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仲強
摘 要:通用技術以《技術與設計1》和《技術與設計2》為高中必修課程,其核心是建立在技術基礎上的設計。設計應用題能夠考查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設計能力,是通用技術考試中必考的題目。設計應用題時,分審題、分析構思、畫設計草圖等步驟組織教學,以下是對設計應用題的一些思考。
關鍵詞:通用技術;應用題解題;有效性
一、認真審題
到了高三做過一定量的設計應用題目之后,會發現很多題目的思考方法是一樣的,我們需要按設計應用題型進行分類,認真審題,用一套方法解一類題目。以2015年9月份浙江省統考卷的設計應用題為例,有些學生畫的設計草圖依然側重梯子,似乎沒有審清具體設計內容;有些學生畫的設計草圖結構其實根本沒有考慮滿足設計要求;有些學生畫的設計草圖似乎滿足了設計要求,但仔細看卻發現根本不是在題目限定范圍內能夠做到的。應用設計不需要做很多題目,不管題目如何千變萬化,要想對付它,審題是第一步。對于通用技術設計應用題的審題,一審具體設計內容,二審設計依據的材料及其尺寸大小,三審配圖及其尺寸大小,四審設計要求。
二、解題規范
高考越來越重視解題規范,體現在應用設計中就是文字說明。要求整體結構合理、清晰、美觀、立體感強,盡管必要時可以有文字說明,但畢竟畫圖是解題關鍵,需要盡從圖中直接看出設計要求的實現。歷來設計草圖的具體評分都會分解到各個得分點,所以畫圖時應注意設計要求的結構的體現,如直角、安裝孔、凹槽、腰型孔等等。要想畫出的設計草圖整體清晰、美觀、立體感強,需要在平時注重畫圖練習,加強立體圖的布線和線條長短比例的搭配。這樣既可以讓老師一目了然,又有利于理清自己的思路,還方便檢查,最重要的是能幫助我們在分步驟評分的評分標準下少丟幾分。
三、大膽猜想
在審題的基礎上,努力回憶與此相關的教材理論,搞清楚屬于哪一章、哪一節。我認為這是要考查學生是否掌握該部分教學內容,同時也是命題時的出發點、立足點和依據。這一部分答好了,就能為下一步解題做好鋪墊,使后面的分析有理有據,水到渠成。本部分以不超出本題答題空間的二分之一為宜,內容少了,盡量回憶,回憶不起來就干脆對題目中出現的重要“關鍵詞”進行名詞解釋;太多了,則有針對性地挑選符合題意的相關理論寫。
如: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這個由sekomu開發的協助進餐機器人是在日本2006機器人大獎上獲獎的機器人之一。它能夠協助手部有障礙的老年人或殘疾人自主進餐,通過對操縱桿的操作,可以把盤子里的食物送入口中。利用這款機器人,不用自己動手,一般的米飯和煮熟的食品、沙拉以及柔軟的豆腐之類等食物都可以自如食用。而且根據使用者的身體條件不同,可選擇適用的手動、半自動或自動的模式來操作操縱桿。不光在日本國內銷售,在荷蘭和歐洲也能看到這款機器人的身影。
材料(2)多功能電飯煲獨創營養保溫模式,保溫時充分保留米飯的水分,防止細菌滋生;超厚2.0mm鋁合金內膽,耐用不變形,三維立體加熱功能,加熱均勻,煮食效果佳;堅硬不粘涂料,極其耐磨,不黏性好;獨創新穎的造型設計,讓您的家具更顯時尚特色;新人工智能控制,溫度控制更精確,煮出的米飯更營養;多項煮食功能,任您慢慢選擇。
1.任選一個產品:(1)從技術的性質出發,分析該新產品的優、缺點;(2)如果你是該領域的設計師,你有什么更好的想法?
2.技術具有綜合性,協助進餐機器人技術運用了哪些學科的知識?至少列出三項并簡單說明理由。
這題要求用技術分性質來分析,但技術的性質有好幾項,根據該題描述,像技術的專利性在這里就沒有必要提了(如例一參考答案第一段)。第一印象很重要,書寫時字跡要端正,卷面要整潔,層次要分明,使閱卷老師一目了然,便于找到給分點。
四、知識分層
通常進入高三后,老師一定會幫我們梳理知識結構,設計的知識不單純是按板塊分的,更重要的是按層次分的。比如,形體的尺寸標注①尺寸三要素:尺寸界線、尺寸線、尺寸數字。(尺寸線)必須單獨畫出,不能與其他輪廓線重合,也不能與輔助線重合。尺寸數字:圖樣上的數字表示形體的真實大小,以(毫米)為單位時,不用寫(單位),否則必須寫明;②標記橫向線段時,數字在尺寸線的(上方);標記豎向線段時,數字在尺寸線的(左側且字頭向左);標記傾斜線段時,數字在尺寸線的(上方);③圓弧的尺寸標注(整圓或大于半圓)的圓弧需要標注直徑,直徑的符號是(?準)(半圓或不足半圓)的圓弧需要標注半徑,半徑的符號是(R);標記螺紋孔時,直徑符號是(M);④其他注意點:在三視圖中,同一個尺寸只標注一次;同側若有多個尺寸,則小尺寸在內側,大尺寸在外側。綜合性問題需要用到各個層次的知識。這也提醒我們,不妨換個層次考慮問題。
五、觀察生活
對于設計應用的問題,很多最基本的認識可以通過自己平時對生活的細致觀察逐漸積累起來,而這些生活中的常識、現象會經常出現在題目中,豐富的生活經驗會在你不經意間發揮作用。
總之,通過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齊心合力,可以不斷提高復習有效性,提高學生技術能力,促進學生在設計應用題考試中提高成績。
參考文獻:
[1]徐盤龍.淺談通用技術的教學活動與設計[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9):86-87.
[2]顏宏.淺談如何設計通用技術課程教學[J].科研,2015(39):108.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