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魯遜
摘要:本文從小組合作學習中出現的常見的十二種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策略兩個方面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問題與解決策略
小組合作學習是目前大家普遍采用的教學方式之一,幾乎各學校各學科都在使用。特別是在一些公開課、評獎課中都要展示小組合作學習,似乎不采用這種方式,教學理念就不前沿,教學模式就不先進,課上得就不好。將班級授課制與學生合作學習結合起來應用,應該是一種好事、幸事。但在實際進行小組合作時出現的問題確實很多,看得多,實踐檢驗少,聽得多,深入思考少,模仿多,科學研究少,表演多,實質合作少,致使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有形無實。下面就結合多年在教學一線的實踐和體會談談對小組合作學習的一些思考和看法。
一、現實的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
通過長期的觀察以及深入課堂聽課,診斷出小組合作學習出現的病癥有以下十二個方面。
(一)從教師的角度分析。
1.分組不合理,沒進行科學分組。有的教師不根據學生的成績和個性特點等進行分組,而是隨意指定學生分別組成合作學習小組或按自然座位(按高矮排座)組成學習合作小組。有的小組可能全是學習優秀的學生,有的可能全是一些差生。優秀生能開展討論、探究,而差生組則可能無從下手,沒什么可交流的,只能啦大呱說大話,交流一些與探討合作的問題毫無關聯的東西,小組成員之間也無法進行好學生幫差生活動。不進行合理搭配,使小組之間無法平衡,也就無法進行有效學習和競爭。
2.合作學習的內容或提出的問題有時太簡、有時太難、有時不具體、有時不適合。問題太簡,一思考便想出來,缺乏討論、研究交流的價值,沒必要進行合作學習,不能為合作而合作。但如果提出的讓學生合作的問題太難,學習合作也沒什么結果,也不能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思路,則合作只能浪費學生的精力和時間,徒勞無功。若提出的需要合作的問題不具體太過繁雜,中心不突出,沒有明確的合作任務,學生討論也只能是熱熱鬧鬧,唧唧喳喳,起不到合作的效果。有些內容,有些問題本身就不適合合作,不是所有問題都能進行合作學習。
3.沒給學生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的準備。提出問題馬上就讓或很快就讓學生去討論研究,學生對老師給的問題還沒來得及思考,還沒形成自己的看法,沒自己的觀點。交流起來,大多數學生只能聽別人說,不可能形成實質性的合作學習。
4.沒給學生留出充分交流、探討的時間和空間。給學生交流、研討的時間幾十秒鐘不超過一分鐘,就急著收場讓學生展示。學生在這么短時間能交流什么,能探討什么,小組合作只能流于形式,走走過場。學生回答時,也只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去回答問題,根本不是小組合作的成果,不能代表小組全體同學的意見和看法。
5.讓學生合作的次數太多。一節課合作七、八次甚至達十幾次。不管什么問題,有問題似乎就要讓學生去討論去商量,認為這就是小組合作學習。如對知識點的提問考查(答案非常明確)就沒有必要進行合作學習。盡管有些問題學生稍加思考就可以馬上回答,但為了體現合作,也要讓學生進行商量、討論。似乎沒有商量、討論就不是使用新的教學方式,教學觀念就不先進。實則給人以表面積極討論問題的假象,看上去轟轟烈烈,但卻沒有多大實際效果。
該合作的合作,能合作的合作,需合作的合作。為合作而設計合作,往往缺乏深度的合作,缺乏學生思維的碰撞、心靈的溝通、情感上的共鳴。匆匆忙忙交流,潦潦草草結束,根本沒達成集體共識,沒形成小組的意見。
6.對小組的評價有效性、實效性、激勵性不強。許多教師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結束后,沒對小組合作學習做任何評價,挫傷了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既使有的老師對小組合作學習做出評價,也往往是重個體評價輕小組評價,重學習成果評價輕合作意識、合作方法、合作技能評價,重課堂隨機評價輕終結性評價,致使小組評價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和成效。
(二)從學生的角度分析。
1.小組成員間不具備合作學習的心理傾向,沒養成合作學習的習慣。一說合作,一說討論,組員便各自為戰,七嘴八舌,你說你的,我說我的,有時不等別人把話說完便插嘴搶著說,且亂說一氣,而不是合理補充或糾錯,無法進行有效的互動交流。
2.小組成員分工不明確,職責不清,小組長領導、協調能力差。組長由教師臨時指定,未明確組長的職責,也未明確組員的分工與職責,有的學生無所事事,有的亂說亂動,不能達到合作學習的效果。
3.學生的合作學習大都是淺層次、低水平操作。隨便簡單地說一說,談一談,議一議便了事,沒有形成新的觀點和想法。
4.小組的合作學習成了優等生發揮才能表現自己的舞臺,大部分學生成了看客,學困生更是被忽視,一言不發,凝神發呆。
5.展示的不是小組的意見。一個小組有好幾名同學舉手搶著發言,沒形成小組一致意見,發言人只能代表個人的看法、自己的觀點,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
6.小組間沒能形成競爭意識,學生進取心、爭勝心不強。
二、解決策略
八種措施的處方,解決小組合作學習中的疑難雜癥。
(一)要科學、合理、有效組建學習小組。
為促進學生有效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要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以及成績搭配、智力搭配、男女搭配、性格搭配、愛好搭配、習慣搭配、身高搭配等原則”對全班學生進行學習小組的劃分。一個學習小組一般為6人,由一名優等生(A)、一名良好生(B)、兩名一般生(C、C′)、兩名待進生(D、D′)組成。優等生與兩名待進生結成幫扶對象,良好生與兩名一般生結成幫扶對象。優等生既可幫扶待進生,同時也可幫扶良好生、一般生。
1.明確小組成員分工及職責定位。每個學習小組設組長1人,副組長1人,主持員1人,記錄員1人,總結員1人,評價員1人(可定期輪換)。小組長負責小組整體工作,分配角色,安排學習任務、負責學習研討過程;副組長協助組長工作,主要抓好小組紀律,維持小組秩序;主持員主持小組合作學習的工作,負責明確本次小組合作學習的目標、任務,安排小組人員先后發言順序,指定小組發言人;記錄員負責記錄每個小組成員的發言要點;總結員負責對小組的發言進行整理,形成小組的觀點;評價員負責對小組的每個成員的表現進行評價;小組發言人代表小組進行總結發言。
2.科學選拔學習小組組長。組長是學習小組的靈魂和核心,小組合作的好孬,與組長關系非常密切。因此,要非常重視小組長的選拔和任用工作。一要說明組長的任職要求:威信高,大家信服,領導能力、協調能力強,學習成績不能太差,思維活躍,責任感強,敢于負責,以身作則。二要經小組全體成員以無計名投票的方式選出。三要舉行小組長任職儀式,讓小組長做表態發言。這樣做,既讓小組長感到光榮,又要讓小組長感受到責任重大,要履行好自己的職責,行使好自己的權利。
(二)對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技能的培訓。
葉圣陶先生曾指出:“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培養良好的習慣”。小組合作學習既要發揮個人的優勢,更要發揮小組集體的作用。要使這兩個方面相輔相成,教師必須特別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習慣。這就要求教師要教給學生合作學習的技能和方法,讓學生養成合作學習的習慣,只有當學生具備一定的合作學習技能養成合作學習的習慣時,才能順利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1.要培養每一個學生積極參與善于合作的習慣。首先,合作前要讓學生明確合作的目標,清楚合作內容合作的要求,知道同學之間通過什么樣的合作才能完成任務。其次,要讓每一個學生懂得按照老師的要求,根據合作的內容、問題在組長的安排下認真地積極踴躍地參與小組的活動,按照自己的職責完成自己應承擔的任務,該獨立學習的獨立學習,該思考的認真思考,該參與的積極參與,該動手的動手等。第三,要積極發言,善于表達自己的觀點、看法,說出自己的想法,讓自己的聰明才智顯現出來。
2.要培養每個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要尊重組內的每一個同學,小組同學發言時,其他同學要帶著任務,要認真傾聽他們說的什么,不要輕易打斷他們的發言,若有補充和不同的說法,要等著這位同學說完后再進行。要及時采納組內同學的正確的觀點、看法,要接受他們好的做法,要學習吸收他們好的學習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優勢互補,共同提高。
3.要培養學生敢于質疑的習慣。別人有優點、長處就應該肯定、學習,別人正確的觀點就應該接受、采納,別人的看法、說法有問題有錯誤,就應該提出更正。不要怕有不同意見,不要怕得罪別人,不要怕爭論,不要怕爭吵。真理越辯越明,謬論越論越清。善于肯定別人的優點,善于學習別人的長處,并且敢于質疑是學生優秀的合作學習品質,有利于合作學習小組成員博采眾長,取長補短,也有利于深入探究問題的本質,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性思維能力。
4.要培養學生自覺遵守合作學習要求的習慣。小組合作學習時,盡管人數不多,但也需要一定的約束,比如不能大聲喧嘩,以免影響其他小組,不能亂說亂動,任意所為,以免影響合作的效果;有爭議時,要讓對方把該說的話說完,該表達的意圖表達清楚,避免不必要的吵鬧和爭論,從而讓合作學習活而不亂。
(三)要精心設計合作學習的內容或問題。
小組能不能合作、能合作到什么程度以及合作的結果如何都與合作學習的內容呈現的問題有直接的關系。為此,要精心挑選適合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還要針對這些內容,巧妙地設計富有趣味性、挑戰性和研究性的問題,使學生產生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學生的合作興趣,產生合作的強烈欲望,這樣合作學習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要給每個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先形成自己的看法、觀點或方案。
什么時候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也不是隨意安排的。研究發現,提出問題后,適當延長等待時間,會對老師、學生產生令人興奮的效果。教師提出需要小組合作的問題后,不要馬上就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研討。剛出示問題,便要求學生立即進行合作,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學生沒有獨立學習沒有進行獨立思考,就形成不了自己對問題的認識、理解,就沒有自己的想法、看法或方案,不會有交流表達的欲望,沒有自我表現的信心和參與合作的積極性,小組合作不會收到好的效果。有效的合作學習,必須在學生充分獨立思考內化吸收有了自己的感悟后,再展開交流議論,學生便會對合作的問題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并且能體會到合作學習的愉快感和成就感。
(五)要讓小組充分交流和研討,形成小組集體的認識和觀點。
小組進行研討交流時,最好是先讓學困生進行發言,弱者先說,說出他們自己的想法、看法,提出自己困惑,不理解的地方,然后再讓一般學生和良好生發言,最后是優等生發言。要給小組合作充裕的時間,讓每一個同學都有發言表現的機會,都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觀點,經過全體小組成員的充分交流研討,最終形成小組集體的共識。
(六)要讓學生去展示。
小組合作學習結束后,一定要讓小組去展示合作的成果(亮觀點,說依據,得結論)。一個小組發言,讓其它小組傾聽。這個小組發言結束后,其它小組可以進行補充、修正,甚至可以進行提問,還可將有疑惑的小組不能解決的問題提出來,然后各小組發言解答。各個小組不能解決的帶有共性的問題,任課教師再答疑解惑。對小組提出的個別問題,其它小組也不能解決的,教師也要予以解決。
(七)要讓學生做反思總結,分享小組合作學生成果。
一要總結對教師提出的問題的解答結論;二要總結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怎么去分析問題,如何去研討解決問題,用什么樣的方法去解決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三要進行反思,遇到類似的問題,以后怎么辦,怎么更好地運用學到的知識、方法去解決新的問題,學會更好地應用。
如果說展示是暴露思維、暴露問題,那么反思總結就是反饋問題、解決問題。沒有反饋就談不上傾聽,沒有反饋就難以呈現生成,沒有反饋就難以提升。因此,小組合作完成任務后,要重視學生的反思總結這一環節。
(八)以學習合作小組的匯報成果作為評價小組合作學習成績的重要依據。
小組合作學習時,不能以小組內個人的成績去評價小組,一定要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評價。要每堂課都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評價,評價要及時、準確、公平、到位。為方便記錄評價結果,要設計一個評價表,評價表設計越簡約越實用越好。
不僅每堂課要對小組進行評價,而且還要進行周評、月評、期評、年評。一學年結束后,學科要開個小組合作學習表彰會,要對優秀學習合作小組進行獎勵表揚,以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形成組與組之間的良性競爭,更好地激起學生的爭勝心和競爭意識。
事實證明,只要堅持合作就能出成績,只要堅守合作就能出成果。讓我們共同努力,為更加有效、高效的合作學習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和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