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設計是人類為了滿足自身的某種特定需要而進行的一項創造性活動,它也是人類得以生存和發展的最基本的活動。而設計與文化的源流關系決定了設計的發展始終受文化的影響。本文是從文化的視域去思考和研究設計,試圖從文化層面來闡釋設計的一系列問題,以及舉例論證設計創造文化;文化影響設計;設計與文化的辯證統一關系。
關鍵詞:設計;文化;創造;影響;辯證統一
設計一詞來源于英文“design”,原意與藝術形態有關,后來規范為方案性的構思計劃,中文的解釋有設想與計劃的意思。在現代社會中,設計包括很廣的范疇和門類,如現代建筑、工業造型、環藝藝術、平面設計等。設計不僅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也是人們在特定時期內的生存目的、生存環境、生存行為與生存條件的協調關系,這些關系泛指人類所創造的一切物質產品和非物質產品的總和,即被稱為“文化”。
一、文化影響設計
設計作為一種人類活動不能脫離社會文化的背景而獨自運行,它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文化的限制。文化深刻地影響著設計的發展,它決定了設計的方向,設計的風格,設計的觀念等內容。要在設計中恰當體現產品的文化特征,就不能生搬硬套。而文化業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傳統或符號,是不斷隨時代發展而變化的物質和精神體系,具體體現為它的各個不同組成部分的變化與發展。在設計中體現出文化的不同組成部分的差異和相似性,也就自然融人了文化內涵。傳統文化對現代設計的影響。
(一)文化影響設計風格
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地域性文化對設計風格的影響,受到不同地域文化的影響,凸顯了各個國家都與眾不同的設計風格。例如,日本,傳統設計與現代設計的結合使用。日本設計一方面采用大量傳統的、東方的元素(比如和服、茶道、書法、道法等)融入設計中,另一方面也有非常現代簡約的設計(例如,無印良品)(圖三),總體來說,日本的設計風格:短小、輕薄、高科技。同樣在中國也是有地域特色的設計豐富多彩。例如,深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的陳漢民先生在設計王府井飯店的標志時,把傳統的中國結與建筑墻壁上的裝飾融合起來,使我們看到這個標志時,既有中國的文化情結,又具備現代設計的特點(圖四)。飯店建筑外形具有中國傳統古典風格,所以該標志采用幾何圖形構成,以中國“方勝盤長”吉祥圖案為基本形,經變化成垂直和水平直線構成上下左右對稱的正方形,有秩序的經緯穿插,表現出王府飯店的規范管理、優秀服務的含義。在細節處理上,作者在四角處的線條有意斷開,意在描繪“井”字寓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之意。圖形中間的“王”,既是王府飯店的第一字,又代表飯店在同行中的王者地位。靳埭強先生在其招貼設計《自在》系列中,運用了中國的水墨畫技法,融合了現代技術的特殊肌理效果,現代又不失傳統。
(二)文化影響設計觀念
就園林景觀設計而言,以籠統的東西方文化作為對比,尋找二者的差異所在。通常人們認為西方文化是科學的,東方文化是哲學的。西方古代以認識論作為處理人和自然關系的總綱。不同的學派從科學探究的角度對自然作出種種假設,認為自然的本質是水、或是氣、或是數等等。主張利用自然法則來改造自然。因此,一般看來,西方哲學中人與自然的關系較多地處在對立的關系上,在環境藝術設計方面多表現出一種“以人為中心、人力勝自然”的設計觀念。東方以中國為代表。特別是禪宗成佛的必經之路——“頓悟”,常常是在與自然山水草木親密無間的關系中獲得的。這些哲學觀點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是深遠的。它們均主張順應自然,與自然保持和諧密切的關系。因此在設計中非常注重以處理好人與自然和諧關系,形成“天人合一”的園林景觀設計觀念。
二、設計創造文化
設計是人類的創造性活動,自然受到人類文化的影響。中國工業設計之父柳冠中先生曾經講到:“設計師要創造新文化”。這便體現了設計可以反作用于文化去創造文化。同時設計的物化也是在創造新的文化,設計的成果反作用于文化,成為文化歷史積淀的一部分,對文化有豐富、創造和更新的作用。設計對文化的創造,既包括對舊文化的傳承和發揚,也包括對新文化的探索。設計的直接目的是為人類服務,而潛在的影響將成為人類文化積淀的有機組成。由于文化的繼承性和延續性對設計有著深遠的影響,這樣的積累和發展為后續的設計提供精神營養和借鑒。那么設計如何創造文化將是我們下文值得探討的內容。
(一)設計的原創性創造文化
設計的原創性對人類文化的發展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原創性的設計對人類文化的促進在設計史中比比皆是,是每一個時代發展進步的必然產物。如格羅佩斯的設計思想雖然受到德意志工業同盟和英國工藝美術運動的影響,但最終堅定了大工業設計的思想,并在包豪斯的創建過程中將其發揚光大,從而奠定了現代設計文化的基礎,對人類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同時原創性的設計還可以得到廣泛的社會認同,從而取得廣泛的社會成果,推動人類文化的發展。。
(二)設計在融合中創造文化
這里的融合主要是指設計師對歷史文化的融合,其中包含古今融合、中西融合、區域融合等。由于對文化形態的不同理解,設計師往往追求設計上的自我。這里有時代的背景、人文的內涵、生活認知等因素。通常會借用異類的文化元素強化社會對設計的驚異感,從而引起強烈反映。如當權威設計師把波希米亞風格變成春夏時裝發布會里的一種風格的時候,時尚評論界開始號召人們穿得像個波希米亞人,時尚媒體也開始宣揚:讓我們波希米亞起來(圖一)。由此可見設計的融合一般具有較大的沖擊力,往往會引起社會各界的強烈關注,設計明顯的融合性,對社會大眾將產生深遠影響,從而影響社會文化的發展。
(三)設計在反復中創造文化
反復性是設計的一個明顯特征。由于社會歷史的某些原因,使原有的設計方案擱置,推倒重做。如文藝復興時期圣彼得大教堂的設計施工(圖二),就是設計史上一個反復性的典型例子。最初設計師伯拉孟特的設計思想是將教堂建成一個時代的紀念碑式的建筑,雖然在其他方面有諸多不足,但是仍得到了教皇的認同。后來教堂又在米開朗琪羅的主持下進行建構,整整耗時百年之久才得以完成。設計的反復使圣彼得大教堂成為文藝復興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是時代文化創造的縮影??梢姡O計的反復性使設計師積極地探索時代文化并進行廣泛的選擇。設計成為了連接物化與文化間的橋梁,在將設計作品物化的同時,創造了新的社會文化。
筆者認為設計既是創造文化的設計。設計師要讓自己的作品創造或影響社會文化,就必須深入現實生活,去感受和領悟社會文化,并站在更高的角度,融會貫通人類文化發展的歷史變革,從歷史文化的積淀中去汲取設計的營養,豐富設計的文化底蘊,從而創造新的社會文化。
三、設計與文化的辯證統一關系
設計與文化的辯證統一主要體現在,設計是文化的一個部分,一個種類,因此文化中就是包含設計。設計是一種文化現象,設計問題又是一種文化問題,同時設計的發展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或促進文化的整體發展。
設計是一種文化現象、文化成果的縮影,同時也在不斷地推動著文化的前進。設計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藝術與技術兩者相結合的產物。設計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一門新興學科,擁有著自己的規律和特點。新的設計理念的提出、設計成果的誕生,都能成為人類璀璨的文化寶庫添磚加瓦。設計不斷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提高了人們生活品質。舊文化在設計的改造下,適應了新時代的變化發展,演化為新文化。設計是重大歷史事件的見證和縮影。設計反映了特定民族的精神特質設計,見證了科技與社會的進步。從竹簡到印刷工藝技術的發明與發展,無不反映了人類文化的進步。
設計問題是文化問題。其實是把設計置身在一個非常廣闊的社會學、倫理學和人類學的視野中去看待設計。人類任何的造物活動,都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這個過程反映了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個民族特有的一種文化觀照。“任何的設計活動都是文化問題,包括設計作品。設計作品攸關國家、民族以及歷史的時代記憶和文明成果?!本腿缃ㄖ?,從人類穴居時代到秦漢房屋住宅,坐具,隋唐時期都是席地而坐。宋以后,坐姿的改變對建筑和室內設計以及陳設設計產生的影響非常大。
在當今社會,設計與文化的統一性,更是提高了設計的文化品位。在設計產品時,參考消費者的價值觀,將順應其消費行為導向的文化內涵融入到產品中,以產品為載體,將文化投入品牌中,提高設計的文化品位。將文化價值最大限度地轉化為經濟價值。在知識經濟時代的今天,設計的競爭中文化含量的競爭比例凸顯。設計的文化內涵決定著設計的市場前景。在滿足消費者對情感的心理訴求,對產品文化的價值認同,實現情感營銷的高附加值的銷售方式。在提高中或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創造新文化。
參考文獻:
[1]柳冠中.《工業設計學概論》[M].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
[2]尹定邦.《設計學概論》[M].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3]趙農.《設計概論》[M].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05.
[4]段鵬程.設計中的文化創造[J].設計平臺,2007.
[5]吳閩.設計的倫理學[J].浙江大學,2016.
作者簡介:蓋蘭(1993.11)女,民族:漢族,籍貫:甘肅省,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理論與方法研究,單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藝術學院。
指導老師:韓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