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陽


試問這兩年受二胎政策影響最大的是什么?我感覺應該是汽車了。先不說因為這項政策我國生育率上沒上去,國內市場中的7座車型可是風起云涌。眾廠家紛紛發布自己的7座SUV車型,有更著急的直接把五座SUV稍稍延長硬塞進去第三排表明立場,但結果卻鮮有成功者。
且不說如果各家想討好二孩家庭應該推出更多優質MPV,就算你真的想用SUV打動他們,請一定要好好努力—下,不管是哪位家長,也不會把孩子硬生生的塞到一個空間狹窄的小板凳上的。7座車并不只是有七個座椅的車,而是能坐下7個人的車。我覺得以第三排可以放寵物來安慰自己的都算是耍流氓。而實施情況是,縱使這兩年7座車越來越多,但自打兩年前漢蘭達被評為TopGear年度車之后,我并沒有找到任何一款7座車能比它更優秀,能比它更適合家庭。
現在漢蘭達迎來了中期改款,前格棚變得更大,更貼合豐田新一代的家族特征。車身加長35mm,高度降低5mm,所有長度全部加在前懸以前,省下的包括前后燈之內的所有外觀特征都屬于微調,不仔細觀察一般是發現不了的。內飾也是如此,除了中控屏幕升級成了10.1英寸帶有百度CarLife的版本,剩下基本被原封不動的保留下來。
這種變動聽上去似乎有些讓人失落,但我特別慶幸豐田沒對漢蘭達進行大刀闊斧的改動。因為以目前其水準來說,依舊難逢對手。
這就叫以不變應萬變,漢蘭達的出色不在于其外觀,也不在于其內飾做工用料,事實上,這款車由內之外的在設計上都不能用好看來形容。但它的魅力在于其實用性,它也正是憑借著自己驚人的空間利用率和優秀的行駛品質打動所有消費者,也正是因為它本身足夠優秀,才會有這么堅挺的價格表現。
首先是空間,如果你不需要第三排,那么第二排座椅可以調到最靠后的位置,這時后排腿部空間可以用夸張來形容。而且漢蘭達第二排地臺純平,所以即使要乘坐三個成年人,相互之間腿部也不會干擾。
當車內需要坐7個人的時候,第二排的乘客就要貢獻出一些奢侈的腿部空間了。當第三排安放好兩個成年人之后,第二排乘客還能有一拳左右的腿部空間。這樣才能叫做真正的7坐車,那些必須石頭剪子布輸的人罰坐第三排或者第二排中間位置的車都只是拿7座當噱頭罷了。
然后就是儲物空間,既然你是給7個人設計的車,儲物空間自然也要滿足一車老小的需求。漢蘭達的儲物空間主要突出一個“大”,前排中央扶手深不見底,正常電腦包應該都能放在里面。中控臺上的儲物槽也是實用至極。主副駕的所有隨身裝備都能放在里面,手機、錢包、移動電源全部都放得下。中控臺位置還貼心的留有USB線的孔位,車載互聯與充電全部沒問題。這個儲物槽最棒的是其位置,主副駕可以很方面的拿取東西,別看粗糙,人機工程學考量也是有的。漢蘭達的后備廂也足夠大,使用第三排狀態下雖然放不下大行李箱,也有200多升空間可用,放下第三排就是驚人的580多升平整空間。
然后就是優良的行駛質感。漢蘭達本身沒有任何性能可言,無論是轉向質感還是動力響應都是以輕巧平順為主旨,講求性能的7座車買家們可以另尋他處了。它的整體性格是同意的,順滑的發動機與變速器,順滑的方向盤手感,還有順滑的底盤。當年年度車評選試駕漢蘭達時我就被它的底盤驚艷到了,我沒想到這么一個看似松松散散的龐然大物會有如此柔韌的底盤表現。我很高興豐田并沒有在新漢蘭達上做任何底盤方面的改動。只不過我們這次的試駕車全部是新車,所以出廠胎壓由于被打到了3.2,所以在試駕過程中會感覺到彈跳。各位買家在購買完新車后也要注意一下胎壓水平,如果過高就去輪胎店把胎壓調到2.5左右,你會發現底盤會舒服很多的。
除了前面那些小變動,中期改款漢蘭達最大的進步還是體現在以下兩點:
首先是豪華版以上車型都配備了豐田的Safety Sense安全套裝,包括預碰撞安全、車道偏離警示、自適應巡航、自動遠近光調節等等系統全部在內。對于一款經常拉人的車來說,安全絕對是第一要素,所以各位乘客不要忘了系安全帶哦,包括第三排的那倆人。
然后,也是最重要的,新款漢蘭達車內一共配備4個USB接口,鼓掌。
可能很多人會對漢蘭達期盼更多,希望它能全面進步,全面碾壓對手。但世界上從來就沒有全面碾壓這碼事,如果全面碾壓,那價格也會高到碾壓別人了。所以,漢蘭達做好了所有它注定該干的事,改款前是如此,改款后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