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博 白冰鋒
摘要: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是當今社會的永恒主題。在當今布滿鋼筋水泥的城市里,公園植物景觀為沉重的城市添加了一絲生氣。為營造優質的城市環境,就要對公園植物景觀設計進行探究,本文分析了公園植物景觀的設計原則及具體優化措施,為建設更好的生態化公園植物景觀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森林公園;植物景觀;設計;研究
面對當今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環境問題也被推到了時代的風口浪尖上,環境保護問題不可忽視。現如今,國內整體環境污染問題嚴重,環境惡化加劇,相關問題有待解決,現代化城市的建設必須在適應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下進行。以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為基礎,把公園植物景觀設計作為現代化城市化建設的重要工作之一,大力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協調城市經濟與環境的共同發展,突出環境建設的重要性,為居民建設一個提供娛樂與休閑自然環境場所。
一、森林公園植物景觀設計的意義
城市中的森林公園是城市重要的綠地景觀,具有凈化與改善城市生活環境的中重要作用,是現代化城市建設的重點環境工程。城市森林公園的建設不僅要考慮社會生產力的要求,還要滿足人類生存的需求。城市森林公園植物景觀的核心內容是各種各樣的植物。植物對于生物的生存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從一方面來講,植物最基本的效益是給人們帶來的視覺享受,植物的觀賞價值,改善城市鋼筋水泥的風貌,彰顯當地獨特的人文氣息和自然氣息;另一方面,植物作為生態環境中的生產者,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光合作用,吸收城市內各種燃油設備排出的二氧化碳及塵埃等,生成大量的清新空氣,參與自然界的物質循環,為生物的生存發展提供強力保障。而且植物的蒸騰作用也能有效調節城市的溫度和濕度,起到優化城市生存環境的作用。此外,城市森林公園中生態植物的存在,滿足了社會各階層的文化需求,如培養青少年自身綜合能力、陶冶老年人情操等,體現出城市公園“以人為本”的初衷,符合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內涵。
二、公園植物景觀設計的優化措施
(一)因地制宜,營造本土植物氛圍。森林公園植物景觀設計應符合當地地理條件、氣候條件,并立足于當地歷史文化特點。本土植物是城市公園優良的植物資源,因為其存活是歷經多年自然環境篩選的結果,本土植物能完美地適應當地環境,且后期養護工作消耗成本小,可以充分體現當地城市地域文化特點。森林公園植物景觀的設計還要因地制宜,當前部分公園采取鋪裝的施工方式,這種施工方式不僅會對植物造成熱輻射影響,還會限制植物根系吸收水分,再加上未及時澆水,嚴重阻礙植物生長。針對此種問題應首要選擇耐旱植物,如梔子、枇杷等。
(二)遵循生態規律,最大化生態效益。在當今經濟高速發展的社會,每一寸土地都得到了最大化利用,土地規劃單位將怎樣最大化利用土地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因此,要想在有限土地面積內將生態效益發揮到極限,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科學合理搭配植物。在公園植物品種的配置上,不僅要重視城市本土植物的種植,還要著重種植生態效益高的樹種。其次,設計適宜的生態群落,塑造不同種類、不同層次交錯生長的植物群落。如行道樹的選擇要結合當地地理位置、道路寬度等因素綜合分析,具體設計如下:通常來說,主干道兩側應設置高大挺拔的喬木,可以考慮懸鈴木及香樟等;公園游步道兩側應設置小喬木,可以考慮合歡等;道路兩側應設置高大彩葉樹種或常綠喬木,形成獨特的景觀大道;公共設施周圍應設置落葉大喬木,以減少冬季陽光的照射。
(三)提高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單一的公園植物景觀不僅很容易使人審美疲勞,而且還降低了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及穩定性。因此,公園中應包含豐富多樣的植物種類,在利用本土植物的基礎上,引入外來合理適宜的植物品種,充分體現公園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和植物品種的多樣性。特別的,要重點建設地帶性植物,加強其生態性和變種的挑選,保證地帶性植物的生長存活,以發揮其美化綠化職能,構建有地域特色的城市綠色景觀。
(四)嚴格把控植被養護成本。森林公園植物景觀的設計應遵循自然、節約、簡樸、大氣的生態理念,盡量減少后期頻繁的養護工作。要控制投入資金和良好環境產出之比,使生態效益最大化,減少不合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資源消耗。控制養護成本的手段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通過植物配植兼顧循環利用資源的方式可以大大減少資源損耗。第二,公園植物應重點突出其自然適應性,力求養護工作的簡便與經濟,避免后期養護管理植物資源投入過多。
三、森林公園的景觀設計所遵循的原則
(一)貫徹“生態”的理念,注重還原大自然的真實情景。在進行城市森林公園的植物景觀設計時,一定要把握好“生態”這一個概念,要合理的選擇植物品種,運用不同的設計搭配手法,盡可能的體現植物的“綠意”。同時還要結合現在的科學技術,將植物及大自然的環境有機結合在一起,真實的體現出生態一體的意義。
(二)設計過程中,要因地制宜,結合地方文化及特色打造獨特的景觀風格。我國擁有960多萬平方千米,各地的自然環境不同,城市森林公園并沒有統一的類型。所以,在進行城市森林公園的植物景觀設計時,設計者要考慮到當地的地方文化及特色,如北京的胡同文化、陜西的民歌等等,要根據不同的地域特色設計出不同的風格,才能吸引當地人民。其次,要做到因地制宜,根據當地立地條件及氣候條件選擇本土樹種,保證成活率的同時也能形成當地特色的植被景觀。最后,科學合理的引進外來樹種,兩者相互搭配以豐富當地的植物群落。
(三)應用新技術護理生態公園的植物,避免資源的浪費。在設計森林公園時,應在各個方面都體現出生態的概念。例如,在進行植物景觀設計時,還要體現出自然、節約的生態理念,尤其是在后期的維護過程中,要本著“低成本、免維護”的原則,結合灌溉、施肥等高科技技術,來有效的節約成本和資源。形成節約和環境效果雙贏利的局面。
四、總結
森林公園植物景觀洋溢著自然生機,透露著山野的浪漫氣息,是現代化城市公園建設的主題。要想科學合理的設計公園植物景觀,就要遵循自然規律,以各項生態學理念為宗旨,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環境,在當今社會,建設生態化的城市森林公園植物景觀不僅是城市發展的需要,更是可持續性環境發展的需要,森林公園植物景觀建設工作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祝津津.淺談城市生態公園的植物景觀設計[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5(13):454.
[2]魯曉佳.城市生態公園的植物景觀設計[J].房地產導刊,2014,(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