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偉平
【摘 要】三門核電廠常規島采用的汽水分離再熱器(MSR)為三菱設計,哈鍋制造。本文對其運行控制進行了闡述,通過對比秦山核電廠MSR的運行控制方式,探討分析三門MSR具有的控制特點及后續投運后的關注問題。
【關鍵詞】汽水分離再熱器(MSR);再熱溫度控制器(RTC);熱啟動;冷啟動
中圖分類號: TM62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09-0110-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09.051
0 引言
汽水分離再熱器(MSR)是核電站常規島重要設備之一,其功能是降低高壓缸排汽的濕度,并使蒸汽具有一定的過熱度,從而改善低壓缸的工作條件,提高熱力循環效率。
MSR可靠、安全的運行,關鍵在不受到諸如熱應力,振動等造成的損壞。據2004年IAEA的成員國核電廠經驗反饋報道,由于MSR故障造成的降功率停堆事件多達27次。正確認識MSR的特性,合理運行并能夠及時發現故障,避免故障擴大對運行人員說顯得尤為重要。三門核電廠采用三菱技術制造的MSR,其在國內尚無運行經驗可以參考,通過對比分析了解其運行控制特點,對今后的調試運行實踐來說具有一定意義。
1 三門MSR運行與控制邏輯分析
1.1 三門MSR介紹
三門核電廠常規島有兩臺臥式MSR,布置在汽機兩側。每臺MSR由殼體,汽水分離器,兩個一級再熱管束和兩個二級再熱管束組成,長約30米,直徑達4.6米,為第三代“特大容器”型汽水分離再熱器。再熱管束采用傳統的雙流程方形布置,汽水分離采用V形波紋板,設計分離效率達到98%。
1.2 三門MSR冷態、熱態啟動過程
汽機開始沖轉后,即對MSR一級管道進行暖管預熱。由于新蒸汽溫度壓力很高,因此投入二級再熱器時需要對這部分蒸汽管道和加熱管束進行預熱。當汽機負荷大于10%后(即圖1的A點),MSR二級再熱預暖閥開始開啟,以少量蒸汽對下游管道及二級再熱管束進行預熱,并且掃除積留在管道內的不凝結性氣體。當繼續升負荷使汽機負荷達到35%時,MSR溫度控制系統對二級再熱蒸汽進行控制。此后,控制系統進入對溫度控制閥的PI控制,控制MSR二級加熱蒸汽的壓力逐漸升高,使得 MSR出口蒸汽的溫度,即低壓缸入口蒸汽溫度從圖1所示的B點,以45°C/h的速率達到負荷設定溫度(C點)。調節系統按照負荷設定溫度模式運行直到負荷達到50%,溫度控制閥全開后,控制系統即退出MSR溫度的PI控制,將溫度控制閥旁路閥打開。控制過程就此結束,之后由于主蒸汽的壓力隨機組負荷增加而減少,MSR二級加熱蒸汽溫度及壓力也隨之減小,低壓缸入口蒸汽溫度也相應減小。直到機組滿功率運行,MSR即處于穩定工況。
如果汽機復置時低壓缸的入口金屬溫度大于150℃,那么MSR即自動進入熱啟動模式。與冷啟動過程不同的是,由于此時轉子處于高溫狀態,為了減少對低壓缸轉子的熱沖擊并且快速提高轉子溫度,使得汽機可以盡快投入,控制系統將溫度控制閥打開5%開度之后(保持3分鐘),將并網時低壓缸入口金屬溫度所對應的飽和壓力,作為控制目標初始值,控制溫度控制閥開度。因此,MSR出口蒸汽溫度有個迅速提高的過程,以達到轉子溫度所對應的值。此后控制系統即控制低壓缸入口蒸汽溫度以45°C/h的速率達到負荷設定溫度(204°C,L點)。之后的過程和正常冷態啟動的過程一致。
2 三門與秦山核電廠MSR運行控制差異分析
2.1 控制手段的差異
秦山核電廠MSR的RTC使用直接測量蒸汽溫度的方式,通過閉環控制最終低壓缸入口蒸汽溫度。而三門采用開環控制,測量并控制二級加熱蒸汽的壓力,從而達到間接控制MSR出口蒸汽溫度目的。由于蒸汽壓力的變化,反應在溫度的變化上會有個滯后。因此通過函數對應的方式,采用壓力控制MSR出口蒸汽溫度,避免了溫度反應滯后帶來的控制困難。
2.2 熱啟動過程的差異
對于秦山核電長MSR RTC系統,汽機在復置后達到600rpm時,就開始通過大小控制閥控制二級再熱蒸汽溫度,使MSR出口蒸汽溫度從低壓缸入口金屬溫度升高到204℃。
三門MSR的熱啟動過程有所不同,當進入熱啟動模式后,首先開啟預暖閥保持管束為熱態,在汽機并網以后微開溫度控制閥,等待3分鐘后才開始MSR出口蒸汽溫度的迅速升高過程。參照秦山秦山核電根據高壓轉子溫度進行的熱啟動過程,從沖轉到并網帶5%基荷所需約10分鐘,在這10分鐘內,低壓轉子將在冷蒸汽的作用下降溫,而后,在MSR二級再熱器投入時,轉子溫度會有個回升的過程,快速升高到204℃。圖1 中的M點即為投入MSR二級再熱前的MSR出口溫度(低于150℃),K點為此時的低壓缸入口金屬溫度,兩者存在較大的溫差。
2.3 MSR掃汽管線配置差異
MSR管束內的蒸汽并不全部凝結,而是含有 2%左右的蒸汽,這部分余汽便成為掃汽,用來將凝結水以汽液兩相流的形式帶出。如果管內蒸汽全部凝結,則會形成一段水柱,而水柱在流動過程中會繼續冷卻,產生過冷現象。過冷不僅會造成MSR熱效率下降,而且在水柱產生后,形成“水阻”,流動減慢,在其后蒸汽的推動下,水柱即加速似子彈一樣射出,隨即大量溫度稍高的蒸汽涌出,從而引起震動,并且由于溫度的波動,對結構密封的嚴密性產生威脅。這也是大部分早期MSR產生泄漏的誘因。因此運行過程中,需要保證MSR各級加熱器掃汽量符合這個要求。
另外,對于不同負荷水平,掃汽占加熱蒸汽的比例不同,典型的一個數值為100%功率下掃汽占2%總加熱蒸汽量,而50%功率的時候,需要3~10%的掃汽量才能保證MSR加熱管束出口凝結水不過冷[3]。
秦山核電廠掃汽量的調節通過就地調節手動截止閥(見圖2),根據管束出口凝結水的溫度來確定開度,在滿功率運行后就地進行調節。三門MSR二級再熱器掃汽管線配置了節流孔板及旁路氣動控制閥,隨著負荷的變化對掃汽量進行調節,以使MSR工作在最佳穩定工況下(變化曲線如圖3所示),提高蒸汽循環效率。如果出現變功率運行,則此閥能自動調節掃汽,無需人為干預。需要運行人員注意的是,掃汽孔板旁路閥動作正常與否,對于整個二回路系統來說可能并不會造成儀表報警,但是對MSR傳熱管的壽命卻至關重要。因此在變功率運行工況下,確認此閥動作到位,掃汽流量正常,是MSR能夠安全運行的關鍵。
2.4 二級再熱蒸汽控制閥門組配置差異
秦山核電廠設置了大泄漏閥和小泄漏閥,截留上游隔離閥泄漏的蒸汽。其目的是避免泄漏蒸汽進入到MSR二級再熱管內,防止MSR二級再熱管束在未滿足投入條件時,由于管束受到蒸汽的不均勻加熱而變形損壞。對于一級再熱管束沒有這個問題,因為它是隨著汽機啟動而投入的,而二級再熱管束,由于加熱蒸汽溫度相對較高,加熱不均極易造成傳熱管向上拱起。啟動過程是MSR對熱應力比較敏感的時期,世界上第一臺MSR就是由于啟動時的熱應力而損壞的。因此,針對上述情況,在啟動過程中,特別是在主蒸汽隔離閥(MSIV)下游蒸汽管道開始暖管的過程中,需要關注MSR二級再熱器溫度控制閥下游的溫度儀表指示。若出現溫度異常升高,則表明有泄漏蒸汽存在,此時應采取措施隔離蒸汽。
3 結論
通過對比分析三門與秦山核電廠MSR運行控制方式的差異,總結出以下三門MSR運行控制的特點,以及參考的建議:
(1)MSR采用控制二級再熱蒸汽壓力,間接控制低壓缸入口蒸汽溫度,避免了溫度反應滯后給控制帶來的困難,使得控制簡單而有效。
(2)二級再熱器掃汽孔板旁路閥的設置,使得掃汽控制完全自動,無需手動調節,并且控制掃汽流量在不同功率運行時做到最優化,提高了效率,值得國內MSR設計制造借鑒。
(3)MSR在熱啟動時,投入二級再熱器的時間較晚,調試期間熱啟動較多的情況下需關注汽機轉子熱應力影響。
(4)由于二級再熱器的蒸汽控制閥門組沒有配置泄漏閥,為了避免泄漏蒸汽影響二級再熱管束,在主蒸汽投入的過程中,應密切關注溫度控制閥下游的溫度指示,必要時關閉上游蒸汽隔離閥。
【參考文獻】
[1]曲東平.核電汽水分離再熱器管束設計研究,上海汽輪機有限公司.
[2]黃悉然.核電機組汽水分離再熱器的發展 上海發電設備研究所.
[3]Jun MANABE and Jiro KASAHARA.Moisture Separator Reheater for NPP Turbines.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