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LIE TURNER



早在全球發表前兩個月便試駕Urus?請勿介意我們先睹為快。
重逾兩噸的超級SUV正在直指意大利的山光水色,而且速度相當,形勢大大不妙。怪只怪我在意大利南部Nardo機密測試設施的Strada Bianca砂礫跑道開了一圈便信心大壯熱血上頭,加上路面起伏不定,遂有此刻飛撲灌木叢的報應。
這一沖導致我下盤一滑漂進右彎,過程但覺漫長得好像殺出個黎明。事實上前后不過兩秒,我便糊里糊涂從彎角另一端突圍而出。天不亡我,幸甚幸甚。
接下來幾圈總算讓我有時間冷靜下來分析眼前情況。這部車的抓著力和加速力可圈可點,但最引人注目的其實是那份淡定身手,在變幻莫測的起伏地形邁開闊步時居然可以妥善處理這副完全不像蘭博應有的沉重軀體,實在令人驚嘆。它從不缺乏懸掛行程,下盤功夫從不見底,只管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好讓你集中精神直搗下一彎,巴望著出彎時卷起漫天塵土揚長而去。這部蘭博果然不尋常。
自從Urus概念車在2012年北京車展初度亮相,世人便逐漸把蘭博基尼SUV當作未然的事實。經過五年開發,并且在圣亞加塔設施上投放了1.7億英鎊后,包括我在內的四名記者于去年十月有幸獲邀到Nardo中心一試Urus原型車,然后詳細報告個人感想。
但愿大家已仔細看過前幾頁的技術細節,不過這里仍然值得你我重溫—下這款2.2噸SUV令人側目的數據。Urus從靜止狀態加速至100km/h只消3.6s,短途沖刺力與奧迪R8 V10 Spyder難分高下,跟保時捷911 GT3 PDK比較也不過落后0.2s。再下來是極速,僅管買家不大可能以身犯險驗明真偽,但以差不多23km/h拋離保時捷CayenneTurboS肯定夠你在馬球俱樂部自鳴得意。
把駕駛席高度降至低無可低,信手撥進Corsa模式,未待完全消化諸般性能數據,廠方便安排我們來到Nardo汽車游樂場的另一“攤位”,在長長直路和16個彎構成的3.9英里操縱性能測試跑道看看Urus如何處理車速和摩擦度較高的場地。
我們和三部Urus以編隊方式離開維修道,帶頭一部是開發試驗品,由蘭博首席試車員Mario Fassanetto駕駛。我在隊中排第二,后面是另一部全身偽裝的原型Urus。這些都是量產前的早期制品,一律裝上22英寸輪圈(另有21和23英寸貨色)和法拉利P Zero Corsa輪胎以配合眼前跑道的特性。這天的首要功課是提交試車感想,以便工程人員進行開發階段的最后沖刺,因為硬件基本上雖已敲定,軟件方面其實仍有幾個月時間可以進一步琢磨。
從維修道列隊進入大直路,最明顯的分野就是聲浪。對于那些有幸領略Huracan Performante VlO風情或Aventador無敵V12的人,Urus的雙渦輪增壓V8也許要花點時間才能接受得來。然而事實勝于雄辯,越野就得講究低轉扭力,這款雙渦輪增壓V8正好擅長V10苦于處理的差事。
這樣并不是說這款跟奧迪RS 6動力心臟多有共通處的V8缺乏自我個性。事實上它的龍吟聲相當得體,拖波還會燒炮仗,只是長年熏陶之下,大家已認定狂牛超跑的聲浪例必叫人汗毛倒豎,自然要花點時間適應這臺V8的唱腔。
性能方面倒是沒有爭議余地。以較低車速試探幾個圈后(這幾個圈清晰說明了Urus掩飾體重的功夫多么到家,48V防傾系統總是不辭勞苦拼命遏抑車身的俯仰動作),Mario沖出最后一個彎便火力全開沖下維修站前直路。
記得上一次在同一場地測試Centenario,我在第一號前的100公尺標距牌曾經觸及275km/h,Urus由同一直路進入末段弧度變得相當棘手的高速長命左彎時則錄得250km/h。事實上只要開上一兩個圈,你便會發覺自己在一號彎的剎車點越來越靠近彎內有彎的位置,進入前半個彎時車速不難維持在相當高的三位數水平,下盤卻依舊四平八穩,單憑這手功夫已足夠安撫大部分蘭博迷的不安。何況隨著圈數增加,Urus還進一步證明它在其他方面原來也很有能耐。
Urus的一舉一動顯然涉及強大作用力和克服這些作用力的怪力,那套特大碳陶瓷剎車的減速表現卻輕松得好像談笑用兵,而且從無弱化跡象。調動前后扭力促進轉向的效果同樣嘆為觀止,身手之靈活完全超乎這等龐然巨物應有的水平。
我們進行了五輪測試,每一輪須一口氣疾走三個圈,其間多次交換駕駛軟件脈譜不同的原型車,我也趁機會反復試驗各個平路駕駛模式(Strada、Sport和Corsa)。這些模式會逐級調高轉向、油門和波箱的連貫感和敏銳度。當中以Corsa火藥味最重,每次升擋都伴隨著扭力大爆發,但感覺上未免太著痕跡,有需要進一步琢磨。此外,轉向手感較重的話我會更高興。模式之間的差異較大也會更討好,據悉開發人員已著手處理這一問題。
1Urus以240km/h沖向Nardo直路盡頭。這時才發覺門柄在偽裝下原來沒有那么顯眼,未免后知后覺為時已慢。2蘭博基尼首席工程師Maurizio Reggiani在“太陽鏡戴得最像意大利人”的比賽落敗后以笑遮丑。3以時速2lOkm掠過,實在很難看清楚Nardo操縱性能測試跑道的地圖。4四名記者,三部Urus,許多個小時的試車感想匯報。
只是共舞一天,Urus便掃去我滿腹疑問。
隨著賽道測試進入尾聲,Urus車隊也操得越來越狠,我但覺自己好像變了SUV三明治中的肉餡,而且某次通過連串彎角時,我突然發覺領頭車把相當大條的橡膠射向我這邊的擋風窗。由此可知Urus的身手實在非常了得,居然把輪胎承受的重擔掩飾得這么密實。
如是者高速通過另一串彎角,出彎一刻擋風窗又一次受到黑色軟膠蟲轟炸。所以趁著車隊最后一次返回維修站,我決定停車檢查—下輪胎。結果發現襲向擋風窗的東西,原來是橡膠受熱軟化后積聚于胎紋內,繼而在橫向載荷下降和車速上升時順勢剝離的垃圾,無微不至的工程心得于此可見一斑。
Urus在許多人眼中是很有可能沖淡其摯愛超跑品牌色彩的禍水,可是共舞一天后,它已掃去我滿腹疑問。個中挑戰其實一如以往,那就是致力讓作品流露出蘭博的神韻。今天Urus便以實力證明它大有機會成為當今天下速度首屈一指的SUV,只要輪胎消受得來就有本事給你攻克賽道,讓你在心愛的砂礫路漂個不亦樂乎,或者直闖某某雪山坳道。
所以蘭博有車如此,居亦何難。Urus用途實際,空間寬敞,滿載科技成果,讓你今后可以跟更多親友一起享受蘭博基尼逍遙游。它不但為蘭博發掘新客源,更是這家公司的命脈,所帶來的收入當能讓蘭博未來數十年繼續推出你我夢寐以求的超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