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丹
摘要:基層黨校如何立足自身特色挖掘教育資源,實現干部教育培訓的常態化、規范化、規模化發展,深化改革創新,辦出特色,是全國黨校系統需要認真思考和研究的課題。文章以福田區委黨校為例,梳理其整合校內外優質資源、創新培訓模式的做法,總結出搭建“全國優質教育資源”“黨員教育基地”“街道基層黨校”“百名講師送黨課”“資政論壇”等五大平臺的經驗啟示。
關鍵詞:教育資源;地方特色;平臺
習近平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市縣兩級黨校大約承擔了90%以上基層黨員干部教育培訓任務,是教育培訓基層黨員干部的主力軍。要從長計議,把這些黨校都辦好。”中共中央頒發的《2013-2017年全國干部教育培訓規劃》指出:要“按照少而精、突出特色的原則,大力推進部門、行業干部教育培訓機構優化整合,提升專業化辦學水平。”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勢下,如何立足自身特色挖掘教育資源、辦出地方特色,是亟待研究的課題。本文以福田區委黨校為例,旨在探討作為基層黨校,如何擴大干部教育培訓的覆蓋面,實現干部教育培訓的常態化、規模化、流程化發展,從而建設具有地方特色的基層黨校。
一、主要做法
(一)創新干部教育培訓模式。
福田區委黨校堅守干部教育培訓的主業地位,加強和完善現有的教育培訓模式,提高教學質量和培訓覆蓋率,把干部教育培訓做成精品;增強黨性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堅持把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行教育、法治思維教育、反腐倡廉教育作為黨性教育的重點;深化培訓模式改革,借鑒井岡山干部學院、焦裕祿干部學院等成功辦學模式,開發現場體驗式、情景式教學模式,以富有歷史特色的深圳特色展館為依托,形成感人至深的、精品式的教學內容,并在體驗式、情景式教學的基礎上進行系統的理論教學,強化教學效果,把干部教育培訓辦出特色。力求引導領導干部提升理論修養、政治修養、紀律修養和作風修養,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踐行者。
(二)推進送黨課下基層。
根據《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條例》規定,黨校不僅是教育、學習、研究黨的理論的重要陣地,而且是宣傳黨的理論的重要陣地。福田區委黨校深入推進送黨課下基層工作,組織市、區黨校專業老師,街道、機關優秀黨務工作者,有較高理論修養的退休領導干部等組成福田區講師團,同時建立備課、授課、評課質量標準,確保黨課質量,努力打造福田黨校精品課程和精品品牌。
(三)堅持“科研興校”組建教研團隊。
以“創一流、樹標桿”為目標積極謀劃黨校的發展方向,堅持以“科研興校”方針打造精品課堂和特色課程,學習井岡山干部學院等黨校的先進經驗,組建教研團隊,立足深圳實際,突出福田特色,以文化創意的思維和文化創意的手段,進行課程研發和教學活動的流程設計,建立精品課程的備課、授課、評課質量標準,實現教學和管理的規范化、標準化、流程化。同時,采取引進和培養相結合的措施,加強與外界的合作,聘請兼職教師,彌補我校師資力量薄弱的現狀,力爭使科研水平上臺階。
(四)探索決策咨政新方式。
黨校姓“黨”,是培養黨員干部的學校,同時又是黨委的一個重要部門,具有學校和部門雙重職能的特殊性,決定了黨校要在實現教學科研共進的同時,更要充分發揮為地方黨委和政府提供決策參考的作用。目前,福田區基層社會治理面臨大量難點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也有很多亮點、成績沒有得到及時宣傳推廣。區委黨校成立調研組,深入街道、社區,梳理出影響全區發展的普遍性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同時對有針對性的問題立項進行專題研究,為區委區政府決策作參考,充分發揮黨校的決策咨政職能。
二、經驗啟示
福田區委黨校作為基層縣區級黨校,自身的教學資源有限,在這樣的情況下,福田區委黨校立足實際,縱深挖掘深圳市的黨性教育資源、成立各街道基層黨校、借力全國教育資源、發展師資力量、拓寬智庫資源,總結而言,就是搭建了五大平臺,從而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基層黨校,對全國各基層黨校有借鑒意義。
(一)搭建“全國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平臺,聯合辦學提升培訓水平。
與高級別黨校合作辦班,提升辦學高度。在中央黨校、廣東省委黨校、深圳市委黨校舉辦專題培訓班,通過借力更高層次教學平臺,聆聽名師授課,體驗先進的教學模式,培養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的優秀黨務工作者;與特色地方黨校、干部學院合作辦班,提升辦學質量。與焦裕祿干部學院、石家莊市委黨校聯合舉辦專題培訓班,通過現場教學、參觀走訪多種方式,使學員深臨其境,體驗式學習焦裕祿精神,通過體驗式、感動式教學使其內化于心,提升教學效果;借助井岡山、西柏坡、三灣鄉等革命圣地的紅色教育資源,組織中青班、女干班、團干班、博士班、黨外干部班等各類班次教學,通過重走革命圣地、體驗紅軍生活、接近當地鄉民等多種方式進行實踐教學,促進學員重溫黨史,進一步增強干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念;與知名高校聯合辦班,提升辦學深度。與國內知名高校聯合辦班,運用高校教學資源,讓學員重返校園,零距離接觸高端教授、學者,通過“高端對話”提升國際視野,戰略思維。
(二)搭建“黨性教育教學點”特色平臺,創立一流培訓品牌。
開發中英街歷史博物館、革命烈士陵園等具有特殊歷史意義的地點為現場教學點,講述中國苦難輝煌史。以中英街歷史博物館為例,可將其作為體驗式、情景式現場教學基地,組織學員參觀中英街歷史博物館、中英街,并在警示鐘前朗誦詩,通過講述香港割讓史、回歸史,使學員牢記中英街屈辱史、輝煌史,激發學員愛國熱情;開發皇崗博物館、招商局歷史博物館、市博物館等具有明顯改革開放特征的地點為現場教學點,深刻講述改革開放史,組織學員參觀皇崗村博物館、招商局歷史博物館、市博物館中改革開放三十年專題展,教育學員了解深圳的過去、現在、未來,促進學員深刻領會改革開放的奇跡及深圳在改革開放中不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和敢闖敢拼的時代勇氣;開發蓮花山為現場教學點,系統講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發掘蓮花山作為改革開放標志的歷史深意,通過為鄧小平銅像獻花、講述深圳的改革開放史、觀看視頻資料、參觀城市規劃展廳、參觀國家領導人的“足跡”等方式進行教學,并在體驗式、情景式教學的基礎上進行理論教學,系統闡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