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陽 賈慧敏
摘要:本文以北京農學院植物科學技術學院園藝研究生1支部為例,闡述黨支部建設的具體實踐過程、存在的問題和展望進行了疏理,對高校農科類研究生黨支部建設實踐的思路進行探索和思考。
關鍵詞:農科類研究生黨支部;黨支部建設;具體過程;存在的問題
一、農科類研究生黨支部建設的重要意義
加強高校黨的建設是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必然要求,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根本保證[1]。研究生黨支部主要由同一或相關專業及不同年級的研究生黨員組成,在培養新時代下政治素質過硬、專業能力較強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2]。加強黨支部的建設,對構建保持高校研究生黨員先進性的長效機制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一個先進的組織會營造良好的氛圍教育黨員,可極好的發揮團隊的作用[3]。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問題,必須始終把握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4]。農科類研究生黨支部是高校的基層黨支部,由于專業的特殊性,如何實現農業專業與“三農問題”的精準匹配,是每個農科類研究生黨支部值得探索和思考的問題。因此本文以北京農學院植物科學技術學院園藝研究生1支部為例,闡述黨支部建設具體實踐的過程,同時也思考工作的不足之處,思考了在新形勢下高校農科類研究生黨支部建設的方向。
二、農科類研究生黨支部建設的實踐
研究生黨支部要充分發揮專業、學科優勢,組織黨員深入開展“服務先鋒”實踐活動。北京農學院植物科學技術學院園藝研究生1支部在不斷豐富和完善校內現有黨員志愿服務的同時,還積極開拓校外志愿服務,為學生黨員開展實踐活動提供支撐。同時繼續推進黨支部的特色活動和建立支部的特色文化,樹立鮮活的支部形象和健全支部的組織制度,帶領全體黨支部黨員共同進步,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進性。
1.探索學習型黨支部在跨年級和專業的黨小組建立。
北京農學院植物科學技術學院研究生1支部有兩個專業和三個年級研究生組成,包括果樹學(學術型)和園藝(專業型)兩個專業,共計37名黨員,不同年級、專業在上課和實驗地點較為分散,難以找到統一開展黨員活動的時間。如此下來,黨支部的凝聚力受到影響。因此,北京農學院植物科學技術學院黨總支嘗試把黨小組建在跨年級、專業上,并在2016年試行。首先按照專業和年級,把支部分為三個黨小組,每組選出一名小組長。同時支部書記和委員分別分在三個黨小組中,以方便指導日常組織生活會中的學習和工作,同時各黨小組互幫互助,共同完善學習型黨支部的建設。
2.黨支部的校內外服務活動。
在校內服務中,推進黨員“服務先鋒”行動活動,黨支部劃定相關專業班級作為責任區,黨支部、學生黨員在自己的責任區協助輔導員、班主任和學生宿舍管理員做好學生工作,要帶頭學習,樹形象,做表率,展示黨員先鋒形象。同時黨支部為每名學生黨員劃定一個宿舍作為責任區,主動關心和幫助身邊有困難的同學,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學生黨支部繼續組織開展“助學零距離”活動,組織學生黨員對學業困難學生進行幫扶,推廣結對幫扶,幫助學業困難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成績。同時建立學生公寓黨員工作站,在每個學生宿舍設立分站,切實將宿舍管理落實到學生黨支部和學生黨員身上,密切了黨支部與團支部、班委會、宿舍的聯系,為完善黨員學生黨支部、團支部和班委會協同工作機制奠定了基礎。
在校外服務中,以黨支部為單位,組織黨員定期參加北農科技園和亭自莊校外志愿服務。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自學生黨員先鋒工程活動開展以來,園藝研究生1支部黨員積極響應,在夏季炎熱的高溫下,對科技園的葡萄園、種植園進行了綁枝、拔草和鋤地等工作。大家分工井然有序,個個干勁十足,將“奉獻、團結、進取、專業”的學院精神融入黨員的實踐活動中,讓為每位黨員深刻的了解到服務于基層,服務于社會的精髓和本質,在奉獻中成長,并獲得快樂,完善自己。
同時為了進一步培養合格黨員和黨員的發展,組織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定期參加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如延慶區大莊科鄉紅色體驗基地、房山區“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紀念館”和北京市“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等。切身感受到紅色文化和廉政文化,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繼承和弘揚祖國的優秀文化,優良作風,做好新時代的接班人,為祖國作出自己的貢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3.黨支部特色活動的開展。
綠色RECYCLE志愿活動一直是園藝研究生1支部的特色活動,活動主要目的是宣傳生態意識和綠色環保理念。在志愿活動中,組織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定期把生活中可以回收的物品收集起來,將回收的物品換成綠植返回到同學們手中,以加強同學們的生態環保理念。同時黨支部在綠色RECYCLE志愿活動進行了拓展,如支部黨員將綠色帶到小學,在課堂中,黨員們給大家講解了多肉植物的種類、搭配形式以及養護等的知識。這充分調動了支部黨員的積極性,發揮黨員服務、奉獻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向小學的學生宣傳科技綠色的理念,豐富了小同學們的想象力、審美能力以及動手能力,有著很大的積極意義。另外也將綠色帶到敬老院,將生態文化與傳統文化相結合,以敬老院愛心活動為載體,為老年同志們送上關愛和溫暖,同時宣傳支部的生態文化建設,把專業知識與老年同志們分享,交流心得。同時也聆聽老人年輕時代的往事和工作經驗,以此增加黨員同志的社會實踐經驗與社會服務意識。通過支部的特色活動,促進黨支部的建設,同時也為培養合格黨員和黨員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提供很好的平臺。
三、農科類研究生黨支部建設的思考
研究生黨支部是高校研究生的基層集體,在探索研究生黨支部的建設中,如何把專業優勢發揮到最大,是每個黨支部共同思考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健全自治、法制、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4]。農科類研究生黨支部作為基層黨支部,應該深入鄉村開展志愿幫扶服務活動,實現黨員志愿幫扶工作的常態化、規范化。同時應該協調好農科類研究生黨支部與“三農問題”的精準匹配,以更好的解決農村問題,使農民受益。另外農科類研究生黨支部開展“紅色1+1”活動,搭建研究生黨支部與服務單位之間的對接平臺,不僅服務于學生、學校和社會,也為黨員個人成長鍛煉提供好的機會和平臺[1]。這也是園藝研究生1支部的不足之處,也是新形勢下高校農科類研究生黨支部建設的重要方向。
參考文獻:
[1]楊雪峰,黃薇,陳來榮. 高校研究生黨支部建設的實踐探索[J]. 中國林業教育,2016,34(06): 47-49.
[2]陳志剛,龍夢晴,劉林艷.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背景下高?!叭汀毖芯可h支部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 教育觀察(上半月),2017,6(15):11-13.
[3]賈慧敏,王紹輝,趙宇昕. 高校研究生黨員先進性狀況調查與分析——以北京農學院為例[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8(03):108-111.
[4]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出版社,2017.
作者簡介:劉陽(1991-),男,山西大同人,碩士研究生。
通訊作者:賈慧敏,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