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現如今,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大數據時代的來臨,新媒體的融合發展已經逐漸作為我國傳播文化的主要發展趨勢,其帶給傳統廣播電視領域的不僅僅是機遇,更多的是挑戰。許多傳統企業為了改變此類現狀紛紛開始實行改革體制,完成自身的有效轉型。傳統廣播電視企業需在一定基礎上完成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把相關優勢擴大,從根本上幫助我國廣播電視實現有效的策略發展。
關鍵詞:傳統廣電現狀;融合路徑;全媒體平臺
中圖分類號:G2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8)05-0100-02
一、傳統廣播電視與新媒體的融合背景與動機
1.傳統廣播電視的發展現狀
傳統廣播電視受到新媒體發展的影響,其相關發展都遇到了根本性的阻礙,在此類發展現狀的影響下,使得各大廣播電視急求短期利益,追求克隆其他類型收視率較好的節目內容,觀眾由于節目重復性的再次演變,無法在根本上激發其觀看興趣,使得相關廣播電視不僅損失了相關資源能力,還使得自身收視率降低,最終使得單一功能的電視的發展越來越落后。并且由于專業院校或相關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與當代社會的人才需求具有較大的差異化,因此,目前的廣播電視臺缺乏相關的創新人才。
廣播媒體要通過了解現如今市場的發展體系以及相關創新咨詢來完成自身規模的改善。
2.傳統廣播電視與新媒體的融合基礎
隨著新媒體的不斷擴展開發,傳統的廣播電視與其之間的競爭痕跡越來越明顯,但從相關發展角度上看,新媒體施加給廣播電視的行業壓力可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廣播電視完成相關工作的創新發展,其二者之間的差異化也可構成其發展之間的優勢融合,幫助二者完成其相關領域的具體發展。新媒體從傳播速度上來說比廣播電視更直接,同時受到越來越多的觀眾喜歡,從傳播方式上也得到了根本的改變,由單點傳播變成了多點傳播,受眾從被動接收信息變成了主動接收信息。在網絡時代,可以說每個人都是新聞記者,隨著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傳統的廣播電視媒體受到了極大的挑戰,用戶大量流失。信息的真實性,不對稱性等問題也成為焦點。對于各個省市的衛視來說,要發展新媒體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來支持,這些因素給傳統媒體的改革帶來了一定阻力,因此,部分電視臺并沒有完成新媒體的轉變建設。
傳統廣播電視的推廣方式多為大眾傳播,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專業化的運作和行業權威,但耐于其發展渠道具有相關限制性,因此,具有多種領域其無法完全涉及。新媒體雖是近幾年新投入社會發展的傳播方式,由于其發展渠道是以互聯網為基本方向,使得信息傳播的速度加快且相關瀏覽量增多,它消除了權力界限、消除了傳統媒體之間的界限,解決了信息發送者與接收者之間的阻隔[1]。以共享的精神打破了傳統媒體對信息的壟斷,以其開放性和包容性改變了媒體的秩序,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1]。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對傳統廣播電視臺今后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傳統的廣播電視臺應根據目前的發展現狀來調整自身發展渠道,通過與新媒體相結合來擴增其傳播領域,并完善自身今后的收視率發展。
各行各業的發展都需要創新,新媒體與傳統廣播電視的發展類型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傳統廣播電視在相關領域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并且其發展方向多為大眾傳播,新媒體是近幾年新推出的新型媒體,其發展成本較低其依靠互聯網實現信息的有效傳播,其發展不能只依靠目前所有的短暫利益,新媒體要擴大自己的發展價值,通過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為基本切入點,完成自身信息發展的有效改革。與新媒體融合發展是必然趨勢,面對形勢,傳統媒體要積極改革創新,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滿足用戶日益增長的需求。
二、傳統廣播電視與新媒體的融合實例研究
1.統一指揮調度的多媒體采編平臺
現如今,人們獲取信息資源的途徑更加多元化,使得傳統廣播的新聞播報缺乏一定的實時性。根據目前的發展現狀,廣播電臺、電視等傳統媒體需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例如,通過改變信息咨詢的生產方式來轉變傳播方式。廣播電視可改變傳統的單一化傳播途徑,并向高效集中化的傳播方式邁進,其可完成信息價值從多方面的提升。在發展過程中,要引進新媒體的發展思想,通過運用互聯網的發展思維或者與新媒體相融合來實現信息的實時性共享,使得用戶在不同的傳播途徑中都可看到相同的信息資訊。
2.集成播控與整合發布平臺
傳統廣播電視的發展途徑是電視機,但隨著互聯網的穩固發展,其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電視機的發展作用。如若相關管理人員需進行電視節目制播的有效分離,需將所有的傳播途徑都充分應用其中,從實際數據來觀察用戶的真正選取類型。廣播電視與新媒體雖具有一定的行業競爭力,但在發展中要想實現兩者之間的共贏則需要根據不同的發展需求完成二者的有效整合匯總,將其整體劃分為數據采集部、編輯部以及節目部三個部門,將產品的宣傳途經的用戶選擇根據實際應用數據進行表達,來確定今后的投入輸出比例。
三、傳統廣播電視與新媒體融合的四大路徑
1.開發建立獨立自有的新媒體傳播渠道[2]
傳統廣播電視在其領域內具有一定的價值定位,但近幾年新型推出的新媒體文化對其發展產生了不小的打擊,現如今,各大廣播電視臺都開始尋找相關對策,部分電視臺已經開始完成投資并建設自身的新媒體團隊,其典型代表例如,湖南衛視的芒果TV、中央電視臺的CNTV以及鳳凰衛視的鳳凰視頻等等[3]。完成自身新媒體的建設,不僅對內部渠道進行了擴展,還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新媒體的相關發展類型。雖其以上列舉的代表均完成了相關新媒體的建設,但仍存在多數電視臺沒有完成現如今的技術改革,仍舊停步不前。對于衛視來說,其發展新媒體需要大量的資金、人力以及相關的網絡推廣,并且廣播電視臺自身須具有一定的客戶信息才能完成新媒體的有效建設,這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時間限制,因此,部分電視臺并沒有跟風完成自身新媒體的有效建設。
2.廣電集團與互聯網公司合作創辦新媒體
廣電集團在發展過程中引進互聯網的發展思想,實現二者信息化的有效共贏。但在目前其基本思想無法得到落實,首先是其視頻內容無法比擬專業的制作團隊,其次是缺乏相關技能型人才,在發展過程中無法保證其正常的穩定性。
3.廣電集團間互相合作建立新媒體
許多廣播電視臺為了節省風險開支,通通根據相關新媒體的制作要求在新媒體的發展途徑中進行資訊傳播,但由于其信息數據不具備一定的吸引力,導致其不具備發展的新型能力。目前,國外發達國家在新媒體方面的發展以幾乎趨近于成熟,其通過覆蓋多種文化娛樂領域,在實現信息的共享和有效互動。
4.廣電集團對內部資源進行拆分,構建新媒體平臺
在進行內部資源拆分過程中,需先將相關價值內容整理匯總,通過具體分析來挖掘其內部的潛在價值,再根據廣電集團的社會價值制定相應節目,完成信息的二次發展效應。新媒體的傳播途徑雖范圍大,但其信息不具備一定的歷史底蘊,并且不具備一定的社會流傳性,此發展缺陷恰恰是傳統廣播電視臺的優勢所在。廣電集團需有效的利用自身價值經驗,采取市場開放運營,來完成信息的可持續發展。電視臺要利用自己長期建立的資源和資金優勢,建立自己的視頻網站、信息平臺、開通官方微博等,使自己成為信息的編輯者和制作者,從而更好地控制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以及傳播途徑。
四、結 語
綜上所述,新媒體對傳統廣播電視臺具有一定的市場打壓, 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要想實現共同發展目標的雙贏,則需在今后的傳播過程中多加一些改革創新元素,創新編輯和傳播方式,積極和新媒體融合[4],通過新媒體與傳統廣播電視臺的有效融合來實現信息傳播的共同發展。許多傳統新聞媒體為了應對新媒體帶來的挑戰,已經開始實行改革體制,開拓創新,完成自身的有效轉型。傳統廣播電視企業在一定基礎上完成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把相關優勢擴大,從根本上實現我國傳統廣播電視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真.從博弈到融合: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關系芻議[J].新媒體研究,2018,4(1):45-46.
[2]孫婷.廣播電臺與新媒體融合發展的路徑分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7(18).
[3]隗建華.“藍無界境自遠”——淺論浙江衛視“中國藍”品牌發展戰略[J].中國報業,2015(6):63-64.
[4]馬州.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發展新路徑[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7(2):70-72.
[責任編輯:東方緒]
作者簡介:張云慧,女,西北民族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新聞傳播專業,主要從事廣播電視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