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麗華
春季天氣多變,忽冷忽熱,是感冒的高發期。不少人出現鼻子癢、打噴嚏、流鼻涕等癥狀,吃了感冒藥卻反反復復不見好。專家提醒,每到春季,柳絮、花粉等過敏原暴增,也是過敏性鼻炎高發的季節,感冒老不好,警惕有可能是過敏性鼻炎。
兒童過敏性鼻炎的鼻部表現比較突出,如清水樣鼻涕、鼻癢、鼻塞、噴嚏等。有些孩子可能還會有眼部癥狀,比如眼睛癢。由于下眼瞼的腫脹,有些孩子還會有黑眼圈。另外,有些孩子經常揉鼻子,甚至出現一些怪異的動作。除此之外,有的孩子會有一些全身癥狀的表現,例如睡眠不好。睡眠不好的孩子在過敏性鼻炎患者中占到60%,經常表現為翻身、睡眠不安穩,這些孩子可能會有學習成績的下降。還有一些孩子會有性格方面的改變,比如愛生氣、易激惹,或者是行為異常等,危害還是比較大的,應引起家長的重視。
過敏性鼻炎的癥狀
過敏性鼻炎的癥狀與感冒相似,有不少患者在發病初期常把過敏性鼻炎當成感冒,一方面耽誤治療,容易引發多種合并癥,如支氣管哮喘,有的還并發鼻竇炎、中耳炎、過敏性咽喉炎等;另一方面又濫用了其他不必要的藥物。所以,一定要區分好感冒與過敏性鼻炎,對癥下藥。
家長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分辨感冒與過敏性鼻炎。
1.流清鼻涕:感冒初期鼻涕呈清水樣,流量少。而過敏性鼻炎恰恰相反,打噴嚏時伴隨大量清鼻涕,且常常在鼻癢之后出現。
2.鼻癢:感冒時,鼻子最主要的癥狀不是癢,而是長時間的鼻塞。而過敏性鼻炎發作,鼻腔與咽喉部位就會非常癢。
3.打噴嚏:感冒時打噴嚏次數不多;而過敏性鼻炎患者會連續打噴嚏,一般會連續打十幾下噴嚏。
4.全身癥狀:感冒會并發一些全身癥狀,如全身無力、肌肉酸痛等。而過敏性鼻炎發作時通常不會出現以上全身癥狀。
過敏性鼻炎的治療
除了盡量避免接觸過敏原外,主要依靠藥物治療。過敏性鼻炎的對癥治療藥物包括抗組胺藥、減充血劑、抗膽堿藥、糖皮質激素和肥大細胞膜穩定劑等。這些藥物的給藥途徑有口服、滴鼻和鼻腔噴霧等幾種。以糖皮質激素和抗組胺藥物為首選,而減充血劑、抗膽堿藥和肥大細胞膜穩定劑在治療過敏性鼻炎時多為輔助用藥,用于改善某些癥狀。治療過敏性鼻炎特別應注意以下問題。
首選激素藥過敏性鼻炎的治療用藥一般都是針對鼻黏膜的過敏性炎癥來進行用藥治療的,其中糖皮質激素是治療過敏性鼻炎的一線藥物,特別是對長期暴露于過敏原而引發的延期反應和慢性炎癥有效。
有些人害怕激素會帶來不良反應,但實際上,只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藥,這種擔心是完全沒有必要的。這是因為鼻內滴藥可使藥物直接作用于病變黏膜,療效突出,又因為是局部用藥,不會對全身產生作用,因此可以大大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適于長期使用。伯克納、輔舒良和內舒拿等是治療過敏性鼻炎時的常選藥物,用藥時每天對準鼻腔噴霧1~2次即可。藥物通常在數小時至數十小時后發揮療效,癥狀得到明顯控制后可逐漸減量。
用藥時須注意以下事項:①以早晨用藥為好,用藥前搖勻;②治療間歇性變異性鼻炎,應盡可能在接觸過敏原之前(兩周左右)用藥;③藥物噴頭插入鼻腔不宜過深,以免損傷鼻黏膜;噴頭應指向鼻腔外側壁,避免藥液噴向鼻中隔,以免增加鼻出血的可能;如有可能,用右手噴左鼻孔L,用左手噴有鼻孔;④鼻用皮質類固醇藥物發揮作用需要一定的時間,最快也要3小時左右,一般要在治療幾天后才顯效;⑤長期用藥應定期檢查鼻黏膜以及鼻咽部有否干燥、結痂、潰瘍、并發真菌感染及鼻中隔穿孔等;⑥激素過敏者要禁用,對于呼吸道結核感染者、兒童、孕婦、哺乳婦女要慎用。
用好抗組胺藥第二代抗組胺藥物(代表藥物有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相對無鎮靜作用,目前使用比較廣泛。氯雷他定對噴嚏、鼻癢和流清涕有效,而對鼻塞效果不明顯。第三代抗組胺藥物(代表藥物非索非那定等)對過敏性鼻炎有較滿意的療效。在臨床應用抗組胺藥物時應嚴格執行藥物推薦劑量;一般不與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合用,如紅霉素或克拉霉素等;不與咪唑類抗霉菌藥物合用,如酮康唑或伊曲康唑等;不要與其他可抑制加氧酶細胞色素P450系統的藥物合用;肝功能障礙和低鉀、低鎂血癥者應禁用或慎用。
慎用滴鼻劑 許多人在治療過敏性鼻炎的過程中,認為只要有含麻黃素的滴鼻劑,就能將鼻炎治療好。至少在過敏性鼻炎犯病的時候,都喜歡用滴鼻劑來緩解過敏癥狀。其實這種滴鼻劑也只不過對于初期的過敏性鼻炎有治療效果而已,碰到鼻炎程度較為嚴重的,基本上對其過敏癥狀沒有顯著的治療效果。
在過敏性鼻炎的治療過程中,若太過頻繁地使用滴鼻劑,有可能會導致過敏性鼻炎的反彈,鼻塞的情況會比以前更為嚴重。冠心病、高血壓、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患者、孕婦及兒童要慎用該藥。對于孩子而言,長期使用還會影響嗅覺靈敏度,還會造成鼻黏膜損傷,甚至產生耐藥性和藥物依賴性。同時,最好不要擅自增加滴鼻劑的用量,這樣會導致藥物攝人過多。過多的滴劑會通過鼻腔流人食管,會引起心跳加快,焦躁不安等精神煩躁癥狀。小孩子則會出現哭鬧不止的現象。
禁用抗生素許多鼻炎患者認為鼻炎不就是有炎癥嗎,便濫用抗生素來治療。實際上抗生素是用來對付細菌,對改善過敏癥狀無效,濫用抗生素不僅造成經濟上浪費,而且還會因藥物濫用導致過敏性疾病遷延不愈,甚至可能導致藥物性鼻炎。除非出現細菌感染,如高燒、鼻子有膿性分泌物時,才考慮使用抗生素,但同樣要在醫生指導下對癥治療。
重視過敏性鼻炎的防治
近年來,兒童支氣管哮喘的發病率有明顯增高的趨勢,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家長不重視兒童過敏性鼻炎的診治。患兒從上呼吸道過敏發展到典型支氣管哮喘往往有一個過程,這可能和氣道與過敏原接觸的順序有關。兒童哮喘的主要過敏原為吸人性過敏原,如粉塵螨、花粉、貓狗毛屑等,這些物質的吸入,首當其沖的是鼻腔,接著是咽喉和氣管,最后是支氣管、小支氣管和肺泡。研究發現,大多數吸人性過敏首先發生于鼻腔,導致過敏性鼻炎,患兒表現為鼻塞、鼻癢、流清鼻涕、打噴嚏等癥狀;如果不及時治療,炎癥很可能向縱深發展,到了咽喉、氣管則產生咳嗽變異型哮喘;如果再不及時治療,過敏反應到了支氣管、小支氣管,則最終發展為支氣管哮喘。臨床發現許多過敏性鼻炎患兒的下面氣道已處于高反應狀態,通過激發試驗可誘發過敏性咳嗽甚至喘息發作。如果得不到及時、正確的治療,50%以上的過敏性鼻炎患兒會發展為哮喘,75%的咳嗽變異型哮喘患兒得不到及時治療會發展為支氣管哮喘。
專家提醒,患過敏性鼻炎的人要加強對鼻子的保護。隨時保持鼻腔清潔;盡量減少戶外活動,尤其是早晨5—10時,是花粉擴散高峰時間,最好不在戶外久待;外出回家后及時淋浴,對去除身體上的過敏原有幫助;保持室內空氣濕度,或是使用空氣過濾器,不要讓鼻子太干燥;及時更換、清洗床單、被罩,防止螨蟲及其分泌物誘發過敏性鼻炎;香水、化妝品等都會刺激鼻腔黏膜,也要盡量避免接觸;在換季時,每天早晨打開窗戶,或是外出前先上下搓鼻子,做鼻部按摩,直到鼻部發熱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