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艷芳 陳嬌
摘要: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表就職演說后,各國對其進行了相關報道。從中國的人民日報和美國的華盛頓郵報的相關報道對比來看,二者在新聞標題與用詞、內容呈現、報道形式三個方面各有所不同。體現了中美新聞媒體在陳述客觀事實的基礎上,又有各自的觀點和傾向性,二者都選取了對其有利的視角和方式進行報道,并不能做到完全客觀。
關鍵詞:特朗普就職演說;新聞報道;新聞對比
一、研究背景概述
2016年11月9日,唐納德·特朗普在美國大選中勝出,當選為美國第45總統。美國當地時間2017年1月20日中午特朗普在華盛頓宣誓就職,發表就職演說后,美國和其他國家各大新聞媒體都對其進行了一系列的報道,其報道各有特色,具有明顯的差異性。
本文收集了2017年1月21日到1月27日人民日報與華盛頓郵報有關特朗普就職演說的新聞報道,以框架理論為理論依托,從標題與用詞、內容呈現、報道形式三個方面對其新聞文本進行比較。通過對比分析,發現中美媒體在陳述客觀事實的基礎上,又有各自的觀點和傾向性,二者都選取了對其有利的視角和方式進行報道,并不能做到完全客觀。
二、中美媒體報道對比分析
(一)新聞標題與用詞
新聞報道應具備客觀性和真實性,而新聞標題和用詞往往能體現新聞內容的價值觀念和相關內容。
人民日報的新聞標題十分簡潔直白,用詞中規中矩,比較客觀中立。比如,在《特朗普宣誓就任美國總統》這篇報道中,標題用詞簡潔明確,沒有評價性語言和修辭,只是單純地報道新聞事實,體現了中方新聞報道強調客觀事實的中立態度。
而華盛頓郵報新聞標題除了強調客觀事實,還常用修辭,用詞時而尖銳具有批判性。比如,華盛頓郵報的一篇報道標題為Donald Trumps inaugural address was a missile aimed directly at Washington,用了比喻修辭,將特朗普的就職演講比作直接指向華盛頓的導彈,將會產生很大影響。另外,華盛頓郵報新聞標題也會出現一些批判性的負面詞匯。比如,題為Donald Trumps inauguration was a Gothic nightmare,“gothic”是哥特式的,野蠻的,用詞比較尖銳激烈,帶有批判性。這也說明美方本國新聞報道在表達立場上態度鮮明,更為直接大膽。
(二)內容呈現
人民日報和華盛頓郵報的相關報道都呈現了特朗普就職演說的主要內容,人民日報以陳述客觀事實為主,內容簡短,評論較少;華盛頓郵報對其相關背景、演說內容說明進行多方面報道并加以評論,較為具體詳細。
人民日報的報道主要介紹了就職演說的場景,出席人物,演說內容概要,相關活動等。而沒有對其進行直接評價,重在陳述事件內容。這體現了中國對待其他國家大事的中立立場,而這也是受中國自古以來的中庸思想的影響。
華盛頓郵報的報道內容豐富,觀點明確,或支持贊揚或批判抨擊。由于報道對象是本國重大政治事件,華盛頓郵報作為美國最具影響力的主流媒體之一,其報道數量龐大,新聞所占版面多,對特朗普演說內容作了具體詳細的說明,且評價分析深刻。比如,在題為Donald Trumps inaugural speech may be his most religious yet的報道中,作者認為特朗普的就職演說是他最具有宗教色彩的發言,并舉出了演說內容中的具體語句為例來證明這點,比如“The Bible tells us how good and pleasant it is when Gods people live together in unity.” “There should be no fear. We are protected, and we will always be protected . And most importantly, we will be protected by God.” 可見特朗普的就職演說中多次出現“Bible”,“God”這樣的宗教詞匯,具有一定的宗教色彩。
(三)報道形式
報道形式對新聞大眾傳播有一定影響,豐富的報道形式有利于新聞更全面有效地傳播給大眾。
人民日報對特朗普發表就職演說的報道主要是傳統的文字報道和相關圖片說明,報道形式較為單一,報道篇幅較短。語言樸實流暢,注重客觀事實,多為描述性語言,引用話語與評價較少。
華盛頓郵報的相關報道除了陳述事實的文字報道,還有大量引用特朗普的演講話語,相關人物的評價,與前任總統就職演說的對比等等。在題為Trumps inaugural address was a radical break with American tradition的報道中,其觀點表明特朗普的就職演說與之前總統的就職演說相比有很大不同。該報道將特朗普就職演說內容與前幾任總統就職演說進行對比:在語言形式上,之前總統的就職演說都富有文采,多用修辭,而特朗普就很少用到修辭或隱語,其用語詞匯都比較簡單通俗,直截了當;在內容上,前者多有贊美或認同其前任總統的功績成就,表達未來將繼往開來,砥礪前行的希冀,而后者對其前任總統描述很少,更多的是對國家現狀表示不滿,認為當前社會依然存在許多嚴重的問題。由此可見,特朗普的就職演說在許多方面都突破了之前傳統的就職演講模式。綜合來看,華盛頓郵報關于特朗普發表就職演說的報道內容十分豐富,形式多樣,評價分析具體,新聞更有深度,有利于向大眾廣泛傳播有價值的新聞,使大眾對該新聞有更廣泛深刻的了解。
三、研究總結與建議
從美國大選到特朗普正式發表就職演講,期間的一切動向可謂是引發了全球新聞媒體的密切關注,各國媒體對其新聞的報道形式內容也各不相同。從我國人民日報與美國華盛頓郵報的相關報道對比就可以看出兩國新聞報道的典型差異。人民日報的相關報道簡潔直白,以陳述客觀事實為主,內容簡短,評論較少,形式單一,語言樸實流暢,體現了中方新聞報道客觀中立的立場。華盛頓郵報的相關報道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評價具體詳細,語言形象生動。雙方報道都與其各自代表的國家利益與價值取向相關,都是在陳述客觀事實的基礎上,有各自的觀點和傾向性,二者都選取了對其有利的視角和方式進行報道,并不能做到完全客觀。
從華盛頓郵報對特朗普發表就職演說的報道來看,其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信息廣泛而深刻,其報道的專業性與科學性值得外國新聞媒體借鑒。我國媒體應廣泛收集信息,從不同的視角對新聞進行更為全面的報道,增加新聞的廣度和深度,提高新聞價值,促進大眾傳媒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雷. 申從芳. 框架理論在新聞報道中的應用[J]. 東南傳播, 2009(05): 137-138
[2]陳希東. 批評話語分析視角下的中外新聞報道對比分析[D]. 南京:東南大學,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