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
摘 要:微電子技術和計算機網絡技術高速發展并成為人們工作和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由于計算機網絡本身具有開放性,計算機網絡隱患給不法分子帶來了可乘之機。本文從網絡自身局限性、網絡隱患防護、黑客入侵和計算機病毒4個方面進行分析,并提出計算機網絡隱患維護措施,期待做好網絡隱患維護工作,創造良好的計算機網絡使用環境。
關鍵詞:開放性 網絡隱患 維護措施
中圖分類號:TP393.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2(c)-0027-02
近年來,微電子技術和計算機網絡技術迅速發展并普及到工業和民用的每一個角落,計算機網絡日益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并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于計算機網絡本身具有開放性,因而計算機網絡發展的同時它的隱患也日益顯露出來,給不法分子帶來可乘之機。這些隱患給國家、企業和群眾生活帶來不便,更為嚴重者將帶來巨大財產損失[1]。如比特幣病毒,它是一種蠕蟲式勒索病毒,給全球互聯網用戶帶來巨大經濟損失,是近年來影響力最大的病毒之一。它造成至少150個國家、30萬名用戶中招,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超過80億美元[2]。它給金融、能源、醫療以及教育等眾多行業造成嚴重影響,同時給人們生活也造成不便。因而在當前高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技術人員必須全面認識計算機網絡隱患維護的重要性,分析當前計算機網絡主要隱患,找到切實可行的計算機網絡安全隱患維護對策,從而實現計算機網絡的安全和穩定。
1 計算機網絡隱患分析
計算機網絡安全隱患即能夠威脅到計算機網絡安全性的因素,它包括網絡自身局限性、網絡安全措施防護不到位、黑客入侵、計算機病毒影響等因素[3]。這些因素給計算機網絡安全帶來威脅,如不能及時處理可能給人們的生活和企業的經營造成十分不利的影響和經濟損失。計算機網絡隱患還能造成用戶隱私外泄,一些犯罪分子利用網絡漏洞實施攻擊,從而獲取國家和企業的機密信息,給國家安全和企業經營造成十分嚴重的損失。
1.1 網絡自身局限性
計算機網絡具有開放性和實用性,為企業經營和人們生活帶來便利。但是不法分子也利用了這一點,增加了計算機安全隱患[4]。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高速發展,計算機網絡應用得到了廣泛普及。政府部門開展電子政務,銀行使用電子銀行(網銀等),企業利用互聯網實現辦公自動化和網絡化,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依賴互聯網。因而計算機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給人們生活和辦公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政府、企業和個人在互聯網使用過程中把一些信息輸入到計算機中,如電子郵件往來等。由于計算機互聯網具有開放性,一旦有黑客進行攻擊,則這些信息可能被獲取或攔截,因而增加了網絡隱患。
1.2 網絡隱患防護不到位
技術人員發現計算機網絡隱患,沒有及時、有效的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范措施是隱患擴大和造成經濟損失的主要原因。在互聯網的使用過程中技術人員需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消除或減少已知的計算機隱患,從而避免給企業或個人造成經濟損失。目前主要有3個方面:一是一些互聯網使用人員對相應的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范措施知識匱乏,在互聯網使用過程中計算機感染病毒或造成計算機網絡漏洞,從而計算機出現網絡隱患。二是一些技術人員在計算機維護方面知識匱乏,使得計算機隱患不能及時消除。三是一些部門對計算機和一些重要的信息未實施有效的保護,如加密處理等。一旦計算機網絡出現安全隱患,勢必造成經濟損失。
1.3 黑客入侵
黑客入侵是計算機網絡隱患的常見問題,嚴重影響著計算機網絡安全和穩定運行。網絡黑客,通常指活躍在互聯網上且擁有十分專業計算機知識水平和技能高超的人[5],他們不但熟悉計算機網絡各種隱患而且還能夠熟練地應用各種計算機軟件和工具。他們能夠利用這些計算機網絡漏洞和缺陷為切入點制作出病毒并植入,從而使網絡系統癱瘓或竊取關鍵資料和數據,使得企業和用戶蒙受經濟損失。
1.4 計算機病毒
近年來,計算機病毒是影響計算機網絡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是編程人員在計算機程序中插入的能夠對計算機功能或者數據造成破壞的一組代碼[6],它一方面能夠使計算機無法正常使用;另一方面它能夠自我復制。由于計算機病毒具有自我復制的特點,它能夠在網絡上迅速蔓延且難以清除。計算機網絡病毒多數附著在文件和一些鏈接上,當用戶點擊這些鏈接或者下載文件時,它們就會植入到用戶的計算機并實施侵害。這些網絡病毒多隱蔽在用戶的計算機伺機作案,竊取用戶的重要信息。一般在用戶發現病毒時,信息已經被泄露。一些病毒還能夠遠程控制用戶的對計算機或者給用戶的計算機下載其他病毒程序,給用戶帶來更大的損失。
計算機殺毒軟件一方面能夠有效避免計算機感染病毒;另一方面它也能夠清除病毒減少病毒對計算機的破壞。但是由于殺毒軟件更新不及時,病毒植入改變系統文件以及殺毒軟件不能識別新型病毒等原因,往往使得網絡病毒具有可乘之機,殺毒軟件不能徹底清除病毒或控制病毒對計算機造成危害。一些用戶使用計算機時,沒有及時對計算機維護、清理以及安裝漏洞補丁,給計算機造成隱患。若此時在網上點擊一些含有病毒的鏈接或者下載含有病毒的文件,將會使病毒植入計算機。
2 計算機網絡隱患維護措施
隨著計算機網絡的普及,計算機網絡給人們生活和工作帶來了便捷,而計算機網絡隱患維護是計算機網絡安全工作的重點,它保障了計算機的安全和穩定運行。因而制定科學有效的計算機網絡隱患維護措施和應急預案,可以有效降低損失。
2.1 重視計算機網絡安全隱患
計算機網絡安全隱患嚴重威脅著計算機內存儲的各類信息和文件,這些信息和文件丟失可能給計算機用戶,企業乃至國家造成經濟損失。而用戶在使用過程中,使用不當往往會造成計算機網絡隱患,從而造成計算機信息丟失或者程序遭到破壞。因而在計算機網絡使用過程中,使用者要重視計算機網絡可能存在的風險,減少使用過程中存在的漏洞,避免給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機。這就需要對計算機使用者進行計算機網絡知識將界和普及,提高計算機網絡使用者對計算機網絡隱患認識,使得計算機使用者在使用計算機的同時做好維護工作。同時計算機使用者還要對一些敏感網頁和網絡軟件謹慎應用,避免出現威脅計算機網絡的不安全行為。
2.2 應用計算機防火墻提升網絡安全性
計算機防火墻是存在于計算機與內部網絡、外部網絡之間的一道屏障,能夠有效地給用戶信息提供安全保障。計算機防火墻技術是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中常用的方式,它提升了用戶之間數據訪問的安全性。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能夠有效地過濾掉外部網絡進入到內部網絡或用戶的惡意程序和代碼等,能夠有效防護計算機免受不安全因素干擾;二是能夠有效、及時地對黑客攻擊和病毒入侵進行預警。計算機防火墻技術目前主要有包過濾型防火墻、地址轉換型防火墻和代理型防火墻等[7]。包過濾型防火墻是通過網絡中分包傳輸方式,對數據進行讀取和分析。包過濾型防火墻若判定數據安全則允許數據進入;若判定數據存在風險則對該數據進行攔截。地址轉換型防火墻,在進行網絡訪問過程中能夠將內部IP地址轉化為外部IP地址,從而隱藏實際IP地址,減少被外部攻擊的可能。為了減少計算機網絡隱患,計算機用戶定期更新計算機防火墻以保證計算機防火墻發揮最佳的效果,能夠識別最新的黑客攻擊和網絡病毒。
2.3 應用計算機殺毒軟件
安裝計算機殺毒軟件能夠有效提升接入網絡中的計算機安全性。計算機殺毒軟件能夠有效保護計算機識別常見病毒,并避免它們的入侵。并且殺毒軟件能夠有效查殺計算機已有的計算機病毒,從而防止計算機病毒進一步傳播和擴散。計算機殺毒軟件在計算機安全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計算機網絡維護時要及時地給計算機安裝殺毒軟件,并及時更新。及時更新計算機殺毒軟件可以升級它對最新病毒的識別能力和殺毒效果。
2.4 及時安裝補丁程序修復系統漏洞
計算機網絡本身存在漏洞和缺陷,它們導致系統對特定威脅攻擊或危險事件敏感。這些隱患和缺陷是黑客和計算機病毒入侵計算機網絡的重要方式。2010年7月世界上出現了大量計算機被stuxnet病毒感染,stuxnet屬于蠕蟲病毒,它能夠具有針對性的攻擊工業計算機。故而發現漏洞后,立即安裝補丁程序,有利于消除計算機網絡隱患保護計算機網絡安全。
2.5 計算機網絡訪問權限設置
所謂網絡訪問權限,是指網絡中其他計算機訪問用戶計算機信息的權限。網絡權限設置的科學性直接影響著用戶計算機網絡安全性。如果一臺計算機網絡訪問權限是開放的,黑客很容易攻擊到這臺計算機。但是如果一臺計算機網絡訪問權限設置過于嚴格,則將會影響這臺計算機的上網流暢性。因而,科學的計算機網絡反問權限設置既要受到黑客攻擊,又要獲得流暢的上網體驗。網絡管理人員要對網絡進行監控,一旦發現可以網站或網頁要及時鎖定,避免網絡上計算機感染病毒。此外設置計算機密碼,可以有效地防止計算機信息被竊取的現象。
3 結語
在計算機網絡隱患管理中,要做到“預防為主”,制定合理的權限和限制對策。這些限制對策包含訪問的時間,訪問的文件及應用程序等,只有滿足以上條件才能訪問相應的網站和應用程序。計算機網絡隱患維護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它包含應用防火墻技術,殺毒軟件定期更新,漏洞及時修復,計算機訪問權限設置等內容,同時還需要計算機用戶對計算機網絡隱患有著全面的認識,對網絡隱患和各類病毒進行有效的規避,建立良好的計算機網絡使用環境。
參考文獻
[1] S Jajodia,S Noel.Topological Vulnerability Analysis:A Powerful New Approach For Network Attack Prevention,Detection,and Response[J].Architectures in-Formation System Security,2012,32(6):181-185.
[2] 梁棟,王春剛,亓富新.基于比特幣引發的勒索病毒事件的反思[J].時代金融,2017,38(30):199-200.
[3] 王盼盼.計算機網絡安全隱患分析及其防范措施的探討[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3,16(1):116-117.
[4] 童舜海.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及其防范措施分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6,12(20):49-50.
[5] 李宇航.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分析及其防范措施[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4(10):167,169.
[6] 肖英,鄒福泰.計算機病毒及其發展趨勢[J].計算機工程,2011,37(11):149-151.
[7] 付紫娟.計算機網絡安全中防火墻技術的應用探究[J].無線互聯科技,2017(24):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