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作為擁有著上下五千多年的璀璨文明的古國,改革開放后迅速發展,擁有著十幾億的人口,到今時今日古代文學在當代社會得以傳承與轉化。當代社會的發展離不開正確價值觀的培養,要想形成正確的發展觀只有創造出更加輝煌的當代文明,然而只有傳承和轉化古代文學才能創造出更加輝煌璀璨的當代社會文明。
關鍵詞:古代文學;當代社會;文學傳承;文學特征
作者簡介:王暉(1987.8-),女,漢族,甘肅金昌人,碩士,寧夏警官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語文教育。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15--01
中國是一個有著上下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的國家,在如此優越的歷史文化背景下中國的文學應該得到全世界人民的矚目。就其語言魅力講,中國古代文學曾經創造了不計其數的語言精品,文學中許多詩句的每一個字都是經過精心的錘煉,就像“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短短的十個字就提示出闊大的場景,它不僅僅有場景,還有意境,如此的文字膾炙人口,使人過目不忘。[1]一樣的場景,用現代文字來寫,可能數百字數千字都未必能達到一樣的效果。因此,中國古代文學應當得到當代的傳承與轉化。
一、中國古代文學在當代的傳承
(一)中國古代文學傳承的重要意義
一個國家的文化內涵肯定會影響該國家的總體文化素養和文學發展,中國具有的五千多年的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這一方面來講,無論是從諸子百家爭鳴的先秦時期到自學文學的魏晉南北朝時期和盛唐時期的文學鼎盛,還是從隋唐兩宋到消沉的明清兩朝,這些時期里有不計其數的唐詩、宋詞、史書、傳記等等,它們是當代文學發展的基礎,也是最深厚的文化底蘊。在我們孩童時期就學習到愚公移山、嫦娥奔月、精衛填海、夸父追日等等古代神話故事,這些故事中表達出了堅持不懈、永不放棄的做事情的精神,這些古代神話故事給我們如今的行為舉止提供了準則,這便是文學的傳承與轉化。國家要想發展就必須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要想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只有創造出更加輝煌璀璨的當代文明,要想創造出更加輝煌璀璨的當代文明那就只有吸取和傳承古代文學。[2]
(二)中國古代文學傳承的特點
當我們在談論古代文學的時候,實際上極具感染力和審美價值觀就是它最本質的特點。西方文學對真與美較為重視,注重其二者的結合,而古代文學追求的是求真、向善、尚美,其中“真”的意思當然是指歷史的真實性;“善”體現的是人文關懷;“美”是指文體升華,人類最根本的精神世界就是指“真”、“善”、“美”其三位一體的相互交融。以其為內在核心的人們擁有無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國古代文明中,孔子的思想受到大部分人的認同和贊揚,深刻地體現了其真善美的特點,比如孔子對《韶》這部贊譽舜的樂曲做了評價,認為舜是盡善盡美的典范,同時孔子提出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刷新了人們對于人際關系的認識,其觀點的提出受到了高度贊揚等等都在潛移默化地指引著我們前進。
二、中國古代文學在當代的轉化
(一)中國古代文學在當代的轉化的必要性
當前全球正處于一體化的浪潮中,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經濟水平提升、民族不斷振興,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成為我國的目標,每個時代的文化都有其中心,都有其在時代背景下的特色。如果上個世紀的新文化運動是通過文化改造促進中華覺醒、民族獨立,那么如今實現中國古代文學在當代的轉化則是為應對當前外界文化的不斷沖擊,促進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傳承。單純的借鑒西方的文化價值觀不利于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建設,我們需要從中國古代文學中汲取優秀的思想,對中國古代文學中蘊藏的優秀文化實現創造性轉化。[3]
(二)中國古代文學在當代的轉化途徑
促進中國古代文學在當代的轉化與創新,首先需要結合當前的時代局勢,對中國古代文學進行深入的探究,探尋其文化傳統、傳承經驗以及存在的不足,更正古代文學的研究方向,同時與時俱進,與當前先進的外來文學進行充分的交流,在不斷的交流中找尋創新靈感,豐富文化內涵;其次要從中國古代文學提倡的思想理念入手,在研究的過程中創建一個獨具特色的體系,充分的弘揚古代文學思想中追求的盡善盡美思想,并以此作為轉化與發展的基礎,將古代文學的范疇擴大,進而促進擁有深厚文化內涵體系的構建。只有這樣才能突破原有的桎梏,真正實現中國古代文學的轉化與發展。
三、結語
無限的哲理被蘊藏于中國的古代文學中,對我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都有重要的影響。文天祥曾經說過“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強調的就是我們每個人遲早都會有一死,但是要死得其所、有價值。林則徐曾經說過“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驅之”,他強調的就是我們要有一種勇于奉獻的精神,即使是為了國家的利益而犧牲自己也在所不惜。范仲淹曾經說過“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他強調的就是我們要在別人擔憂之前就擔憂,在別人享樂之后再樂。舉這些例子目的就是想讓我們明白其實中國古代文學并沒有消失,而是一直牢記在我們的心中。它深厚的文化底蘊早早就被埋藏在我們心中,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古代文學對當代社會的傳承與轉化。
參考文獻:
[1]石建華.淺析古代文學對當代社會的影響[J].現代之際2016(23).
[2]沈光浩.漢語派生詞新詞語研究述評[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14(1).
[3]王銳.中國古代文學中蘊含的人文精神及其當代意義[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6(02).