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泉 韓晶 戎紅旗
【摘 要】目的:探究循環 miRNA-141在前列腺癌診斷中的價值。方法:選取2016年4月-2017年12月83例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前列腺癌患者為觀察組,選取同期83例健康體檢者為對照組,采用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血清miRNA-141表達水平。結果:觀察組miRNA-141表達水平為(18.57±3.17),對照組miRNA-141表達水平為(5.63±1.49),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血清miRNA141表達水平與格里森得分、臨床分期及是否轉移有關(P<0.05),且隨著臨床分期的增加,miRNA別的表達水平增加。結論:循環miRNA-141可作為診斷前列腺癌的分子標志物。
【關鍵詞】前列腺癌;血清miRNA-141;實時熒光定量PCR;價值
【中圖分類號】R737.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4-0-01
前列腺癌作為死亡人數僅次于肺癌的男性常見疾病,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我國前列腺癌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發病年齡也日趨年輕化[1]。目前直腸指診和血清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是診斷前列腺癌的重要指標,但具有敏感性低特異性差的缺點,因此需要尋找新的解決方法。相關研究顯示[2],循環miRNA是外周血腫瘤標志物,能用于癌癥診斷。本研究對前列腺癌組和健康對照組的血清miRNA-141水平進行檢測,研究其對前列腺癌的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6年4月-2017年12月83例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前列腺癌患者為觀察組,選取同期83例健康體檢者為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年齡(47-83)歲,平均年齡(63.52±3.17),平均病程(7.35±0.78)月;對照組患者年齡(50-86)歲,平均年齡(64.19±4.36)歲,平均病程(7.59±1.03)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①手術前未進行放療、化療的患者;②年齡≥40歲的患者。排除標準:①糖尿病、肝腎功能障礙或其他惡性腫瘤的患者;②不同意參與本研究的患者。本研究已經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同意,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協議書。
1.2 方法 抽取5ml外周靜脈血,采用mirVanaTMPARISTMmiRNA試劑盒提取總RNA采用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miRNA-141水平。所有反應均在ABI7500實時定量PCR儀上完成,每個樣本重復3次,以U6為內參基因,計算miRNA-141水平。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9.0軟件。兩組計量結果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miRNA-141水平比較
觀察組miRNA-141表達水平為(18.57±3.17),對照組miRNA-141表達水平為(5.63±1.49),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前列腺癌患者臨床病理參數相關性
結果顯示血清miRNA141表達水平與格里森得分、臨床分期及是否轉移有關(P<0.05),且隨著臨床分期的增加,miRNA別的表達水平增加。但miRNA水平與血清PSA水平無關(P>0.05)。
3 討論
miRNA作為一種新發現的單戀小分子RNA,通常在轉錄后水平調控基因表達[3]。現代醫學研究表明,miRNA主要作用于細胞發育、凋亡、分化、增殖,在諸多惡性腫瘤中miRNA均存在異常[4]。血清miRNA穩定存在于血液中,并反映腫瘤的大小,因此血腥miRNA可以作為一種腫瘤標志物應用于臨床中。
在國外研究顯示,患者患有惡性腫瘤時,血清miRNA-141水平升高[5]。同時該研究表明miRNA-1 41是高風險腫瘤標志物,循環miRNA-141水平與格里森得分和是否發生轉移存在相關性。本研究中對兩組患者血清miRNA-141水平進行比較顯示,觀察組miRNA-141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表明血清miRNA-141可以作為前列腺診斷分子標志。
目前循環miRNA如何進入血液的相關機制尚不清楚,最近研究顯示,腫瘤細胞通過囊泡將miRNA包裹起來并釋放到血液循環中[6]。因此miRNA不僅可以作為診斷腫瘤的標志物,也可以通過介導靶細胞的表達和信號轉導而作為個性化治療的潛在方法。但循環miRNA敏感度低,選擇高敏感度、高特異度的檢測方法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楊曉,甘蓉,楊英梅等.miRNA-221和miRNA-222對前列腺癌細胞PC-3的增殖、遷移及SIRT1表達的調控[J].檢驗醫學,2014,(5):446-451.
郭斌,郭楓,郭永連等.miRNA-145在前列腺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37(19):4824-4825.
馮強,黃翔.miRNA-32、-196a、-218和-128與let7i在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達及意義[J].廣東醫學,2016,37(1):73-76.
朱逸飛,曾浩.前列腺癌干細胞與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放射性耐受的研究進展[J].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2017,26(11):1347-1349.
吳興成,嚴維剛.MicroRNAs在前列腺癌中的研究進展[J].基礎醫學與臨床,2016,36(2):281-284.
廖于峰,戴金華,茅奇峰等.循環 miRNA-141對前列腺癌的診斷和預后價值研究[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14,(10):1887-1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