生傳遞國際思維。
2.3 開拓校外實習實訓基地
通過教師下企業,爭取能與更多的優秀的企業簽訂校外合作協議,以此保證我們的教學始終以實踐為依據,同時滿足學生實習要求,提供實習資源,建立實習、實訓基地。
2.4 指導學生參加技能競賽
通過向報關行業專家學習,了解報關業務流程、掌握商品歸類技巧、熟悉報關單填報規則,能更好地幫助老師指導學生參加廣東省報關技能競賽;深入外貿企業學習,能更好地幫助老師指導學生參加“互聯網+國際貿易綜合技能”競賽。
3 教師下企業實踐存在的問題
目前,在實際開展教師下企業實踐項目中,存在一些問題,總結起來就是學校制度、企業對接、教師自身等三個方面。
3.1 學校制度保障不夠完善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學校的青年教師下企業實踐的方案存在一些問題:在保證不影響日常教學工作,學校只允許教師利用平常無課的時候或者寒暑假到企業實踐,利用課余時間到企業進行碎片學習,不夠全面系統地在一個崗位實踐,效果也將大打折扣;如果想要教師更系統地進行企業實踐又不影響學校正常教學工作,可利用寒暑假到企業實踐,但短則半個月,長則兩個月時間,學校給予老師的津貼和住宿補貼標準是遠遠不夠的;學校因無法溝通無障礙地與企業對接,實質上也就意味著無法很好地監管教師在企業實踐的質量。
3.2 下企業實踐不夠深度
教師下企業鍛煉的過程中,企業作為接受方所起的作用至關重要。很多企業從自身經濟利益出發,認為教師到企業鍛煉學習,不能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同時企業還要派專人進行指導,徒增了企業的負擔,無利可圖。因此,很多企業都不愿為教師提供機會,使得目前教師下企業鍛煉的機會很難找,專業對口的實踐鍛煉崗位更是缺乏;企業從自身商業機密出發,能夠提供給教師實踐的崗位只是一些輔助性工作,企業不對教師開放關鍵崗位和生產流程,因此,比較核心的業務教師很難深入學習。
3.3 教師不夠重視
下企業實踐沒有列入教師的學校基本工作內容;雖為教師職稱評定的重要的評價指標,但可通過與相熟企業溝通不需落實即可拿到下企業證明;教師更多地將教材編寫論文撰與科研課題作為重心,而對于生產實踐與執教能力則輕描淡寫,久而久之,此項任務將變成流于形式。
4 構建高職院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教師下企業實踐良性機制
4.1 完善監管與保障制度
學校將教師下企業制度化、常態化,制定合理有效的目標和考核標準;名師工作室制定周工作安排表,不定期的到企業進行檢查,并制定不同程度的獎懲標準;在保障教師津貼和住宿問題基礎上,能夠提高企業導師的指導費。
4.2 與企業建設共贏平臺
目前在企業招聘遇到的問題是:招聘難、招到與企業的需求匹配的大學生更難。通過教師在企業中鍛煉學習,企業可以向教師展示自己的企業文化和管理機制,構建良好的企業形象,教師回到學校后,對企業進行宣傳,陸續會有優秀的畢業生慕名而來;企業與學校可以更深入地長期合作,教師帶著實習生到企業學習,相當于企業在做崗前培訓,節約了培訓新員工的成本,又能與優秀的實習生簽訂就業意向,解決了招聘難、高質量招聘兩難的問題。
4.3 教師強化自身修養
作為高職院校的專業教師一定要緊跟高職教育發展趨勢,要求專業教師一方面要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和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另一方面又要具有熟練的專業實踐技能以及指導學生創業的能力和素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有靜下心來到實踐崗位磨礪自己,鍛煉自己,不斷地提升和完善自己,才能在高職教育領域中有所建樹,才能與學校的發展步伐同步。
5 結語
高職院校專業教師下企業鍛煉是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只有保障機制的健全、深化校企合作、教師積極參與其中,才能真正發揮教師下企業項目的積極意義,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提高師資隊伍執教能力,最終促進和推動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顏煉鋼.高職院校專業教師下企業實踐的問題及對策新探[J].教育與職業,2014(15):26-27.
[2] 鄧人芬.高職院校教師下企業鍛煉如何實現校企雙贏[J].知識經濟,2011(5):60-61.
[3] 武俊梅.高職院校專業教師下企業鍛煉的實踐與探索[J].北京教育,2012(6):77-78.
[4] 程雅菊.高職專業教師下企業實踐鍛煉管理機制研究[J].職業時空,2012(8):88-89.
[5] 張慧.高職院校專業教師下企業鍛煉的思考與實踐——以東營職業學院為例[J].考試周刊,2012(34):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