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兵 徐興如
摘要:當前社會對大學生道德缺失現象的反應越發強烈,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建設日趨緊迫。研究如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促進大學生黨員思想道德建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讓大學生黨員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發揮更好的帶頭表率作用。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學生黨員;思想道德素質
大學生是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而大學生黨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中的優秀分子和骨干,是肩負著歷史重任的群體,他們是否認同并 接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決定著社會主義的前途命運。做好對大學生黨員的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大學生黨員認同并牢牢掌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具有 重要意義。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提高大學生黨員思想道德素質,利于大學生黨員的健康成長,也有助于高校學生德育工作的建設和開展,便益于黨的建設。根據時代的變化、社會的需要,保證高校培養出來的大學生黨員具有很高的思想道德素質,是更好地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貢獻出了力量。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本質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意識形態,集中反映著社會主義社會的經濟、政治生活,反映著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體現著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集中體現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要求,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整合與強化起到促進作用,是現階段我國廣大人民群眾所要樹立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的有機整體,它具有鮮明的政治性和導向性、民族感和時代感,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當前和今后一個很長時期全體社會成員必須遵循的思想追求、價值準則和行為規范。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是社會主義本質以及當前社會主義社會現實的本質反映和理論表達,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凝聚和整合社會力量,彰顯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引領社會發展方向。各種形態的西方非馬克思主義社會思潮借助發達的現代傳播手段涌人我國,對大學生的價值觀念產生巨大的沖擊和影響[2]。因此構筑一個強大的核心價值體系來引領全社會尤其是大學生黨員的思想意識形態顯得至關重要而且迫在眉睫。
二、大學生黨員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問題
當代大學生思想主流是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但隨著經濟全球化、信息化、網絡化的發展、西方資產階級思潮的滲透和社會轉型的消極影響,大學生黨員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等方面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1.思想政治觀念不成熟。當代大學生目睹了改革開放30年取得的輝煌成就,親身感受著祖國的發展、進步和強大,對中國改革和發展的前景充滿信心。但也看到,很多大學生黨員對顯示社會政治生活中的一些問題不能做出正確的分析判斷而內心困惑。[2]同時,部分大學生黨員在政治取向上具有明顯的實用主義特點,把入黨作為找工作的籌碼,入黨動機如此功利化。如此等等,表現出大學生黨員在思想政治觀念上的不成熟。
2.理想信念出現偏差。大多數大學生黨員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堅定不移的信息,但也有部分大學生黨員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還停留在感性、模糊、片面甚至是錯誤的層面上。根據調查顯示,在回答“您覺得社會主義制度對中國的快速發展和崛起的作用的大小如何”這一問題時,仍有0.98%的學生選擇“沒有作用”,甚至有1.39%的學生選擇“負作用”。這反映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認同面臨較大挑戰。
3.享樂主義思想滋生。大學生黨員對科學人生觀的主流導向基本相同,有比較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責任感,渴望為國家和社會施展才華。但仍有少數大學生黨員崇尚以自我為中心,選擇個人利益高于國家、集體利益的立身行事準則,或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視為等價交換關系。還有極少數大學生黨員受到享樂主義思想的影響,存在攀比、追求物質享受,從而導致畸形消費的現象,扭曲了大學生的人生目標和生活態度。
4.價值取向趨于功利。部分大學生還不能用正確的調至目標來指導實踐,當他們的人生價值目標和現實利益發生矛盾時,往往傾向于現實利益的考慮,價值選擇和價值實現上的功利傾向比較明顯。對于怎么看待“舍小家,為大家”這句話的問題上,有54%的人認為應該同時看中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二者互利共存;42%的人認為國家利益為重,個人利益為輕;仍然有4%的人認為個人利益為重,國家利益為輕。社會當中不缺乏“舍小家,為大家”的人,但是很明顯,這種品質還是沒有得到很好的傳承,大多數都覺得應該互利共存,甚至有些人還覺得個人利益高于國家利益。
5.道德觀念存在缺失。面對紛擾繁雜的社會生活,不少大學生黨員陷入困惑和彷徨,道德觀念出現缺失。在校園內或公眾場所不注重公眾道德規范,對違紀和不良行為往往漠視,采取“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對尊師重道和尊老愛幼的道德禮儀做得不夠;不能正確處理自己情感方面的問題,缺乏道德自律等。同時,甚至有大學生黨員的誠信意識缺失,如考試作弊、制造虛假履歷、故意欠繳學費以及惡意拖欠國家貸款等現象令人擔憂。
三、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導大學生黨員思想道德教育
1.堅定大學生黨員的理想信念:強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教育,加強大學生黨員共同理想教育,對提高大學生黨員的政治素養,幫助其樹立崇高理想、堅定信念具有重要、深遠的意義。在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下,使大學生黨員學會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立場、觀點、方法來正確認識歷史發展的規律,科學分析社會進程中的矛盾和曲折,實事求是地看待改革開放中的問題與不足,正確認識社會主義事業的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強大生命力,自覺地同各種錯誤思潮劃清界限,做到從理論上的堅信到信念上的堅定,從思想上的確信到行動上的真信。[3] 同時,把大學生共同理想教育同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教育精神結合起來,通過宣傳和教育活動,最大限度地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2.明確思想道德素質的內涵:提高大學生黨員思想道德素質的前提是對思想道德素質的內涵有充分地認識。當前大學生黨員與以往相對簡單的認識相比,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大多數的學生黨員認為群眾基礎好,積極參加政治學習,學習成績名列前茅,通過自身努力實現個人能力的不斷進步和全方面發展,具有服務意識、奉獻精神就是思想道德素質高的表現。誠然,這確實揭示了思想道德素質的內涵,但不夠全面,仍有不足之處。思想道德素質還應包括理性思維能力、思想防御能力、判斷能力、鑒別能力等。這些能力直接決定大學生黨員的政治覺悟、理論素養、服務意識的形成。因此,大學生黨員還要注重理性思維能力、思想防御能力、判斷能力、鑒別能力的培養,而這正是我們以前所忽略的。
3.培養大學生黨員理性思維能力:提高大學生黨員思想道德素質,首先要從以前我們所忽略的培養大學生黨員理性思維能力入手。因為只有形成理性思維能力,思想才會趨于成熟,才會具有思想防御能力,進而才會防止社會不良思想的侵蝕,排除大學生黨員思想中的困惑。過去,為了加強大學生黨員自身的思想防御能力,防止負面思想對其造成影響,主要采取以學習黨的基本理論、參觀學習、聽報告、念文件、樹立模范榜樣等為主的方法,雖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很多時候流于形式,效果不是很明顯。培養大學生黨員理性思維能力,最好的方法是細致而徹底地、理性地幫助他們分析其思想中所困惑的問題,對癥下藥。這個過程就是幫助其思想逐漸成熟的過程,也是錘煉其理性思維能力的過程。這種方法要比將枯燥內容灌輸給學生黨員的教育形式,效果要好很多。
4.定期開設時政講座:對大學生黨員的思想道德素質教育,要具有經常性和貼近社會現實性。因此,經常開設時政講座,對近期國內外發生的時事政治、熱點事件進行介紹和點評。培養大學生黨員形成關注國家和社會現實的習慣,培養其新的興趣點,提高其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對社會上新起的一些負面輿論進行分析,防止錯誤及有害信息對大學生黨員的沖擊,進而影響其思想道德素質。定期開設時政講座的教育方式,可以避免傳統理論學習形式化的缺點,可以彌補理論學習形式化導致的大學生黨員理論素養較低的不足之處。
5.順應時代發展,占領網絡陣地:如今,網絡已經成為現代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對于大學生來說更是明顯,網絡已經成為大學生學習和消遣的重要方式。因此,加強大學生黨員思想道德素質教育,除了傳統的教育形式外,在網絡上的教育對于成長在網絡環境下的大學生黨員來說,有著不可忽視的意義,也具有現實的可行性,必定具有良好的效果。因此,要及時占領網絡陣地,形成有效的網絡教育形式。例如:可以建立相關主題網站,開設黨員學習資源庫來豐富大學生黨員的學習內容。資源庫可以收錄相關影視資料、經典著作、時政講座等。還可以開設網上交流平臺,例如黨建論壇、紅色博客等,做好學生黨建網絡教育。總之,利用好網絡,可以在加強大學生黨員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工作中發揮獨特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宣傳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讀本[M].北京:學習出版社 , 2009.
[2]孫金華.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多樣化社會思潮研究[J]. 河南: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刊,2015:45.
[3]韋文榮.新形勢下要加強高職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09,(10).
作者簡介:張兵(1985- ),女,漢族,黑龍江雙鴨山人,碩士,講師,昆明理工大學電力工程學院輔導員,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通訊作者簡介:徐興如(1995- ),女,漢族,云南施甸人,大學本科在讀,昆明理工大學電力工程學院水電系學生二支部組織委員,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