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曉亮 楊旭東
【摘 要】目的:對傷椎置釘術治療胸腰椎骨折的治療效果展開研究。方法:選取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00例,采用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各50例,對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的經錐弓根內固定治療方法,對實驗組患者采用傷椎置釘術進行治療,對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實驗組經過治療之后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傷椎置釘術對胸腰椎骨折患者進行臨床治療,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具備極高的安全性能,在醫學臨床領域具有一定的推廣意義。
【關鍵詞】傷椎置釘術;胸腰椎骨折;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68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4--02
胸腰椎骨折是當前醫學領域中經常發生的脊柱骨折之一,其主要原因大都是因為患者的胸腰椎骨質受到多次的外力破壞,其造成這一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遭受交通事故、跌倒、高空墜落等,具體表現為患者下肢功能缺失,呼吸受阻,甚至出現大小便失禁的情況,治療胸腰椎骨折的主要方法就是通過手術進行治療,在傳統的治療方式中,雖然能夠取得治療效果,但是卻并不理想。所以下文將針對傷椎置釘術治療這一疾病的效果展開論述。
1 資料與方法
1.1 患者資料
選取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00例,采用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各50例,在實驗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在36-6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8.9±6.5)歲,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2例,年齡在38-6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9.2±6.7)歲。其患者骨折的時間均在7日之內,并不包含嚴重的全身骨折或者器官臟器受損害的患者,也不包含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不包含肝腎功能障礙的患者。經比較,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無明顯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用來比較。
1.2 方法
對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的經錐弓根內固定治療方法,首先對患者進行全身的麻醉處理,利用消毒的鋪巾進行手術體位的選擇,要保證患者的腹部以下保持懸空,術中對患者的豎脊肌進行剝離,進而將患者的骨折的部位與上下相鄰的脊椎暴露出來,對患者的錐板進行減壓處理,并安裝螺釘帽,利用連接棒使患者的傷椎撐開,進而鎖緊螺釘帽,將切口縫合[1]。
對實驗組患者采用傷椎置釘術進行治療,即讓患者仰臥狀進行治療,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處理,進而采用消毒鋪巾讓患者腹部懸空,將支架的高速降低,在患者骨折錐的棘突出進行手術,采用常規方法對患者的豎脊椎進行剝離,將骨折錐以及患者上下相鄰的脊椎露出,在臨錐的椎弓根植入椎弓根釘,進而將其推入患者的骨折錐,在此過程中,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若是患者的椎管需要進行減壓處理,那么首先可以在患者的一側進行減壓處理,進而在未進行減壓處理的一段植入椎弓根釘,若是不需要減壓,醫護人員直接對患者的椎骨進行植骨即可[2]。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SPS19.0系統軟件對所收集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進行檢驗,若存在明顯差異,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結果
根據上表數據可知,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的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由于胸腰椎是人體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極易發生損傷,其損傷原因大都是由于患者胸腰椎負荷增大而造成的,醫學領域大都采用手術的方式對這一疾病進行治療,需要從患者的腹部側端撐開脊椎,進而利用植骨之間恢復患者的胸腰椎功能,需要對患者背側進行壓縮,保證患者的脊柱具備一定的張力,還需要結合外力令患者的傷錐恢復正常。經對比實驗發現,利用傷椎置釘術對患者進行治療的有效率98%明顯高于常規經錐弓根內固定治療術的總有效率88%,存在明顯差異[3]。
綜上所述,采用傷錐置釘術對患者進行治療,能夠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在醫學臨床治療領域具有一定的推廣意義。
參考文獻
劉崗,何斌,孫志峰,等.胸腰椎爆裂性骨折40例2種不同術式對比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3,34(24):3630-3631.
張振云,丁江平,李宗健,等.經皮微創經傷椎置釘術與跨傷椎置釘術治療胸腰椎骨折的療效對比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5(1):68-70.
王駿驊,楊惠林,耿德春,等.無神經癥狀單節段胸腰椎爆裂型骨折行后路短節段椎弓根螺釘內固定置入186例[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3,14(17):3185-3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